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前天
Altman与iPhone之父的神秘AI设备陷入瓶颈:算力、人格设计成最大难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与前苹果首席设计师、"iPhone 之父 "Jony Ive 正试图打造一款 " 重塑人机交互 " 的人工智能设备,但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目前正陷入多重瓶颈。

10 月 5 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这款 " 无屏 AI 设备 " 原计划在明年推出,但由于算力短缺、软件瓶颈以及 "AI 性格 " 难以界定,项目进展受阻。

一位接近 Ive 的人士表示:" 计算能力是造成延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亚马逊拥有 Alexa 所需的计算能力,谷歌也有(用于其 Home 设备),但 OpenAI 连 ChatGPT 的计算能力都捉襟见肘,更别说 AI 设备了——他们需要先解决这个问题。"

硬件规格初现雏形

今年 5 月,OpenAI 以 65 亿美元收购了 Ive 创立的设计公司 LoveFrom 的子公司 io,标志着这位 AI 先锋与设计大师的正式联手。

据悉,两人希望打造一款掌上大小、无屏幕、能通过摄像头和麦克风感知世界、并以自然语言与人交流的设备——某种 " 下一代 AI 伴侣 "。

这款设备据称将 " 始终在线 ",能够持续采集用户的视觉与听觉信息,构建个性化的 "AI 记忆 "。它既可放在桌面上,也能随身携带,试图超越 Echo 或 Siri 式的 " 语音助手 ",成为真正理解用户的 "AI 朋友 "。

据见闻此前文章,OpenAI 已与国内消费电子制造巨头立讯精密达成硬件制造协议,计划在 2026 年末或 2027 年初推出首款 AI 设备产品。

算力告急,AI" 性格 " 难定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该项目的最大难题之一是算力。与拥有庞大云计算资源的亚马逊(Alexa)和谷歌(Home)不同,OpenAI 目前仍在为维持 ChatGPT 的计算需求而苦苦支撑,更不用说再支持一款 " 全天候运行 " 的消费级 AI 设备。

" 算力是导致延期的最大因素之一," 一位接近 Ive 的人士表示," 在没有足够的计算基础之前,任何设备都无从谈起。"

除算力外,另一大挑战是如何定义 AI 的 " 个性 "。OpenAI 团队希望,这个 AI 助手既能像朋友般自然亲切,又不至于让人觉得 " 怪异 " 或 " 侵入性太强 "。

" 我们不想让它变成你的‘怪异 AI 女朋友’," 一位知情人士半开玩笑地说," 它要像 Siri,但更聪明、更有温度。"

但如何拿捏 " 聪明 " 与 " 安静 " 的边界,却成为难题。若 AI 说得太多,会令人烦躁;若太冷漠,又显得无趣。正如一名参与者所言:" 模型的个性是最难平衡的部分——不能太谄媚,也不能太直率,要能帮忙,但不陷入自我循环。"

前车之鉴:Humane 与 Friend 的 "AI 幻灭 "

OpenAI 与 Ive 的项目并非首例。过去一年,已有多家公司试图打造 "AI 伴侣 " 类设备,但多数以失败告终。

由 Altman 投资的 Humane 推出的 AI 胸针因性能与交互体验问题被市场冷淡对待;另一款名为 Friend 的 AI 挂件也因 " 过于多话 " 和 " 人格怪异 " 而被批评 " 令人毛骨悚然 "。

这些失败的案例让 OpenAI 更加谨慎:如何让 AI 在 " 始终在线 " 的同时,不成为 " 打扰者 ",成为核心课题。

尽管困难重重,Altman 的硬件梦想仍未动摇。OpenAI 在今年的估值已飙升至 5000 亿美元,超过马斯克的 SpaceX。为了匹配这一估值,Altman 亟需证明 OpenAI 能超越 " 软件公司 " 的范畴,构建一个完整的 AI 生态。

OpenAI 不仅大规模招募前苹果硬件人才,还从 Meta 挖来多名从事 VR 与智能眼镜项目的工程师。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出 Altman 正试图复刻苹果式的 " 软硬一体 " 路径。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iphone 亚马逊 谷歌 alexa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