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略财经 10-06
宜家困在低价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低价不是宜家的长久之策。‍‍‍‍‍‍‍‍‍‍‍‍‍‍‍‍‍‍‍‍‍‍‍‍‍‍‍‍‍‍‍‍‍‍‍‍

出品|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

封图来源|新品略财经

十一假期,深圳宜家上演了购物车 " 堵车 ",餐厅就餐客人爆满的场景,为了卖货,宜家疯狂打折,居然在厕所里都贴上了商品打折广告,实属罕见。

近两三年以来,宜家在中国市场多次降价,持续推行低价策略,已经呈现出了 AB 两面,似乎宜家困在了低价里。

不可否认,当前的市场环境的确需要宜家持续推行低价策略,但从未来长远发展角度看,宜家还需要拿出更多新策略。

01

深圳宜家十一 " 堵车 ",厕所里都贴了打折广告

十一黄金周是零售行业的销售旺季,大大小小的商家都搞起了大促销,打折扣,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零售巨头也不例外。

《新品略财经》已经有将近一年时间没有去过宜家,在假期的第四天去了一趟深圳宜家,都说宜家被消费者抛弃了,但因为是假期原因,深圳宜家人山人海,场景堪比春运时的火车站。

先看看宜家餐厅的场景,大概下午五点多,还不到饭点时,宜家深圳店餐厅基本上都快要没位置了,排队点餐,端着餐盘找空位置,这样的场景一般只有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才会出现。

宜家是一家全球家居巨头,主业是卖家居,副业是做餐饮,消费者去宜家可以选择逛商场之前先去餐厅吃饭,或者逛完之后,再去餐厅吃个饭,甚至还有不少人专门去宜家就是为了吃饭。

10 月 4 日深圳宜家餐厅的场景 / 新品略财经摄

很有意思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港澳人北上消费成为近年来的一大消费热点,上演了香港人买爆深圳山姆,港澳人买爆珠海山姆的场景。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港澳人北上到宜家消费,到宜家餐厅吃饭的场景也在上演。这次在宜家餐厅吃饭时,隔壁就是一大桌香港人聚餐打卡。

此次去深圳宜家,《新品略财经》还有另外两个更直观的现象和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宜家商场的购物者太多了,到处是随处可见推着购物车选购商品的消费者,上演了宜家购物车 " 堵车 " 的场景。

第二个直观感受就是宜家正在疯狂打折。从进店,上电梯的那一刻,随处可见都是打折广告牌。

比如,深圳宜家的入口处就摆放着打折的餐具,盘子、碗等,三块多一个小碟子,就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和选购。

虽然宜家现在会拿出不少商品出来打折做折扣,在临近收银台一侧还设置了打折尾货专区,但在节假日时,折扣商品更多和折扣力度或较平时更大。

让《新品略财经》印象最深刻的是,宜家居然在男厕所坑位的门板内侧都挂上了打折商品广告,不得不说,在其他购物中心或商场,这样的场景都极为罕见。可见,宜家为了卖货,太拼了!

02

猛推低价的宜家,想讨好中产和年轻人

宜家,这家全球家居巨头,在中国市场一般都开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1998 年宜家进入中国市场开了首家线下门店,至今已在深耕中国市场近 30 年,开了 40 家门店。

宜家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前些年,凭借着北欧瑞典极简风格和现代简约风格,掀起了一阵宜家风潮,宜家自然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宜家的消费者虽然很多元化,但因为其产品风格,大件家具等产品卖得不算便宜,所以宜家在中国市场主要有两大很有代表性的消费人群:中产家庭和年轻人。

中产家庭喜欢宜家就在于宜家产品的风格,不少中产家庭,特别是年轻人一点的家庭会在宜家选择整套家具产品。

很多年轻人同样也很喜欢宜家的产品风格,充满时尚感,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很多年轻人买房后或者租房,都愿意去买宜家的产品。

在过去那个消费者选择不多的年代,去逛宜家、去宜家购物,哪怕是去宜家餐厅吃顿饭代表的是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

再加上,前些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宜家享受到了消费升级浪潮,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的红利期,宜家在中国市场 " 躺赢 " 了多年。

深圳宜家里摆放的商品 / 图源:网络

然而,最近几年,宜家在全球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都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宜家在全球市场都在推行低价策略。

从 2023 年开始,宜家在中国市场就已宣布了多次降价,宜家降价话题还曾多次冲上热搜。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两个财年,宜家中国已累计投资约 6.73 亿元,推出了更低价产品。

其中,2024 财年,宜家中国推出了 550 余款低价产品,2025 财年推出了 500 余款低价产品。

最新信号显示,宜家已经计划在中国市场继续推进低价战略。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上个月,宜家中国在上海召开 2026 财年启动会,2026 财年,宜家中国计划投资 1.6 亿元人民币,推出超过 150 款更低价的产品,其中七成投资将集中在畅销产品上。

这意味着,在最近的三个财年中,宜家中国年均推出的低价产品达到约 400 款,宜家中国的最新观点也传递出了一个信号:宜家会继续猛打低价牌。

宜家在中国市场猛打低价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大环境变化,消费者消费理念改变,宜家产品及品牌祛魅等,不得不用低价去讨好中产和年轻人。

03

宜家困在低价里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降价牌、低价牌和折扣牌是一把双刃剑,有 AB 两面,这样的场景已经在宜家中国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

利好的一面是,宜家多次降价并持续推出了更多的低价产品,能很明显地吸引很多消费者去逛宜家,去宜家购物,特别是宜家的一些低价畅销和常用商品,降价和低价就成了大招。

然而,低价牌也有另一面,尽管宜家低价能吸引消费者,但 " 以价换量 " 的策略似乎并没有止住其销售额下滑的趋势。

以宜家 2024 年财报数据为例,宜家中国 2024 财年的营收为 14.6 亿欧元,而上一财年为 15.8 亿欧元。而且宜家 2024 财年还新开了 4 家门店,这说明,宜家在降价促销的同时,门店数量增长,但宜家中国的销售额并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

所以,至少从财报数据来看,宜家似乎陷入了低价困境,但从长远来看,低价不是宜家的万能解药。

目前,宜家还未公布 2025 财年财报,《新品略财经》和市场不少观点一致,结合现实消费环境来看,对宜家中国 2025 财年的销售表现,持以乐观审慎的观点。

目前,宜家中国持续推进降价和低价策略,既有主动求变,也有被动选择。

整体上看,宜家在中国市场并没有 " 躺平 ",近些年做了不少新探索,希望能给消费者带去新鲜感,宜家还是很听劝的。

比如,今年上半年,宜家对其在中国市场的首家门店进行了一次改造,距离上一次改造升级还不到四年时间。

宜家国外某门店 / 图源:Pexels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宜家除了要继续打出低价牌外,还需要拿出更多的市场新动作。

第一,宜家应该加速推进小店模式,触达更多消费者人群。

宜家过去都是大店模式,希望消费者开车去逛宜家,当前宜家正在中国市场加快了开小店的步伐。

今年 6 月,宜家在深圳的第三家门店开业,该店位于深圳宝安区的大仟里购物中心内,市场反响不错,未来应该把小店模式开到更多城市,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和大店形成互补。

但宜家开小店也不能猛踩油门,需要视不同城市和不同市场情况而定,应该更加注重精品经营。

其竞争对手、来自日本的宜得利,前几年在中国市场狂飙开店,到 2024 年末,在中国市场开了 101 家门店,然而在 2025 年上半年宜得利在中国市场半年关掉了 19 家门店,门店数量跌至 87 家。

第二,宜家在中国市场应该加速下沉,重点发力经济较为发达的二线和新一线城市。

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的竞争极为激烈,尽管宜家优势明显,但已经是存量市场,宜家应该找到新的增量市场,比如加速市场下沉。

宜家应该重点发力经济较为发达的二线和新一线城市,特别是区域性重点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比如,在大湾区,除了深圳广州外,宜家可以到消费力较强的东莞开店(或小店),东莞的消费力不输深圳,山姆东莞开业后爆火就是一个代表案例。

第三,宜家应该进一步本土化,推出更多中国市场的专属产品。

宜家的产品组合在全球范围内都很标准化,但因为中国消费者对家居消费理念的不同,更期望家居能用更久的时间,宜家的一些家居产品,比如柜子的卖得贵,但质量确实一般。

宜家现在对很多畅销品进行了降价和打折,但对于一些大件家具和经典产品并没有降价或者是降价幅度较小,被不少网友质疑宜家降价显得没有诚意,相对较高的售价依然会劝退不少消费者,去寻找宜家平替。

宜家如推出更多中国市场本土化产品,能进行更好的供应链管控和成本控制,对宜家长期发展有利。

尽管宜家在中国市场的确面临经营压力,但宜家品牌依然有吸引力,宜家也在积极探索,比如在深圳宜家的收银台斜对面位置,居然开了一家小天才门店,可见,宜家想更懂中国消费者。

参考资料:

[ 1 ] 中国经营报:宜家中国 " 谋变 " 新财年 投资 1.6 亿元推出超 150 款低价产品

[ 2 ]   道总有理:宜家,走进了低价 " 误区 "

本文封面图及配图,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新品略财经》荣誉

新华网最具影响力创作者

21 财经年度创作者大奖、年度优质作者

澎湃新闻最澎湃创作者

中访网年度内容伙伴合作伙奖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年度优秀作者

《新品略财经》已入驻全网全媒体平台

转载、交流、合作、入读者群联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宜家 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市场 春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