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声Pro 10-06
“好久不见”,金城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风林火山》之前,金城武上一部银幕作品是 2017 年的《喜欢你》。

这之后,他去泰国拍过广告,给游戏《鬼武者》配音,还代言过手游,除此之外的工作两只手的手指头就掰得过来。就连《风林火山》2025 年在戛纳举办首映礼,作为一番主演的他都没有出现。

去年,他的一位多年老友向媒体透露," 他现在在种田 …… 养花养草。" 就像他在 2025 年无印良品广告中表现的那样,一句话都没有说,在自然的环境中身着素衣,侍弄花草,干净、简单、安静。

而且还是那么帅气。

帅气与神秘是金城武身上的两大标签,它们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凭《重庆森林》走红亚洲开始,他的帅是毫无争议的、是立体的,综合了身高与身形,颜值与气质,是在讨论到 " 亚洲洲草 " 时不会被遗漏的名字。而他的性格则增加了这种 " 帅 " 的保质期。一直以来,他都以神秘、内向、话少的宅男形象著称," 总在房间打电动 " 的故事像一个都市传说,从一个剧组传到另一个剧组。

如今,《风林火山》这部寄托了无数期待的 " 传说 " 都揭开了面纱,但不少人发现,最好看的还是金城武本人。

可这张拉开华语大片时代的面孔,选择疏离了时代。

一、电影巨星的年代

众所周知,如今的吴彦祖,金城武,刘亦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直接代 " 帅哥美女 " 的名词。

金城武是能让两位知名大美女都一直感慨的存在。林志玲回忆第一次见金城武的场景:" 他有一种不真实的帅,怎么有人可以帅到如此完美。" 舒淇在得知自己将与金城武合拍《伤城》后很兴奋:" 我现在应该是全世界所有女人当中最幸福的一个。" 而大帅哥陈冠希说觉得见过比自己帅的男人只有两个,一个梁朝伟,一个金城武。

1988 年,他在果汁广告里帅气的面孔被台湾著名经纪人葛福鸿一眼相中,包装成为了粉丝众多的 " 偶像歌手 " 出道,一度还与林志颖、苏有朋、吴奇隆共同被评为 " 四小天王 "。

那是一个台湾、香港文娱圈交互频繁,影响力辐射全亚洲的年代。在台湾出唱片,在香港拍电影,做到影视歌三栖,是许多艺人的选择。金城武也是如此。虽然他不论是在香港还是台湾,都曾被导演斥为 " 木头 "。

1994 年是华语电影登上世界舞台的一年。《活着》与《饮食男女》在戛纳热映,《霸王别姬》与《喜宴》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电影。但这些离此时的金城武都还太远。刚到香港拍片不久,都在出演配角的他,粤语还说不清楚。

王家卫后来回忆起他选中金城武出演《重庆森林》的经过:他和制片助理坐在咖啡馆聊天,看到几张桌子外坐着一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他告诉制片助理:他想象中和林青霞搭戏的男生就长这样。

开拍第一天,他取消了原先给金城武写好的台词,递给他一个空可乐罐头,让他在影片中前女友阿 May 家楼下等待。金城武把罐头扔在地上,即兴用各种姿态把它当成足球踢起来。这之后,他把金城武要说的粤语画外音的台词全部换掉改成了国语。

对于片中的王菲与金城武,王家卫的评价是:他们是那个时代会碰到的演员。没有经过训练,但肢体语言特别好。他们是一种新派的演员。

1994 年 7 月 14 日,《重庆森林》在香港正式上映。在让梁朝伟捧得金马奖、金像奖两座影帝奖杯的同时,得到了导演昆汀 · 塔伦蒂诺的公开推荐,并将其引荐给了美国知名发行公司,扩大其海外影响力。

由于 《重庆森林》在海外市场的火爆,海外发行商很快就向王家卫提出了拍摄建议,王家卫拍摄了和《重庆森林》同属于一个剧本大纲的故事,《堕落天使》。这一次,王家卫干脆把金城武的角色设计成了哑巴,让他的肢体语言有更好的展示空间。

而金城武的冲绳血统赋予他以语言的优势,让他成为少有的一位在香港、台湾、日本都有知名度,且持续有新戏上映的演员。

1995 年,金城武和台湾朱延平导演合作的多部商业喜剧片如《蜡笔小小生》《学校霸王》接连播出,《堕落天使》于 1995 年 9 月在香港首映,他还拍摄了日本富士电视台的剧集《圣诞夜的奇迹》,正式进军日本演艺圈。

他在三地的作品相互影响,互相成为当地观众眼中自带 " 滤镜 " 的国际明星,一种面孔上亲近,气质上却有异域色彩的神秘艺人。

张艾嘉曾经评价,金城武在日本红了之后,变得很有型,太漂亮,太帅了。而后来邀请他出演日剧《神啊!请多给我一点时间》和《两千年之恋》的制作人小岩井宏泽说:" 看他一眼你绝对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所以我想要他演日本电视剧,他既狂野又性感。"

以影史经典《重庆森林》为起点,王家卫的镜头不仅挖掘出了金城武更多的潜力,更赋予其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度与神秘感,将他从台湾电影中的搞笑少年,点化为具有国际辨识度的电影符号。这正是那个特定年代电影工业的魔力,一部杰作,一位独具慧眼的导演,便能将一张面孔瞬间推至亚洲审美的巅峰。

金城武的崛起,完美诠释了何为 " 电影制造巨星 "。他的影响力迅速超越了银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与文化渗透。

最直接的影响是票房。由他主演的 1998 年《不夜城》是日本当年少数票房破 10 亿的电影。1999 年世纪末的爱情电影《心动》同样票房表现优异,成为当年台湾票房第二的电影。

从金城武的代言,也能看出品牌方对他辐射亚洲的认知,以及对他能代表亚洲的认可。1997 年,PRADA 发布 1998 春夏系列男装的广告,金城武是广告模特。不比当下的高奢品牌 " 挚友 " 泛滥,当年连亚洲面孔都很少出现在奢侈品广告中。这支广告堪称中国艺人最早的奢侈品代言。

1997 年 PRADA 广告

这种影响力,甚至可以让金城武和另一些流行文化深度绑定。

凭借知名游戏《街头霸王》《生化危机》跻身日本头部游戏公司的卡普空,在世纪末研发新游戏《鬼武者》时,就请来金城武担任主角的建模、配音。这是首次有明星与游戏厂商合作,并全程参与动作捕捉,人物配音等工作,金城武的人气相当于为游戏做了一次大范围宣传,最终助力其成为 PS2 平台第一个销量破百万的游戏。

1999 年,好莱坞动画大片《人猿泰山》在亚洲上映,邀请了金城武分别用普通话、粤语和日语为男主泰山配音。可见在好莱坞的视野里,金城武在亚洲娱乐版图中的号召力。他的声音也一如那个时代许多艺人一样,穿透了多重文化壁垒,覆盖广阔的观众群体。

在那时候,电影拥有定义时代审美的力量,文化彼此紧密交汇与融合,而金城武成了其中一幅耀眼的面孔,一个越来越红的亚洲巨星。

二、大片面孔

全球票房 1 亿美元,国内票房 2 亿——这是 2002 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的成绩。它是中国第一部票房破亿的电影,正式拉开华语电影大片时代的帷幕,成为一个市场巨变的开端。

与之相对应的,是曾向全世界华人供片,塑造了全球市场对东方的好奇与想象的香港电影,在 21 世纪后呈断崖式萎缩。《英雄》的票房让香港电影人陈可辛意识到:原来内地可以是这么大一个市场。

在那个时代要拍大片,能选的巨星并不多,要选一个海内外都有知名度、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艺人,当时能选择的答案,就是一批被香港电影工业筛选出来的、且最好曾经站上过世界电影舞台,对海外从业者来说不陌生的面孔,聚集的圈子就是那么一小批,金城武就是其中之一。

2003 年,张艺谋在《英雄》后的首部大片《十面埋伏》官宣了演员阵容:金城武,刘德华,章子怡。娱评人唐泪曾统计过金城武在职业生涯所有电影中的番位变化,发现他凭借《不夜城》的爆红,已经以国际巨星之姿,在《十面埋伏》中已经压番了 " 天王 " 刘德华。

《十面埋伏》

导演纷纷拍起了大片。陈凯歌拍了《无极》,冯小刚拍了《夜宴》,陈可辛则推出了《如果 · 爱》,邀请金城武担任男一号。《如果 · 爱》之后,金城武也紧接着出演了陈可辛的第二部大片《投名状》——比起没有武打戏的歌舞片,这部有大量战争场面的电影更接近海外市场当时对华语大片的普遍认知。

目睹着国内市场蓬勃发展,决定从好莱坞回国拍大片的导演吴宇森,在筹备第一部大片《赤壁》时,同样邀请了金城武。即使是没有他参演的大片,很多也洽谈过他——李安想让金城武演《卧虎藏龙》中的罗小虎,中韩合拍大片《神话》的剧本其实一开始是写给金城武的。

陈可辛后来曾打趣金城武,这十几年,卖钱的,或者有影响力的戏,起码百分之七八十都找过他,只是他都推掉了。

《十面埋伏》和《投名状》是早期华语商业电影的典型代表。首先是在组盘时就瞄准海外市场,影片上映前就开始售卖海外版权。其次是项目中重要操盘手或者出品公司都有香港人,比如《十面埋伏》的第一制片人仍然是江志强,《投名状》的出品方里有香港寰亚公司,但整体创作仍然以导演为核心。

《投名状》经典台词:我这一生,如履薄冰

突破性的、且以美元为单位的投资金额,也是那年头大片宣传时着重强调的,以此构建 " 大片 " 权威。《赤壁》上映前就对媒体透露,这次投资超过了 8000 万美元,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的最高投资。

作为 " 国际巨星 ",金城武就这样和这些导演们一起,经历了华语商业大片的萌发阶段。此时的大片,仍是导演意志与商业野心的共生体,是香港创作力量与内地创作力量的强强联合,投资方相信 " 专业人做专业事 ",金城武也是其中之一的 " 专业力量 "。这些票房也进一步刺激国内电影市场的繁荣,加速影院的建设。

古装大片中的刀光剑影,挥舞出了华语电影的黄金十年。只是当新的风雨欲来,一代人的江湖撞上了下一个喧嚣的时代。2010 年后,大片有些事令了。

2010 年后,金城武接连出演两部票房失利的大片。

先是 2011 年陈可辛执导的《武侠》票房不达预期,2014 年,由吴宇森主导,金城武、章子怡、出演的《太平轮》(上)上映,而这部投资近 3 亿的作品,票房却不足 2 亿。但这些案例不会打击入局者的信心,各行各业看到电影市场点石成金的魔力。电影行业的入局者逐步增加,他们在电影身上下的赌注也越来越大。

互联网公司就是一位声势浩大的入局者。2015 年 1 月,阿里影业公布了成立以来第一个主控的作品《摆渡人》。电影改编自作家张嘉佳小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其中一个章节,并由作家本人担任导演,监制则是继《一代宗师》后始终没有动作的王家卫,主演名单更是华丽:金城武、梁朝伟、陈奕迅 ……

那是一个对新人导演无比宽容的年代。主持人、演员、作家、经纪人都可以当导演,只要你能拉来演员,资金一定到位。

《摆渡人》的豆瓣评分仅有 4.1 分,是金城武豆瓣评分最低的一部作品,却也是让金城武出道 28 年来首次提名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电影。

《风林火山》正是在这一年,在这样一个热钱涌动、竞争激烈,不惧怕高概念的市场环境下开始筹备的。麦浚龙想要制造一个全片都在下雪的香港,维多利亚港会冰封,有被核辐射过的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而疏离。这给拍摄带来的难度是巨大的。无论是特效和实拍,都是一大笔价格。

而当时的麦浚龙,可以很快组起盘子,并拿到超 2 亿港币的投资。比起内地一众跨界导演,麦浚龙好歹有过一部金像奖获奖电影《僵尸》。

在《风林火山》的出品方名单中,有创始人同时兼任基金大股东的耳东影业、从院线下游来到上游牌桌的嘉映影业,还有互联网公司入局者小米影业。但改变也很快到来。

影视投资热潮隐隐退去,文娱不再成为股市热门概念。小米影业在 2017 年就关闭了投资与制作业务,只留下了宣传部门。电影项目的立项、投资更难了。

9 月的海浪电影周,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磊作为《长安的荔枝》投资方,谈及这部电影相比《南京照相馆》和《捕风追影》投资成本太高," 我们老学好莱坞,不过学歪了,就学到了浪费钱。咱们老跟好莱坞比,可人家是全球票房,我们只有单一市场,而且绝大多数收入来源只有票房。"

这些变化,都与金城武无关了。在这以后,金城武也再没有出现过在大银幕中。

三、" 做好工作 "

金城武一直以来,就对于自己在演戏的同时,还要去承担一部分 " 明星 " 的工作感到抗拒。

2001 年,NHK 邀请喜欢动物、想去南极的他去拍摄了纪录片《金城武南极探险之旅》中,在南极与大自然、与动物相处很愉快的金城武,在聊到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工作时,却带着一些厌恶。

他说他很不喜欢在拍戏的时候看到动物,因为一切是以拍摄工作为主,比如把小兔子放在桌上,底下其实是用胶带把它黏住的,拍摄不合要求就会摘下来重新黏。他说完后停顿了一下,苦笑," 这种工作,真的不想干了。"

虽然这之后他依然是片约不断,但他找到了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尽可能少的露面、采访,不参加任何综艺,不出唱片,只是做好演戏这份工作。2005 年《如果 · 爱》宣传期间,就有媒体把金城武说成剧组 " 最大牌 " 的演员,不准拍照不准签名不准问电影之外的问题。他不想把更多自己暴露在公众舆论中。

到了 2006 年,33 岁的金城武说,他现在想的最多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但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 大家觉得我和其他演员不一样,不就是说我不喜欢出门,不喜欢出席一些活动,不喜欢打扮而已吗?我承认在这方面比较不一样,因为我已经决定过要做一份单纯的工作。"

他不想做明星,他只想做演员。" 你看,我没有唱歌,没有演电视剧。所以我没有每天曝光,观众可能就有一点误解。因为明星的曝光是必须,但是做演员就不必。我比较不好运,刚好卡在中间,想要做一个演员,但是公司和整个演艺的系统,都是明星化的作风。"

但金城武不得不去做的时候,他也能像他准备演员工作一样,好好地完成。2008 年,金城武和梁朝伟去 SMAP 的综艺宣传时,能说日语的他是那个负责插科打诨的人,接住大家的玩笑,主动聊起拍张艺谋电影时的趣事。

不过,他还是慢慢拒绝掉了更多内容。除了采访,还有演戏的邀约。2011 年出演陈可辛的《武侠》,陈可辛当着金城武的面向鲁豫吐槽:" 他(金城武)其实所有戏都推的,谁找他的戏,多大的导演他都推。你一直不停地叫他再考虑,在考虑,不停地等他,终于有一天,他就会心软了,算了。"

可见,金城武的 " 神秘 ",一部分是出自对 " 明星 " 身份的怀疑与抗拒,他要主动选择疏离。另一部分则是在他的理解里,演戏本身已经是一部分工作了,而且是一个不值得他牺牲生活的工作。

最早让他感受到演戏的 " 好玩 " 的是《重庆森林》。" 唱片不是不好玩,但它不是大家一起做的。" 他说。内向的他却喜欢这种能和大家 " 一起玩 " 的奇妙时刻。

在片场,导演没有剧本,金城武发现摄影师杜可风不仅镜头在晃,人好像也有点晃,金城武仔细一看,旁边有一瓶啤酒。" 感觉这个空间的几个人,没有在沟通,但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都在玩自己的技能,玩得很好。" 那时的他对剧场的一切都很新奇。

但在后来,反而很多时候他选择 " 算了 "。

他曾经想过去做导演,但后来在片场看到导演的工作,觉得实在是辛苦,也就选择了放弃。很少有导演找他演复杂的角色,他也不会想去争取," 我的人生并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许多角色把握不了。如果要我做一个完全不会的东西,就会很吃力,我想过挑战,可是看很多人挑战得那么辛苦,我觉得还是不要了。"

他只是数十年如一日在接到剧本后,不停地去问导演 " 为什么 "。

演《十面埋伏》,他问张艺谋为什么他的角色会这么喜欢女主角;演《如果 · 爱》,他也一直抓着陈可辛问为什么他会这么爱女主角?被问多了,陈可辛直接回他:" 你爱每个人都有理由吗?爱就是没有理由的。"

陈可辛在一条视频采访里 " 吐槽 "

一直到演《摆渡人》,他也会经常问张嘉佳角色逻辑,张嘉佳说他最怕的就是金城武," 他每天都瞪着眼睛问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他真的是一个在表演上很较真的人。"

为角色揣摩,是他想做好的工作,但他不认为去回应舆论对他的好奇,或者去展现自己的生活,是他要做的事情。而在当下社交媒体时代出道、走红的艺人,很难想象他们会做到这样的隔绝与神秘。社交媒体让网红与艺人的边界模糊,艺人们乐于通过展示更多的 " 活人感 " 来获得好感与知名度。

而金城武似乎并不想踏入这个需要他去展示和解释 " 为什么 " 的时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声 Pro,作者:符琼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