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里川 / 文 10 月 5 日晚上,在泰州队第四名队员罚球点之前,电视转播镜头捕捉到了看台上一位身穿徐州队服的女童脸上的泪痕。此时,四罚两中的徐州队已经命悬一线。这名泰州队员稳稳地罚入点球,徐州队在主场无缘四强。徐州队是在 1:0 领先的情况下被逼平,进而痛失好局的。
这个秋意浓浓的夜晚,有人在欢唱,有人在哭泣,但无一例外,人们都感受到苏超淘汰赛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氛围。前一晚,南京队和连云港队的 1/4 淘汰赛,场面同样胶着。在 90 分钟比赛伤停补时的最后一分钟,连云港队打入点球,扳平比分,将比赛拖入点球决胜时刻。两队一共罚丢三记点球,南京队涉险进入四强。
苏超淘汰赛前两场以 " 令人不敢看 " 的方式展现出业余足球比赛的非凡时刻。值得一提的是,在淘汰赛阶段,苏超正式启用 VAR ( 视频助理裁判技术 ) ,创下中国业余足球的历史。此前,国内任何业余足球比赛都没有用过 VAR。
苏超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中国业余足球联赛的段位和排面。但 VAR 绝非装饰用的花瓶,而是实打实的纠错利器。连云港队上演 " 绝平 " 奇迹的进球,就源于 VAR 的介入。在观看比赛回放之后,主裁判判定南京队冯伯元禁区内犯规,从而保证了比赛的正确走向。正如一些球迷感慨的,冯伯元的犯规动作,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做出的,而且场面异常混乱,如果没有 VAR 的介入,只靠裁判肉眼判定,那就很有可能漏判。但这样的错误,被高技术手段避免了。有意思的是,很多已经起身准备离场的南京球迷在一瞬间领教了什么是球赛 " 过山车 ",在主队赢球之后,他们称 " 十元钱的门票踢出了千元的感觉 "。没有人责怪 VAR 的多事,而是感慨一场业余联赛也能直追世界足球技术潮流。
苏超是一个技术水平有限的联赛,但在追求更高标准的努力上,苏超投入力度很大。苏超不仅在启用 VAR 上开业余足球联赛的风气之先,还请中超名哨马宁执法徐州队和泰州队的比赛。这种在 " 专业性 " 上的极大突破,在业余联赛层面是难以想象的。
苏超为何要如此进阶?难道只是有钱任性?要知道一套 VAR 的费用非常可观。抑或只是为了和国内其他业余足球联赛进行差异化竞争,表明 " 我们不一样 "?
当然不是。苏超启用 VAR、引入顶尖裁判,只是为了提高裁判的判罚精准度,减少争议判罚带来的不公。花钱上马 VAR 的意义和价值,在第一场比赛中就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说到底,通过大力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性,以提升球迷的信任度和参与度,才是苏超的追求——这也是一项志在传承的赛事必须做的。在业余足球联赛层面,也可能存在 " 死角 " 和漏洞,我经常参加业余足球活动,深知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会有歪风邪气滋生。误判、漏判、人情世故足球等现象的存在,必将损害一项赛事的肌体。比赛越真刀真枪、比赛执法越透明,赛事就越有生命力和信誉度,群众基础就越牢固,也就越有可持续性。
苏超从今年 5 月诞生起便以 " 没有假球,只有世仇 " 的热梗开路,显然,在戏谑之外,指向的是比赛的纯净度。尽管苏超在举办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球员违规行为,但苏超官方不容私情、即刻严肃处置的态度说明,苏超维护公平竞赛格局、敬畏体育精神的立意,是一以贯之的,决心从未动摇过。换言之,苏超追求球赛公正性的良苦用心,是打造一个纯净度很高的联赛,为所有热爱足球的人士尽力留下一块净土。这才是其他地方的业余联赛真正该学习之处。
苏超确实让地方业余足球比赛变得有点 " 卷 ",但这种 " 卷 " 不是无谓的内耗,而是一种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在苏超这个值得借鉴的样本面前,其他地方的业余足球联赛不仅可以参考苏超的办赛经验,还可以因地制宜地提升办赛水准和理念—— VAR 可能一时半会难以普及,但想方设法让赛事办得纯粹、赢得人心,这个要求并不高,也不难实现。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