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宝典免费获得《50 本营销必读书 + 营销工具包》
● 作者 | 李东阳 来源 | 首席营销官
大家国庆假期都在哪里玩?
在短视频信息流不断加速、广告成为背景噪音的今天,旅行,似乎成了我们逃离日常秩序、重新感受生活的唯一出口。
然而,当目的地越来越相似、行程越来越匆忙,那些被拍照打卡取代的片刻,也让旅行的意义变得模糊起来。
就在近日,飞猪携手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国蓝新闻、都市快报及微博媒体,在东极岛共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公开课。没有明星代言,没有夸张口号,只是一场关于历史、和平与善意的旅行体验。
但正是这样的非营销姿态,让人们在海风与浪声之间,看见了普通人身上闪光的勇气,也重新理解了 " 旅行 " 这件事的意义。
跟着历史去旅行
飞猪在东极岛干了一件大事
" 跟着历史去旅行 ",听上去像一句轻描淡写的主题,但当海潮拍打东极岛岸边、里斯本丸事件的纪实影像缓缓播放,人们才真正意识到,这堂公开课并不只是在讲历史,也是在讲人。
1942 年 10 月 2 日,一艘名为 " 里斯本丸 " 载有 1816 名英军战俘的运输船沉没于浙江舟山海域,东极岛的渔民们在风浪中果断做出决定,冒死出海,救人。
那一刻,渔民们不知道自己救的是谁,只知道有海难发生,随即自发性的出动渔船救人,共有 384 名战俘获救。
这一历史壮举被英国媒体称作 " 东方的敦刻尔克 ",至今仍被中英两国共同记忆为和平与人道主义的象征。
飞猪把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公开课的主题,邀请千万粉丝博主 B 太、权威专家学者团以及多家媒体等共同重走这段跨越时空的和平之路,以当代青年的视角重新讲述这段鲜为人知却意义深远的历史。
在这场公开课上,几位嘉宾的讲述让不少观众感动。
舟山市 " 里斯本丸 " 事件研究专家顾问、纪实文学作者孙和军通过《东极之光》,系统还原了 1942 年中国渔民勇救 384 名英军战俘的壮举,他说:
" 这是座精神的灯塔,揭示历史是为了珍视和平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张峰则从海事专业角度,科学解析了沉船后的海洋环境与营救难度,让观众直观体会到渔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施救的英勇。
而里斯本丸纪念馆馆长梁银娣通过馆藏实物,生动讲述了 " 小孩洞 " 营救等历史细节,印证了中国渔民 " 逢难必救 " 的精神传承。
与此同时,飞猪带领参与者集体观看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让那段海上救援的影像在眼前重现,增强了历史的代入感与情感共鸣。
随后,团队还实地走访与 " 里斯本丸 " 事件相关的遗址,让参与者在真实的空间中完成一次沉浸式学习与思考。
此次飞猪东极岛公开课邀请了拥有千万粉丝的博主 @superB 太一同前往。他跟随飞猪团队实地走访东极群岛,B 太在公开课中分享道:
" 飞猪公开课,把旅游和这样的公开课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飞猪用 " 人 + 旅行 " 的形式,让有影响力的 KOL 成为历史与当下的桥梁,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和真实视角,带领更多人走近历史、理解善意、重新发现旅行的意义。
嘉宾们在青浜岛的海风里行走,脚下的沙滩仍回荡着当年的回声。
沿途,里斯本丸纪念馆静立海边,记录着那场跨越国界的救援:东极渔民冒着风浪,划着木船救起上千名英国战俘,用朴素的行动诠释了 " 逢难必救 " 的信念。
探访小孩洞、走进渔民画坊,岛上的故事被一幅幅鲜艳的画面、一次次口述传承下来。
公开课全程同步直播,让更多线上观众得以 " 身临其境 ",共同感受这场跨越时间的旅行与记忆。
博主 B 太化身 " 守岛人 " 表示,
" 自己做视频的初衷,就是记录那些‘普通人做不普通的事’的真实故事—— 83 年前东极岛上奋不顾身出海救人的平民英雄恰是这种精神最本真的呈现。其中最令 B 太动容的就是渔民们代代相传的‘逢难必救’信念,而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他们发自于本能的坚持与传承 "
回看整个活动,飞猪没有急于贴上标签,而是把海岛的历史从多维度让观众了解。
可以说,这是一次让旅行成为深度了解历史的活动。不少参与者在走过纪念碑、看完纪录片、听完讲述后,纷纷在社交平台上留言:
" 东极岛这堂公开课,让我读懂了海的温度,感动又骄傲 "
或许这正是飞猪希望通过这堂公开课带给大家的意义——在亲临其境的旅程中,与历史对话,从那些被岁月掩映的细节里,发掘出更多真实而动人的故事。
大 V 直播对谈
重新理解旅行的意义
比起刻意造话题的商业事件,飞猪这次公开课的传播几乎是自然生长的。
#、#、#、#、#、#等话题陆续出现在微博热榜,一个个真实内容不断地传播扩散。
数据显示,共有多家媒体参与报道,数十位达人主动参与,多角度分享活动现场,形成了社交媒体上的 " 善意共鸣 "......
小红书博主 @大牛 Daniel 在亲身了解东极岛故事后表示:" 作为一名英国人,亲身来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中国人的勇敢与善良。这份人性的光辉,值得被更多人铭记。
这种多维度的传播方式,让公开课能够在不同人群中产生共鸣,实现了更广泛而深度的传播。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这样的传播反而更能赢得用户信任。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此次传播的核心,那就是——让传播成为历史的延伸,而不是营销的手段。
飞猪没有用强势符号去定义这堂课,而是让每一个内容创作者、每一位观众,都在自己的语境里找到共鸣。结果就是:热度自来,声量自然。
飞猪的旅行观
让人与世界重新连接
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回答 " 为什么存在 " 的方式。飞猪的回答,藏在这堂公开课里。
在笔者看来,飞猪希望通过旅行,帮助人们与世界建立更深层的连接 , 这种旅行理念让 " 看世界 " 不再止于风景与打卡,而是一场人与世界重新对话的过程。
在行走中,人们获得的不只是风光见闻,更是一种被历史文化浸润的感知力。而历史,也在这样的体验中悄然延续、生长。
飞猪公开课所代表的旅行新趋势,正在悄悄改变人们选择目的地的理由,从追逐热度,转向寻找意义。
在消费不断升级的今天,旅行不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移动,也不仅是朋友圈里的一张图。越来越多的旅人开始追求心灵的成长、情感的共鸣与文化的浸润。
《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 — 2025)》就指出,当前,游客需求已从简单的观光转向对安全性、智能化、沉浸感、高品质的追求,而飞猪公开课所呈现的,正是一种高品质旅行的新模式。
当旅行不再只是目的地的打卡,而成为一次 " 兴趣出行 " 的探索,去了解历史、文化与人的故事,这正是飞猪希望带来的高质量出行体验。
所以说," 跟着历史去旅行 " 的意义,不在于去哪里,而在于用怎样的心态出发。
这种 " 跟着历史去旅行 " 的理念,让平台不仅服务于出发前的选择,更延伸至旅行中的情感共鸣与思考延展,让兴趣成为旅行的起点,也成为人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新方式。
飞猪东极岛里斯本丸公开课,也是飞猪跟着历史去旅行的第一篇,围绕这个主题,最近飞猪也发布了国庆旅行灵感图鉴。
或许在云南元阳的梯田里,在福建永定的土楼中,在安徽泾县的宣纸坊内,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 " 旅行意义 ",也能感受到 " 小的伟大 " 带来的精神力量。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飞猪正在用这种方式构建一个新的旅行框架——让旅行回到理解的原点,让每一次出发都带着思考与尊重。
诚然如此,这种有内容、有情感、有价值观的旅行体验,未来或许会成为整个行业的新方向。
因为当人们在路上看到的不只是风景,还有人性的微光,那一刻,旅行就不仅仅是远行,而是一次 " 更好的相遇 "。
写在最后,
让记忆延续,让旅行更有意义。
飞猪东极岛里斯本丸公开课的结束,不是句号,而像一个号召。它让人们看到,旅行营销不必喧哗,也可以有深度,景点不必推销,也可以被记住。
这一堂 " 在海边上课 " 的旅程,相信会让游客们终身难忘。它不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种以 " 公开课 " 的形式,用全新的角度去打开一座旅游目的地,让我们在亲临现场的体验中,感受那份 " 普通人也能成全伟大 " 的信念,并在每一次出发前重新思考旅行的意义。
旅行,不只是为了看世界,更是让世界看见我们——那些善良、勇敢、平凡却温暖的自己。它也是一种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去遇见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生活,也在一次次出发与抵达之间,更清晰地发现真正的自己。
而这,正是飞猪最想传递的信念——让旅行成为一次与历史的相遇,一次寻找人间善意的过程。
下一堂公开课,又会是在哪里?我们又将遇见怎样的人与故事?
如果你也对这场公开课感兴趣,或想亲自踏上海风吹拂的东极岛,不妨打开飞猪旅行 App 搜索【飞猪公开课】,即可查看 B 太同款东极岛路线,了解更多行程亮点与路线细节。
给朋友们把链接放在这里:https://a.feizhu.com/4SmrNG
下一个课堂,也许就是你想去的地方。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扫码加入高质量群 ↓↓↓【备注:进群】
* 编排 | lan 审核 | free
全文完。更多资讯,尽在【首席营销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