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前天
天津姑娘赴坦桑尼亚工作 隔屏传递家乡味 最馋的是妈妈亲手包的饺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天津北方网讯:10 月 5 日清晨,天津街头刚有热闹劲儿,刘晶晶的妈妈李阿姨就挎着布袋子去逛早市,先挑两斤鲜活的皮皮虾,再选水灵的青菜,还特意买了新鲜肉馅——中秋节当天要包饺子,食材得备足,最后还拎两盒女儿爱吃的伍仁月饼,每样都要等中午跟女儿视频 " 亮相 "。万里之外的坦桑尼亚,刘晶晶提前到了单位,刚坐下就接到妈妈的视频电话,办公桌上摆着妈妈上周寄来的月饼和麻花,这是她在坦桑尼亚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也是第五次没能回家陪妈妈过中秋,最馋的那口饭就是妈妈亲手包的饺子。

天津家:妈妈备菜视频分享

昨天(5 日)清晨,天津早市的海货摊刚开门,李阿姨就挎着半旧的布袋子来了。" 称两斤皮皮虾,要鲜活的,我闺女就爱吃清蒸的。" 她蹲在摊前,指尖轻轻捏着虾背,像往年女儿在家时那样仔细挑拣。选好海鲜,她又绕去肉铺," 来点新鲜肉馅,明天包饺子用,闺女就惦记这口。" 接着才去蔬菜摊买了菠菜、黄瓜,还特意抓了一把天津小萝卜:" 拌个凉菜,明天中秋跟亲戚们吃,也让闺女视频里看看家里的菜。" 最后,她拐进街角的老点心铺,拎了两盒伍仁月饼——是女儿从小就爱吃的牌子,糖少馅足,咬着有核桃的脆劲。

回到家,李阿姨把皮皮虾倒进清水盆,看着虾子蹦跳,忍不住念叨:" 要是晶晶在家,这会儿该蹲在旁边跟我抢着洗虾,还得催着我晚上包饺子呢。" 她把食材一一归置好,青菜码在案板上,月饼摆在餐桌最显眼的位置,特意留出镜头能拍到的角度。抬头看挂钟,刚过下午 1 点,算着坦桑尼亚那边是早上 8 点多,女儿应该已经到单位了,她赶紧把手机架在餐桌中央,拨通了视频电话。

" 晶晶,快看妈妈今天买的菜。" 视频刚接通,李阿姨就把镜头对准案板," 这皮皮虾明天清蒸,还有你爱吃的小萝卜,拌凉菜特爽口。对了,明天我跟你姨包饺子,你不在家,我们也得多包点,就当你也吃着了。" 屏幕那头,刘晶晶坐在办公桌前,眼眶忽然湿了:" 妈,我最想的就是您包的饺子,在外边吃的饺子都没有您包的好吃。" 李阿姨听了赶紧说:" 等你过年要是能回来,妈天天给你包,你想吃多少就包多少。" 母女俩絮絮叨叨聊了十几分钟,从皮皮虾的做法聊到饺子的馅料,午后的太阳照在餐桌上,暖暖的,五小时的时差好像被这热乎的聊天给消掉了。

挂了电话,李阿姨把皮皮虾放进冰箱,又拿出面粉和馅料,明天的饺子得提前备好,她想视频时让女儿看看满桌的饺子,让孩子知道,就算她不在家,妈妈也记着她最爱的口味。

坦桑尼亚单位:闺女念饺子忆家味

挂断妈妈的视频,刘晶晶抹了抹眼角,拿起办公桌上的麻花咬了一口,却还是忍不住想起妈妈包的饺子——小时候中秋,家里总少不了热腾腾的饺子,妈妈会把她爱吃的馅多包些,煮好后先给她盛一碗,看着她吃上才放心。这是她在坦桑尼亚工作的第五个中秋,每年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寄月饼、麻花,都是熟悉的家乡味道。

" 明天中秋的火锅,下班咱们去市场买食材吧?" 同事路过办公桌时问她。刘晶晶立刻点头,拿出笔记本列清单:" 得买新鲜的石斑鱼和龙虾,宽粉和青菜也不能少,我妈寄的特辣火锅底料还剩两包,不过得少放,她总怕我上火。" 说着,她又想起妈妈视频里说的饺子,补充道:" 再买块豆腐,涮在火锅里鲜得很,有点像我妈用饺子汤煮豆腐的味儿。"

午休时,刘晶晶摸出手机,给妈妈发了张办公桌上月饼的照片:" 妈,您寄的月饼我还留着些,明天跟同事们分着吃,就是没您包的饺子香。" 很快收到回复:" 傻孩子,等你回来妈给你包够,下班买食材注意安全。" 她笑着回复:" 知道啦。" 在清单上 " 特辣底料 " 旁边画了个小圈,备注 " 减半 " ——妈妈的叮嘱,就算相隔万里,也能落在每一个小细节里。

下班后,刘晶晶和同事们去了本地市场。走到海鲜摊位前,她像妈妈在早市挑皮皮虾那样,蹲下来翻看龙虾和石斑鱼:" 这个龙虾得要鲜活的,明天煮的时候先下锅,鲜味儿能融进汤里。" 摊主笑着夸她会挑,她掏出手机拍了张龙虾的照片发给妈妈:" 妈,您看这龙虾多新鲜,就是没您包的饺子解馋,等过年我回去一定先吃两碗。"

回到住处,刘晶晶把食材分类整理好,火锅底料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她看着桌上的东西,又摸了摸保鲜盒里的月饼,忽然觉得,就算吃不到妈妈包的饺子,这些带着家乡味的细节,也把中秋的温暖拉得很近。

万里外:五年牵挂盼团圆

整理食材的间隙,刘晶晶翻出手机里的老照片——那是五年前她在家过中秋的样子,妈妈端着刚煮好的饺子,她凑在旁边等着装碗,照片里的饺子冒着热气,月亮特别圆。这五年,她在坦桑尼亚忙着工作,每年中秋都只能通过视频跟妈妈 " 云团聚 ",每次吃到妈妈寄来的好吃的,都像能看见妈妈在厨房揉面、拌馅的身影。

去年母亲节,刘晶晶给妈妈写过一封信,没说什么煽情的话,只记了些日常:" 今天同事做了西红柿炒鸡蛋,少放了点糖,没您做的好吃;昨天煮了您寄的饺子,吃着就想起您在厨房忙碌的样子。" 后来妈妈跟她说,那封信被放在抽屉最上面,想她了就拿出来看,看一次就多包些饺子冻在冰箱里,等着她回来吃。

刘晶晶的办公桌上摆着一个小中国结——是刚来坦桑尼亚时妈妈给的,红丝线上挂着 " 平安 " 小牌。她用手轻轻捏着中国结,想起中午视频时跟妈妈说的 " 过年要吃您包的饺子 ",心里满是盼头:" 要是能回去,一定要跟妈妈一起逛早市,帮她拎布袋子,再跟她一起包饺子,听她絮絮叨叨说市场里的新鲜事,吃她包的饺子。"

傍晚时分,坦桑尼亚的月亮慢慢升起来,刘晶晶拍了张月亮发给妈妈:" 妈,今天的月亮已经很圆了,中秋当天肯定更亮,就是没家里吃饺子热闹。" 很快收到妈妈的回复:" 是啊,咱们看同一个月亮,就像在一起一样。等过年见面,咱们一起包饺子、看月亮,让你吃个够。"

她看着屏幕,又看了眼桌上准备好的火锅食材,忽然懂了:五年的云上中秋,没让牵挂变少,反而让她对饺子的想念、对团圆的期待更浓。中秋节,一边是天津家里热腾腾的皮皮虾和待包的饺子,一边是坦桑尼亚住处即将沸腾的火锅,而那句 " 过年回家吃饺子 " 的约定,就像一颗小种子,在母女俩心里慢慢发芽,让下一次的相见变得格外值得期待。(津云新闻编辑尹辰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天津 坦桑尼亚 中秋节 过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