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10-07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自驾出行,我们夫妇二人从南京出发,一路驶向西南,准备往返泸沽湖。这个行程安排是为了能在返程时参与到 " 十一 " 长假出行的热潮中,去感受家国同庆的喜气洋洋,也能享受假期高速免费的红利。

一路畅行,穿安徽过湖北,经四川奔云南。这条路走了几次,但从没有厌倦。吸引我的除了沿途的山水盛景,还有山区高速。

山区高速妙不可言,以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的变幻视角看,它便是一卷活的山水长卷。隧道穿过山腹,桥梁跨越峡谷,行驶其中,宛若穿梭于天地初开的秘境。而那忽高忽低、时明时暗的驾乘体验,如同人生的起伏跌宕,教人沉醉,亦令人警醒。

车窗外云海翻涌山色如画,这里是京昆高速石棉到彝海段。视野中出现的一座大桥让我耳目一新,十几根百余米高的桥墩是钢铁架构。桥体轻盈稳健,如一条银龙腾跃于山脊之上。钢铁架桥并不少见,但这样高这样长的跨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车随路转,很快上了桥。在手机上查阅了一下资料:这座干海子特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管桁架梁公路桥,主体结构全部采用了钢纤维混凝土,是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首例。它的设计与建造充分展现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量,更是中国基建实力的生动体现。

这是这些年行南走北的旅行中,我一次次亲眼见证天堑变通途的奇迹——我在新疆的果子沟大桥头拍过照,也在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下仰视过五百多米高的桥梁,还在四川泸定大渡河大桥的桥上桥下多角度全方位观察过……这些桥无不展示了中国工人的力量,更体现着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犹记得 2021 年 5 月,我在湘西的矮寨大桥下,看先生飞起的无人机拍下那壮阔的景象,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朋友圈中写道:" 中国今日之强盛,制造业和建筑业之强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今日的中国不畏西方强权的底气。"

母亲在世时曾跟我提起她年轻时的经历。那是抗日战争的尾声,父亲完成了营救抗联战士的任务后,决定带着母亲和我两个哥哥回冀中的老家。途中在大梁河(音)遇阻——桥已被炸毁,桥板七零八落。父亲带着大哥,母亲抱着襁褓中的二哥,硬着头皮过桥。一个失足滑落,母亲一只手臂紧紧挽住桥栏,另一只手死死抱着二哥。母亲说,当时都准备娘儿俩一起送命了。后来在父亲和过桥人的帮助下,母亲和二哥才脱险。我问为什么不换条路走,母亲说打听过了,方圆多少里只有这么一座桥!

在我心里,那座桥就成了无法忘却的生死印记。

于是我对桥有了别样的情感。毕业那年,我选择到南京工作,不仅因为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因为这里有一座见证了新中国建设的艰辛与成就的长江大桥。而如今条条大路通天,祖国的山河之间,一条条钢铁巨龙腾跃而起。仅长江南京段就有 6 座桥梁贯通大江南北。

车子驶过干海子特大桥,感受着风驰电掣的速度,喜悦感充盈于心。这一座座见证着中国发展的桥梁,连接了地理上的断点,也连接了国人的希望与梦想、自豪与骄傲。每一次穿越其上,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心中潜滋暗长。中国的桥梁,是一代代劳动者接力前行的见证。

今日之中国,已书写出无数的传奇与壮举。从江南水乡到雪域高原,从浩瀚海洋到崇山峻岭,无数的桥梁奇迹串联起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夯实了人民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致敬,我的祖国!致敬,伟大的劳动者!(王霞)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四川 桥头 抗日战争 朋友圈 无人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