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充斥着 " 噪音 " 的市场中,保持乐观往往比听起来聪明的悲观论调更能带来回报。
近日,高盛董事总经理兼资深交易员 Bobby Molavi 撰文称,尽管市场充斥着泡沫迹象,但驱动本轮长牛的核心支柱——尤其是 AI 引发的巨大资本开支——趋势明确。他认为,在 AI 的长期叙事落地之前,对抗其带来的资本洪流是徒劳的。
对于投资者而言,看清信号、忽略噪音,并认识到 AI 的最终成败短期内无法定论,或许是当下最关键的生存法则。而当前这场由科技股主导的 " 史诗级 " 反弹,正在严厉惩罚着市场的悲观主义者。
近日来,美股市场正以惊人的韧性续写历史,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已连续超过 100 个交易日运行在 50 日移动均线上方,并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同时,市场的狂热情绪显而易见,散户投资者在过去 24 周中有 21 周呈净买入,ETF 在过去 185 个交易日中有 183 天获净流入,而看涨期权的交易量更是达到历史顶峰,平均每天达到 4000 万份合约。
" 被做空最多 " 和 " 未盈利科技股 " 等板块近期涨势迅猛,此外,包括核能、量子、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也表现亮眼。
高盛编制的一项衡量高低做空兴趣的指数(GSPUWSHI)经历了自 2021 年 "Meme 股热潮 " 以来最猛烈的逼空行情。
AI 争论尚无定论,紧跟万亿资本开支
对于 AI 究竟是革命还是泡沫的争论,可能还需要数个季度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分晓。然而,Bobby Molavi 指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其背后庞大的资本支出。
Molavi 提及,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到 2029 年,仅 " 超大规模计算公司 " 的资本支出就将达到 2.8 万亿美元,而同期的全球相关资本支出总额更是高达 5.5 万亿美元。
Molavi 认为,这种资本投入的势头像一艘巨轮,启动和停止都需要时间,绝非一夜之间就能转向。因此,在未来五年的投资周期中,一个季度的表现几乎无关紧要。
他将这一逻辑与 " 不要对抗美联储 " 的古老市场格言相提并论,指出:
" 现在很难与资本开支对着干,如果你过早看空或判断失误,将难以幸存。"
利率、盈利与就业带来三大顺风
除了 AI,Molavi 还指出了支撑市场的另外三大关键驱动力。
首先是利率,他认为美国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无论是缘于通胀正常化、经济放缓,还是潜在的政治压力。这无疑将为资本市场提供又一股东风。
其次是企业利润。AI 的普及将从两方面支撑企业利润率:要么,AI 通过提升效率和生产力直接降低成本;要么,在 AI 的 " 光环 " 下,企业将被迫更严厉地提高产出效率,以展示其在 AI 方面的投入和成效,从而变相实现成本削减。
最后是就业。与企业利润的韧性形成对比,失业率可能会因 AI 驱动的效率提升而走高。这再次印证了市场表现与实体经济(尤其是底层经济)的分化,即市场定价的是生产力前景,而非整体就业状况。
市场指标已陷入狂热
当前市场的狂热指标已达到极端水平。
高盛的数据显示,过去 20 天,看涨期权日均交易量高达 4000 万份合约,创下历史之最,是三年前的两倍。上周三,看涨期权占总期权交易量的比例一度达到 65%。更值得注意的是,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在当天均创下历史新高,而它们各自的成分股中却有 57% 和 51% 的股票下跌。
科技及科技相关股票目前已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 56%,而防御性股票的占比则降至 16%,为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Molavi 将这种景象比作一场深夜派对:
" 你从不觉得是时候该回家了……你总觉得狂欢会永远持续下去。"
他警告,宿醉虽会迟到,但几乎从不缺席。
美元贬值下的 " 幻象 ":资产正在用什么计价?
从另一个维度看,本轮牛市也反映了法定货币的 " 贬值交易 "。
自疫情以来,以美元计价的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 165%,标普 500 指数上涨了 102%。但如果换一种计价单位,结论则大相径庭:以黄金计价,纳斯达克指数仅上涨 7%,标普 500 指数甚至下跌 18%;若以比特币计价,两者则分别暴跌 78% 和 84%。
Molavi 指出,这表明自疫情以来,非美元敞口的资产增值速度最快。这提醒投资者,在评估资产回报时,选择何种 " 货币 " 作为标尺至关重要。这也解释了为何在传统资产类别之外,比特币、黄金等资产也受到追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