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电影 前天
破土而出的檀健次,好就是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震耳欲聋》让人看到了破土而出的檀健次。

作为全片的灵魂人物,始终让故事保持在节奏上,一波三折,承上启下,有灰度、有利己、有反思、有救赎,逻辑合理,叙事完整。

影片一开场,李淇几分钟的个人秀。

交代清楚了人物的的能力和处境,有实力,但需装门面,想要往上爬,埋下了钩子,预示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事件。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果不其然,一开始,李淇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做事名利必须占一头,因为他想拼命离开自己所处的阶层。

他为聋人张小晨打官司,跟金总利益交换,在法庭没有提前拿出新证据,是他耍的小心思,为的就是绝地反击,然后在媒体面前露脸,一举成名。

有了名就会有钱,就能从 relax 变成 Rolex,从地摊律师变为律所律师,从这一刻起,跨越阶级,李淇的人性随之改变,就算他明知启航金融诈骗,先骗房子后骗钱,空手套白狼,也无动于衷。

人是由动物性和神性组成,动物性的弱肉强食是本能。

但人之所以为之人,是因为神性大于动物性,而此时的李淇动物性占据上风,被欲望吞噬,人性迷失,妄图掩盖心里的那根刺—— coda。

这是他极力撇清的原生家庭的烙印,证明自己和他们不一样,如助理说 " 也是听不见的 ",他生气质问,他不想再努力融入别人的圈子,挤出笑脸与人周旋,胆怯、窘迫、不适,总是活得小心翼翼。

可他越想撕掉这个标签,心里的刺就越深一分。

他迷茫、焦虑、不知所措,到底该怎么拔掉这根刺?去听见、去看见。

当他听见张小蕊骂他是哑巴,看见吴姐被炸身亡,权贵剥削压迫,迷失的人性慢慢归位,虽千万人,吾往矣。

当他看见从小看他长大的马叔遭诈骗,住在公厕管理间,李淇很自责,上了 32 楼却连最疼爱他的马叔都帮不到。

马叔看到了他的难过,把武松卡给他,他走后放下水浒卡,这是一种证明,让马叔放心,他要去当好汉做武松,去替天行道,去干到底。

当他正视心里真实的声音,不再刻意逃避,那根刺就自己消失了,结束装聋作哑,敢去震耳欲聋。

雨夜中劝众人发声,是嘶吼也是呐喊,哪怕从 32 楼掉下去,哪怕大雨将整个城市淹没,蚂蚁搬泰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于是,全片的最高潮,法庭戏,携排山倒海之势而来。

一个人的英雄主义可能微不足道,但一群人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移山填海。

檀健次的三场表演是他听 / 看见自己内心的过程。

一是电梯戏,跟好友分道扬镳,二是 " 我想活出个人样 ",叩问自己有没有错,三是法庭戏,直面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 coda 律师。

与之对应的本片的技法,形式和内容是一体的。

前半段,李淇与大人物同框时不是处于画面的一侧就是低人一等。

搬到了 32 楼,再跟上流人士站一起,李淇从画面一侧来到了画面中心。

这时的中心,更多是欲望的外显,是李淇心里的那个鬼,不是李淇这个本我,直至他与小汤再度联手,为聋人发声,他还在画面中心,此时才是真正的李淇,构图跟李淇的转变是动态一致的。

还有四个对比镜头,小汤努力考证,启航暴力收房,李淇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张小蕊混迹街头,两个阶级,三种人,对抗和救赎。

一组平行镜头,吴姐因为被骗,煤气爆炸而死,金总在邮轮上用骗来的钱花天酒地放烟花,何其荒诞,底层人的命在有钱人眼里不过是一句轻飘飘的藐视。

其中,启航迫害聋人时,镜头是倾斜的,导演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来描述颠倒黑白的现实,叙述压迫的危害。

如果大家都默不作声、逆来顺受,这个社会不会好的,无力感会愈演愈烈,但若是大家放弃等待救世主,做自己的英雄,就能奋起千钧棒,澄清万里埃,故事和技法相辅相成,形成了闭环。

《震耳欲聋》在社会意义的广度和深度上远不止讲聋人,而是在说芸芸众生。

我们也曾有过聋人群体那般的忍气吞声,面对现实深深无力;也曾像李淇那样怀有赤子之心,但在社会的摸爬滚打中变成了自己曾讨厌的人;

也曾心怀正义为所有不平事发声,但结果都不如人意,从而心灰意冷,变得少了人情味,《震耳欲聋》或多或少都有每个人的影子。

但《震耳欲聋》的基调并非如此悲观,揭露了人性的弱点和现实的残忍,也在鼓励大家积极向上,不要失去勇气。

正如鲁迅所言:"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如萤火之光,但所有人联合起来就能与日月争辉,这份格局,震耳欲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檀健次 人间正道是沧桑 身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