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前天
继《只此青绿》之后,《永乐未央》再度让文物“起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守岁华,共丹青。国庆长假期间,舞剧《永乐未央》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该剧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继《只此青绿》后的又一力作,让沉睡的文物在舞蹈艺术中 " 活 " 了起来。记者获悉,《永乐未央》将于 12 月底从山西开启第一轮巡演,走过太原、武汉、上海、苏州、杭州、成都等城市。

从永乐宫的斗拱飞檐到《朝元图》的绚丽色彩,从孔雀蓝釉的莹润光泽到搬迁工程的举世瞩目,《永乐未央》将原本静置在博物馆、留存于历史中的文物、技艺与记忆,转化为富有情感与故事性的舞蹈语言,彰显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时空同频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宫观,始建于元代的山西永乐宫以其精美壁画、宫廷建筑闻名于世。1950 年代,三门峡水库建设,永乐宫位于规划淹没区内。鉴于永乐宫在美术史、建筑史、宗教史上的重大价值,为了保护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决定将其整体搬迁保护。

舞剧《永乐未央》以迁建工程为核心叙事线索,将 " 古建、壁画、琉璃、传承 " 的美学维度融入剧情。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的迁建者们以青春 " 和三门峡争先,和黄河水赛跑 ",众手托举榫卯彩画,使永乐宫重获新生。

舞台语汇时空同频,叙事结构古今交织,情感共振跨越时空。当代建筑师与古代督建者心神交汇,见证动荡历史中 " 立观度人,时不可失 " 的建宫宏愿;元代女画工将生命祈愿绘入《朝元图》的玉女仙班,与临摹壁画的当代美术师夙愿共鸣;执着技艺的琉璃匠师与 700 余岁的 " 老角神 ",共同复原失传已久的孔雀蓝釉琉璃制法,延续守护的誓言。

《永乐未央》中," 藻井群舞 "、" 蓝釉角神 " 等段落编创富有新意,让文物 " 翩翩起舞 "。" 藻井群舞 " 以精妙的队形编排复刻古建筑藻井的结构之美,舞者们错落有致地起身旋转,头顶光影随舞而变,模拟出藻井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层次感,展现了古建的庄严恢宏。" 蓝釉角神 " 运用光影效果,幻化出早已失传的孔雀蓝,奇幻色彩与舞者肢体交融,将传统工艺之美具象为生命的流动。

薪火相传

永乐宫不仅是山西省的文化地标,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在舞剧《永乐未央》的编创中,主创团队数次到实地采风,与搬迁工程的亲历者对话,将对文化与历史的理解融入每一个动作设计。" 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以艺术为媒介,将文物从博物馆的静态展示走向舞台的动态叙事,让观众在欣赏舞台艺术作品之美的同时,感受文物保护者的初心与使命,激发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守护。"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说。

《永乐未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为指导单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物局、芮城县人民政府出品,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联合出品。

"《永乐未央》的诞生,源于对文化根脉的敬畏。" 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总裁陈英武表示,舞剧以永乐宫的迁建工程为叙事主线,让跨越 700 余年的时空在此交汇。" 从古代督建者的匠心营造,到现代文物保护者的薪火相传,每一段故事都在诉说文明传承的力量。这不仅是对一座建筑的回望,更是对中华文脉绵延不息的深情礼赞。"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中国东方 永乐 艺术 山西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