全天候科技 前天
市场激辩“AI泡沫”,德银劝投资者:别试图“择时”,长期持有是最佳策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AI 投资热潮是否已形成泡沫成为市场焦点,但德意志银行最新研究显示,关于 "AI 泡沫 " 的讨论本身已经降温,建议放弃择时策略,坚持长期持有以获取最佳回报。

科技巨头正斥资数千亿美元建设 AI 基础设施,这一前所未有的投资规模引发市场对泡沫风险的担忧。从 OpenAI 的 5000 亿美元 Stargate 计划到 Meta 承诺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AI 领域的资本支出已达到令人瞠目的水平。

贝恩公司预测,到 2030 年 AI 公司需要 2 万亿美元的年收入来支撑所需的计算能力,但实际收入可能短缺 8000 亿美元。这一巨大缺口加剧了市场对当前 AI 投资热潮可持续性的质疑。

见闻此前文章写道,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近期表态称当前 AI 投资是一场 " 好的泡沫 ",即便最终破裂也将为社会带来长期利益。与此同时,高盛 CEO 所罗门则警告称,大量涌入 AI 领域的资本可能无法获得预期回报。

德意志银行在最新研报中认为,虽然市场存在泡沫风险,但试图精确择时极其困难,长期投资策略更为可行历史数据显示,错过最佳交易日将大幅降低投资回报。

科技巨头激进投资引发泡沫担忧

今年以来,科技巨头们动辄宣布千亿美元级别的 AI 基础设施投资。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今年 1 月宣布的 5000 亿美元 AI 基础设施计划 " 星际之门 "(Stargate),随后 Meta 的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承诺投资数千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Altman 更表示 OpenAI 预计将在 AI 基础设施上花费 " 数万亿美元 "。

AI 基础设施建设正催生前所未有的融资安排。英伟达同意向 OpenAI 的数据中心建设投资多达 1000 亿美元,这一交易引发分析师质疑芯片制造商是否在扶持客户以维持对其产品的需求。

OpenAI 还考虑债务融资,而非继续依赖微软和甲骨文等合作伙伴。据科技媒体 The Information 报道,OpenAI 预计到 2029 年将消耗 1150 亿美元现金。

其他科技巨头也越来越依赖债务支持其史无前例的支出。

Meta 获得 260 亿美元融资用于在路易斯安那州建设数据中心园区,摩根大通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牵头向 Vantage Data Centers 提供超过 220 亿美元贷款。

一些缺乏验证的公司也试图搭乘数据中心掘金热潮。

从俄罗斯互联网巨头 Yandex 中分拆出来的阿姆斯特丹云服务提供商 Nebius,与微软签署了价值 194 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协议。

英国数据中心公司 Nscale 此前专注于加密货币挖矿,现在与英伟达、OpenAI 和微软合作在欧洲建设数据中心。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发现,95% 的组织在 AI 投资上未获得任何回报。

与此同时,哈佛和斯坦福研究人员指出,员工使用 AI 创造的 " 工作垃圾 " 可能让大型组织每年损失数百万美元生产力。

技术发展遭遇瓶颈

AI 技术本身也面临挑战。OpenAI、Anthropic 等开发商多年来依赖 " 扩展定律 ",相信更多算力、数据和更大模型将带来 AI 能力飞跃。但过去一年这些努力的回报递减。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在 8 月承认," 我们仍然缺少某些非常重要的东西 " 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公司备受期待的 GPT-5 模型发布后反响平平,未能达到此前的宣传预期。

今年 1 月,DeepSeek 发布的低成本 AI 模型引发科技股万亿美元抛售,英伟达单日暴跌 17%。尽管股价随后反弹,但这一事件凸显了 AI 投资的潜在风险

此外,AI 行业庞大的数据中心建设还面临国家电网紧张的现实制约。大幅增加的电力消耗可能受到基础设施限制的阻碍。

不过,AI 行业领袖仍保持乐观。Altman 承认投资者可能 " 过度兴奋 ",但坚持 AI 是 " 很长时间以来最重要的事情 "。Zuckerberg 表示 AI 泡沫 " 很可能 " 存在,但更担心投资不足。

市场激辩 AI 泡沫

眼下,AI 投资泡沫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辩论。

对冲基金 Greenlight Capital 创始人 David Einhorn 表示:

" 抛出的数字如此极端,真的很难理解。我确信它不是零,但有合理的可能性,大量资本将在这个周期中被摧毁。"

OpenAI 董事长、估值 100 亿美元 AI 初创公司 Sierra 首席执行官 Bret Taylor 认为存在许多与互联网泡沫的相似之处。

"AI 将改变经济是真的,我认为它会像互联网一样,在未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我认为我们也处在泡沫中,很多人会损失很多钱。"

据见闻文章写道,贝佐斯在近期活动中表示,当前 AI 热潮应被视为 " 工业泡沫 " 而非 " 金融泡沫 "。他解释说,工业泡沫即便破裂也能留下宝贵遗产,就像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光纤电缆投资为后来发展奠定基础。

贝佐斯回忆称,互联网泡沫期间亚马逊股价从 113 美元暴跌至 6 美元,但公司业务依然强劲。他强调:"AI 是真实的,它将改变每一个行业。"

高盛 CEO 所罗门则持更谨慎态度。尽管认可 AI 提升生产力的潜力,但他警告当前投入 AI 的大量资本最终将 " 无法实现回报 "。

所罗门表示不确定是否已形成泡沫,并预计未来 12-24 个月可能出现股市回调。

德意志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关于 "AI 泡沫 " 的网络搜索量已从 8 月 21 日的峰值大幅下降至 15%。该行分析师指出,这一 "AI 泡沫 " 讨论泡沫的破裂反映了以往泡沫的典型模式。

德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分析发现,英语媒体对 AI 投资担忧从 8 月最后一周的 7.3 分(满分 10 分)降至目前的 5.1 分。Reddit 相关讨论也呈现同样趋势。

德银警告择时风险,建议长期持有策略

德意志银行强调,识别泡沫几乎不可能,因为没人能就 " 资产价格显著高于内在价值 " 的确切定义达成一致。历史经验显示,泡沫并非线性过程,通常在数轮涨跌中发展。

德银援引互联网泡沫为例,纳斯达克在 2000 年 3 月 10 日见顶前的 5 年间,曾 7 次出现 10% 以上的大幅回调。更重要的是,在泡沫讨论变得普遍后,市场仍可能持续上涨很长时间。

1998 年 11 月 19 日,当纳斯达克指数不到 2000 点时,Murphy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 Michael Murphy 就警告 " 这是严重泡沫 ",但市场此后又涨了 16 个月才在 5000 点以上见顶。

德银的核心建议是避免试图择时。该行数据显示,如果 1996 年初投资 1 万美元并持有至今年 6 月,价值将超过 17 万美元。但如果错过最佳的 10 个交易日,回报将减半;错过最佳 20 个交易日,回报仅为四分之一。

更关键的是,最佳和最差交易日往往相邻出现。1996 年至今年 6 月期间最佳的 10 个交易日中,有 5 个出现在最差 10 个交易日的一周内。这表明精确择时极其困难。

德银总结称,市场可能保持 " 非理性 " 的时间比投资者保持偿债能力的时间更长。该行建议投资者采用长期持有策略,以获取补偿股权投资风险所需的风险溢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 科技巨头 融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