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的 00 后面孔越来越多了。
投资界获悉,Axiom Math 正式完成首轮 64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6 亿元)融资,由 B Capital 领投,Greycroft、Madrona 和 Menlo Ventures 等机构参与,投后估值 3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0 亿元)。
缔造 Axiom 的正是 00 后洪乐潼(Carina Hong)——在广州出生长大,她曾就读于著名的华南师大附中,多次拿下奥数竞赛奖牌。后考入麻省理工学院,硕士毕业于牛津大学,又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图片来源:麻省理工学院 )
颇为戏剧性的是,Axiom 的诞生来自于一次咖啡馆的交流。
悄然间,00 后创始人正在大举登上 AI 舞台。
10 个人,完成首轮融资,估值 20 亿
Axiom 是谁?
官网显示,这家崭露头角的 AI 公司,定位为 " 以 AI 数学家为起点,打造一个能够自我提升的超级智能推理系统 "。
换言之,这是一个可以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模型,可以生成为获得答案所采取的不同步骤的详细推理,同时进行验证。
具体而言,Axiom 的想法是将教科书、论文和期刊中的英文数学内容转换为程序化知识,以便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数学问题,并能通过验证来检验解答。未来,这一模型的研究场景有望拓展到金融建模、芯片架构甚至是量化交易等领域。
在创始人洪乐潼的设想中,该模型或许能提出新的数学猜想,由此产生全新的知识。
为何瞄准 AI 数学赛道?当中有一段插曲。今年 ChatGPT o3 曾被爆出数学测试作弊,洪乐潼在社交媒体指出,OpenAI 的大模型之所以在数学测试中表现良好,可能是因为该公司在训练模型时已接触过这些题目。
她举例称,美国数学邀请赛考试中,部分大语言模型可以达到 96% 的准确率,但当要求展示证明过程时,分数骤降至 5%。"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因为训练方式有问题。" 当前 AI 大模型无法完美解决的组合数学问题,恰恰是洪乐潼的研究专长。
在 Axiom 看来,人工智能带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即数学领域的发现能够以指数级的速度迅猛发展,因此现在正站在一场数学复兴的门槛之上。而这场复兴建又立在三大支柱之上:人工智能、编程语言以及数学。三者共同推动着一系列发现的出现,每一次突破都会为下一次创新提供强大的动力。
如今首轮融资正式出炉,Axiom 的核心团队也首次亮相——尽管目前仅有 10 名全职员工,但当中不乏多位来自 Meta 的 AI 大牛。
例如现任 CTO Shubho Sengupta,曾领导 Meta FAIR 团队,开发出 OpenGo 和 CrypTen,此前他还参与过 Google 分布式训练系统的研究工作,同时也是最早开发 CUDA 技术的专家之一;François Charton,则在 Meta 负责过大语言模型在数学和理论物理学的研究,他在 2019 年就开始探索如何将 Transformer 技术应用于复杂的数学问题;Hugh Leather,也是 Meta 前人工智能研究科学家,曾开发出首批用于编译器和 GPU 代码生成的大语言模型。
作为此次领投方,B Capital 合伙人在官网中表示,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是许多人类发明的核心,因此一种能够提出新的定量假设并进行验证的工具,从而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无疑会具有极高的价值。而 Axiom 团队也具备独特的优势,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将先进的数学推理技术变为现实。
"Carina Hong 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她不仅拥有非凡的学术成就,更具备最优秀的创业者所具备的那种热情与专注力,她将远见卓识的领导力与坚定不移的执行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她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一位 00 后女学霸带队,来自广州
Axiom 的故事,离不开一路开挂的洪乐潼。
出生于广州,今年 24 岁,她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人。尽管父母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洪乐潼却自幼展现出不凡的数学天赋,她中学就读于广东名校华南师范附中。
高中时期,洪乐潼是数学奥林匹克省队的唯一四名女生之一,多次在 " 华罗庚金杯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等竞赛中取得好名次。2019 年,她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数学和物理双学位。
本科期间,洪乐潼曾担任数学协会主席,并修读 20 个硕博课程,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涉及模椭圆曲线与 K3 曲面的 L 函数、月光猜想、弹出栈排序算法研究等领域。毕业前后,洪乐潼先是拿下 Schafer 数学卓越奖,该奖每年仅颁发给一名本科女生;后获得北美数学本科生的最高荣誉——摩根奖,她是第五位获此殊荣的女生。
2022 年底,洪乐潼成功拿到牛津大学罗德奖学金,成为仅有的四名中国获奖者之一。罗德奖学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国际奖学金项目之一,有 " 本科诺贝尔奖 " 的美誉。
随后,洪乐潼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学习神经科学,获得硕士学位。期间还在伦敦大学学院进行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研究,当时她曾表示," 人工智能与科学家未来的互动会怎样?是我接下来希望研究的课题。"
到了 2024 年 8 月,洪乐潼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和法学博士。"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名研究者。" 此前一次采访中她称,内心深处最想要解决真正困难的技术问题。很快,还在博士就读的她闯入了 AI 界。
她创办 Axiom 源于一次在咖啡馆的交流。
去年秋天的一个周末,洪乐潼在斯坦福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与当时还在 Meta 工作的 Shubho Sengupta 进行了交流。两人聊了几个小时,讨论了各自研究领域的交叉点,以及开发人工智能解决世界上最棘手的数学问题的可能性。
这次交流后不久,洪乐潼便从斯坦福退学,着手创办 Axiom。有意思的是,Axiom 的会议室都是以数学巨匠来命名,例如高斯和阿达 · 洛夫莱斯。
就在年初 DeepSeek 火爆全球之际,洪乐潼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一个小而专注、特立独行的团队。一群理想主义者组成的优秀合作伙伴。他们执行力强,亲力亲为。最珍贵的,是那份理想与使命交织的信念。这就是 DeepSeek 的故事,也是我想亲自书写的故事。"
正如 Axiom 在官网中所言," 数学发现的未来,就从这里开始。"
投身 AI,00 后正集体登场
放眼望去,00 后创始人正集体登上 AI 舞台。
不久前,两位来自麻省理工的 00 后—— 22 岁的华裔女生 Jessica Wu 和 23 岁的尼尔 · 德什穆克,所创立的 Sola Solutions 拿下硅谷知名风投的融资。官网显示,融资包括由 Conviction 领投的 350 万美元种子轮,以及由 a16z 领投、Conviction 跟投的 1750 万美元 A 轮,总计 21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5 亿元)。
这样的案例正在涌现。
今年 5 月,AI 初创公司 Anysphere 完成一轮 9 亿美元融资(约合人民币 65 亿元),估值达 90 亿美元,成为今年最火 AI 编程独角兽之一。而掌舵公司的是四位年轻面孔—— 2022 年,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 Michael Truell 和他三位同学一拍即合,瞄准 AI 编程赛道下场创业,旗下产品 Cursor 一举改变编程方式,迅速席卷硅谷 AI 圈。
无独有偶,今年 3 月 AI 招聘网站 Mercor 宣布完成 1 亿美元 B 轮融资,估值达到 20 亿美元,成长速度令人咋舌。公司创始人是三位退学的 00 后。大二那年,三人在宿舍里创立 Mercor,后来决定从哈佛及乔治敦大学退学全职创业。
我们将视野拉回到国内,相似一幕同样上演。
今年初,三个来自清华的 "00 后极客 " ——闵宇恒、程颐、李宜哲创业做机器人,零次方诞生。如今公司一举完成天使 + 和天使 ++ 轮亿元级融资,集结河创投、同创伟业、力合科创、水木基金、瑞穗力合、拉尔夫创投等知名机构。
还有此前完成天使轮融资的灵初智能,由高瓴创投和蓝驰创投领投,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源培是一名痴迷机器人的 00 后,曾作为 Stanford 访问学者师从 Karen Liu 和李飞飞教授;具身智能公司 UniX AI 创始人兼 CEO 杨丰瑜,出生于 2000 年,本科就读于密歇根大学计算机专业,从耶鲁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国创业,同样受到不少 VC 的关注。
一支 00 后军团悄然崛起。曾有投资人分析,这一波 AI 创业潮中,00 后和 90 后、80 后的创始人起点都一样,甚至前者优势更大。因为很多事物太新了,原有经验无法直接复用,而 00 后没有包袱,对新事物的认知触感更多。
" 我们始终坚信,创业在很多时候是属于年轻人的。" 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戴雨森最近感叹," 无知者无畏。诸多科技创新成果诞生,正是源于当事人虽了解却无所畏惧,由此萌生出创新想法。"
"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每一代年轻的创业者,注定在历史长河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