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娱 前天
四年赔光74亿,华谊兄弟倒台,在背刺周星驰的时候,就已经有预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曾经在内地娱乐圈被喻为 " 黄埔军校校长 " 的他,一挥手就能让平凡变黄金。

还有那位曾被称为香港电影的 " 喜剧之王 ",只要一提他的名字,票房和口碑都稳稳拿下保证。

这场精心合作的盛会上,明明是想共创佳绩,偏偏在推杯换盏之后,反倒变成了资本角逐中最犀利的一把刀。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华谊兄弟的没落其实早就露出了端倪呢?

与星爷的 " 联手 " 与 " 背刺 "

你是不是听说过华谊兄弟那会儿 " 偷偷 " 搪塞了星爷 8000 万的分红呢?

难道没想到这些背后其实还藏着不少看不见的付出和牺牲?

2013 年,那部《西游降魔篇》突然蹦出来,票房一炮而红,拿下了 12.48 亿,轻松成为当年票房最高的影片。

这不仅仅算是星爷 " 西游 " 系列又一次大获成功的表现。

这也算是华谊兄弟和星爷合作 " 蜜月期 " 里的一段美好回忆。

可是一旦蛋糕变得越大,分着吃的时候溅出来的 " 血迹 " 也就越是显眼,挺招眼的。

那会儿,比高集团和华谊兄弟达成了合作意向,还签了个 " 口头协议 "。

要是作品的表现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星爷就能拿到相应的分成。

因为彼此之前合作得还算顺利,双方都挺信得过,所以还没正式签完合同,华谊就已经开始着手宣传这部电影了。

结果,这次的作品表现得特别棒,甚至远远超过了大家的预料。

就当星爷去公司要分红,结果对方却死皮赖脸地不认账啦。

他们以 " 没签正式合同 " 为借口,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星爷那边,最后还闹上了法庭。

虽然周星驰那边拿出了包含邮件、短信在内的 72 个证据但还是没有用。

结果法院没采纳,因为没有正式合同这回事,星爷的请求被驳回了。

华谊兄弟打赢了官司,把八千多万的资产省了下来。

从商业角度来看,感觉他们真是 " 赚翻了 "。

他们灵巧地利用了法律的漏洞,牢牢守住了那一笔黑钱。

不过,从江湖情义和长远信誉来说,他们可是输得一败涂地。

这一下子,戳破的不只是和星爷的合作关系,还狠狠刺出了业界对华谊 " 信任 " 那根底线。

所以,星爷和华谊的关系一下子凉了个彻底,差点儿到了真闹翻的地步。

他转头和别的公司合作,拍了《美人鱼》,又刷新了票房纪录,创出了新的神话。

但华谊自己却把最大的 " 财神 ",送到了和自己站在对立面的小伙伴手里。

他们觉得这样只是节省了一笔资金,结果却未曾料到自己会被贴上 " 背信弃义 " 的标签。

早就悄无声息地变成了那一道难以弥合的裂缝,日后还会引来更猛烈的崩塌。

资本迷梦与 " 去电影化 " 的狂飙

华谊兄弟赢得官司,手握庞大资金。

逐步踏上那条看起来更加光彩夺目,却实际上偏离了核心方向的 " 快车道 "。

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 " 拍电影的 " 那一个分子,而是想要建立一个像迪士尼那样的娱乐巨头!

王中军一声令下,提出 " 去电影化 " 的方针之后,立马掀起了一场资本大举兼并收购的狂潮。

他们用远远超过资产价值的高价,把一批由明星股东创建的空壳公司全都收购了过去。

里面就有冯小刚导演的 " 东阳美拉 ",还有 Angelababy 等人持股的 " 东阳浩瀚 "。

这些收购实际上就是把明星们绑在一起的 " 对赌协议 " 罢了。

他们打算用资金把明星资源紧紧捆住。

明星们则保证在接下来几年里达成相应的利润目标。

这看似是一笔 " 互惠互利 " 的交易,其实把华谊推向了险境。

企业的重点由 " 内容创作 " 变成了 " 资本操作 "。

电影的用心逐渐被金融的算计所替代。

为了达成赌约,他们拍的电影基本上 " 拼数量不讲质量 ",艺术水准远比不过纯粹的商业片。

冯小刚的《手机 2》浪潮,更是直接让他们陷入泥潭,变成压垮骆驼的那根最后稻草。

同时,那高得离谱的收购金额,几乎把公司绝大部分的现金流都耗掉了。

要是他们买的那家公司没能达到最初设定的业绩指标,估计就麻烦了。

这样的交易在财务上就会出现贬值,带来的巨大亏损会直接冲掉公司的盈利。

此刻的华谊就像个练了邪派武功的侠客,外表看起来气势汹汹,实际上底子还挺空的。

他们迷在用资本撬动一切的美梦里,忘了自己最根本的本领——拍出好电影的硬功夫。

等到资本的巨浪渐渐退去,这时候大家才猛然醒悟,心里挺慌的。

曾经的内容霸主,如今在并购的迷雾中,早已失去了那根属于自己的 " 定海神针 "。

而失去 " 定海神针 " 的代价,也很快用更加残酷的方式展现出来。

帝国的黄昏:失其本心,终致崩盘

没有坚实的基础,即使再璀璨的帝国,也不过是沙堆上的城堡。

当观众用脚做选择,那市场也会慢慢变得理智起来。

华谊兄弟费尽搭的那个资本王国,终于出现了让人看了都惊呼的多米诺骨牌般倒塌局面。

从 2018 年开始,华谊兄弟陷入了 " 最黑暗的时期 "。

《手机 2》一出,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风波,导致公司股价直线下滑,口碑也跌到了最低点。

接着,那部他押了很大投入的大片《八佰》经历了好几次推迟上映。

虽然最后播出了,而且成绩也挺不错的,但已是元气大伤了。

后续的《侍神令》《铁道英雄》这些大片接连扑街,几乎每出一部都赔钱。

曾经让人自豪的 " 精品 " 标签,如今早已变成了过去的事儿。

公司的资金周转完全断了,连续四年亏得直挺挺,累计亏损总额达到了 74 亿。

他们只好靠卖资产和股权度日,就连一向热爱收藏画作、视画如命的王中军也不得不出售藏品来应急维持。

曾经的 " 中国影视行业的龙头老大 ",变成了如今披星戴帽的 "ST 华谊 "。

它 " 陷入绝境 " 的步伐,比当初崛起时还要快上几倍。

回头看看整件事,华谊的败局,表面看像是资本运作出的问题和赌约反噬的结果,可核心问题其实是公司 " 初心 " 的迷失。

暗箭伤人星爷,实质就是诚信的丧失。

让他们失掉了合作伙伴的信任,也断了自己顶级内容的源头。

盲目吞并,反倒让策略迷失了方向。

他们舍弃了最关键的影视内容核心优势,转而追逐虚无缥缈的资本泡沫。

作品出了问题,说明最初的初心已经迷失了方向。

他们已经不太能把握观众的心思,做不出那种打动人心的佳作了。

这三层迷失,一个紧接着一个,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结局。

一家不再受到市场、合作伙伴和观众信赖的企业,倒闭几乎早就决定了。

他们的这些话,也算是生动的一堂商业 " 课 "。

它提醒咱们,无论哪个行业,特别是那些以 " 人 " 和 " 创意 " 为重心的文化产业。

" 信 " 跟 " 义 " 这两个字啊,重得比千斤还要沉。

用资本炒热一阵子繁荣没问题,可永远的成功靠不住,买不到的。

暗算周星驰,省下了八千万,却可能葬送未来那无限的可能性。

当信赖的根基塌陷,信息的防线也随之崩溃。

再宏伟的帝国,也终究会随时间的推移变成一片令人叹惋的废墟。

华谊的没落,绝不是偶然的事,早在它拿起那把叫 " 失信 " 的匕首的时候,命运的剧本就已经提前写好,注定会走到这个结局。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谊兄弟 周星驰 神话 喜剧之王 星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