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管理学 前天
资治通鉴:高手破局,最狠的是战略定力,只对“正确”负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公元前 154 年,吴国和楚国联合其他诸侯国发动叛乱,打着 " 清君侧,诛晁错 " 的旗号起兵。

最终,汉景帝采纳了袁盎的建议,处死了晁错及其三族。

虽然,处死了晁错这个善于耍嘴皮子的削藩主力,但是,面对气势汹汹的诸侯联军,朝廷还需要有实干的人出面应对。

懂嘴皮解决不了的事,还得动拳头解决啊,拳头硬才是大道理,不然说什么都不好使!

这个关键时刻,一代名将周亚夫再次登场了!

周亚夫对汉景帝说:" 楚国的军队行动迅速敏捷,如果跟他们正面交锋,取胜很难。臣建议,应该放弃与两国正面对抗,先去截断楚、吴两军的粮道,这样就能制服他们。"

汉景帝听取周亚夫的作战方略,很是认同。

呵呵,反正自己也不懂,会点头就行了,让行的人上,领导才会被认为懂用人。

于是,周亚夫率军出征。

周亚夫乘坐着由六匹马拉的驿车,准备在荥阳集结军队。

当军队行进到霸上时,有个人拦住了周亚夫的去路,这个人叫赵涉。

赵涉上前劝说周亚夫说:" 老周,听哥一句劝!吴王一向财大气粗,早就收买了一批誓死效忠的死士,甘愿为他牺牲生命。他知道将军您必然会赶赴前线,到时候一定会在崤山、渑池等险要地段安排刺客伏击您。而且,兵法讲究出其不意。将军为什么不改变行军路线,从此处向右,经过蓝田、出武关,再到达洛阳?这样虽然绕了一段路,但也只多花一两天时间。您若能直接率军出现在武库,擂响战鼓,那些参与叛乱的诸侯王听到后,一定会以为将军是从天而降。"

赵涉的建议确实不错,而周亚夫也立刻做出了决策。

周亚夫采纳了赵涉的建议,按照他的计划调整了行军路线,果然安全抵达了洛阳。

周亚夫感慨道:" 七国共同叛乱,我乘坐驿车平安到达这里,没想到一点意外都没有发生。现在我已经驻守荥阳,荥阳以东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接着,周亚夫派士兵前往崤山、渑池一带进行搜索,果然抓到了吴国的伏兵。

仗还没打,赵涉就已经立下了功劳。

于是,周亚夫向汉景帝上奏,请求让赵涉担任护军。

随后,周亚夫率军向东北进发,在昌邑驻扎。

这时,吴国猛烈进攻梁王的睢阳,眼看梁王都快守不住了,梁王只能多次派使者向周亚夫请求救援。

然而,周亚夫始终没有答应梁王的请求:哥知道你很急,但是,请你先不要急!

你可能会问,周亚夫为什么不救梁王?

大概有一些考虑吧!

比如说,万一吴楚联军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怎么救?那不是把自己搭进去吗?

在比如说,这不是战略目标,要坚守朝廷大军的战略目标。

这正是周亚夫的高明之处——他坚持自己的战略,不轻易动摇。

救不救梁国,并不是大战略,真正的大战略是截断吴楚联军的粮道,所以不救反而是正确的选择。

周亚夫坚持战略,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不过,坚持正确的决策并不容易,因为会受到很多人的干扰。

梁王见自己调动不了周亚夫,只能派使者向汉景帝哭诉,说周亚夫不肯救援梁国。

汉景帝也没办法,只能做做表面文章,派人命令周亚夫出兵救援两国。

然而,周亚夫可不会听汉景帝的命令,毕竟早就跟汉景帝商量好的,这个时候,肯定是汉景帝碍于面子才派使者来下令,肯定是稳住梁王的,让梁王继续死守。

面对汉景帝的命令,周亚夫依然坚守营垒,未派兵救援梁国。

同时,周亚夫派遣弓高侯等人率领轻骑兵从淮泗口出发,截断吴楚联军的后路,堵塞其粮道。

与此同时,梁国派中大夫韩安国和楚相张尚的弟弟张羽为将军,张羽作战勇猛,韩安国指挥持重,他们成功挫败了吴军的进攻。

吴军本想向西进军,但因梁国军队坚守不出,不敢越过梁国直接西进,担心被前后夹击。

于是,吴军转而进攻周亚夫的军队,在下邑会合。

吴楚联军急于求战,但周亚夫坚持不迎战。(效仿当年刘邦对抗项羽的策略)

朝廷已立于不败之地,凭借地形优势,而吴楚两军必须速胜。

一旦陷入持久战,吴楚联军后路被截断,粮草供应中断,且无援兵,如同无根之草、无根浮萍,等同于流寇。

流动作战无根据地,最终军队涣散,被击溃是迟早的事。

由此可见,周亚夫的战略非常正确。

周亚夫死活不出营作战,就这样跟叛军耗着呗,时间一长,吴楚军队的粮食断绝,士兵们一个个忍饥挨饿。

无奈之下,吴军多次挑衅,但周亚夫始终坚持不出兵应战。

这天晚上,周亚夫的军营里突然发生意外,士兵之间相互攻击,场面一度混乱,很快消息传到了周亚夫那里。

周亚夫听后,依然坚持躺着不动,毫不着急。过了一会儿,军队就恢复了平静。

吴军接下来向周亚夫军营的东南角发起进攻,而周亚夫则派重兵防守西北方。

不久,吴楚联军的精锐果然突袭汉军西北,但没能攻破。

吴楚联军的士兵,最终因为没有战果,加上饥饿,有人当了逃兵,很快士气低下。

吴王见状,发现攻不破周亚夫的军营,攻城也是有心无力,只能选择战略转进。最终,吴王撤退。

二月的时候,周亚夫见吴王撤退,立即率领精兵追击,大破吴楚联军。

吴王刘濞丢下军队,带着数千人趁夜色逃跑,而楚王刘戊则是兵败自杀。

这场气势汹汹的七国之乱,所谓的清君侧,最终成了笑话。

周亚夫仅用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周亚夫之所以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主要有几个重要原因:

一,利用朝廷大军骑兵的优势,选择攻打吴楚联军的粮草路线,切断吴楚联军的后勤;

二,坚持据守险要地形,不轻易出兵作战,最终耗尽了吴楚联军的士气和粮草。

这个时候的吴楚联军,进不能进,退不能退。

可以说,此时吴楚联军在战略上,已经处于劣势。

相比之下,周亚夫和朝廷军队则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咱们再复盘这场战役,你会发现,整个过程,几乎是刘邦跟项羽荥阳对峙的翻版。

而吴王的造反,从一开始在大战略上就已经犯了错误。

虽然表面上声势浩大,但由于战略错误,最终也只能虎头蛇尾收场。

这就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七国之乱,周亚夫仅仅三个月,就平定叛乱。

不得不说,周亚夫是个破局高手!真正成大事的狠人,往往具有战略定力,只对 " 正确 " 负责,只对结果负责!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李子霄 ,《资治通鉴》实践导师,畅销书作者,自媒体专栏作家。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域多年。

著有图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线上专栏《资治通鉴: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制胜谋略: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刘邦的启示》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