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因为在去年的那场一线对抗中,实现对强敌隐身战机 " 视距内双杀 " 而声名大噪的歼 -16 多用途重型战斗机,今天又在央视《战鹰解码》栏目中官宣了一项此前很少有人讨论,而今突然得到证实的有趣能力:
可惜就这一句话,没见着副油箱本箱是什么样子
此前在通常定义(不算苏 -57)的 " 侧卫 " 系列飞机中,只有苏 -34 多次挂载副油箱亮相;苏 -33/ 歼 -15 系列飞机因为机腹中线挂点可挂载伙伴加油吊舱,外界普遍认为其燃油系统允许在这里挂载副油箱。另外,在部分宣传资料的描述中,苏 -35 也能挂载 2 个 1800 升副油箱,但至今没有影像资料证实这一点。
苏 -34 可挂载 1-3 个 PTB-3000 副油箱,即使挂满副油箱,此时它仍可使用翼根和进气道下挂点携带数吨弹药,确实堪称一架 " 中型轰炸机 "
除了对远程打击任务精益求精的考量中 " 减少依赖加油机 " 的底线思维之外,歼 -16 燃油系统的改进,很可能与歼 -16D 电子战机的研制有关。研制单位很早意识到,电子战机 " 焊死 " 电战吊舱带来的增重增阻、以及机上任务系统耗电量倍增带来的额外燃油消耗,会使得 " 侧卫 " 系列飞机原本充裕的内油量也显得不足,特别是在伴随普通歼 -16 行动时更是如此。
既然能依靠电磁弹射器实现满油满挂起飞,歼 -15DT 取消背部减速板尽可能增加载油量,算是 " 电战机内油焦虑 " 的一大证据了
因此,歼 -16D 的燃油系统进行了相应改进,具备挂载副油箱的能力,减轻对加油机的依赖;如今看来,这一改进也反馈到了歼 -16 上。但对于加油机数量正不断增加的中国空军来说,让歼 -16" 非挂副油箱不可 " 的场景越来越有限。别说军迷们从未见过歼 -16 挂载副油箱的画面,相当多数用户也表示没有见过;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官宣,可能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歼 -16 无法挂载副油箱。
像副油箱这类 " 真的不太想展示,因为已经用不着 " 的特色装备,在有着 " 终极侧卫 " 之称的歼 -16 系列身上其实不止一处,以后可能也会以这样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公开
而估计对于喜欢制作模型的朋友们来说,知道歼 -16 能挂副油箱、却不知道这副油箱长什么样子,也是相当痛苦的一件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