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手术作为治疗重度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如 2 型糖尿病、高血压)的有效手段,能够显著促进体重下降和改善代谢指标。然而,体重反弹是术后常见且影响预后的问题。
相关研究显示,超过 60% 的术后患者在 3 至 10 年内经历不同程度的体重反弹,且反弹常伴随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复发。体重反弹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常用的包括从最低体重增加 10 公斤或体重指数(BMI)变化。体重反弹的原因复杂,涉及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心理行为及饮食等多方面因素。 饮食行为是体重反弹重要且可调控的因素之一。减重手术后患者的饮食习惯可能发生改变,包括能量摄入减少、宏量营养素比例变化以及饮食行为如夜间进食、情绪性饮食、零食频繁摄入等,这些均可能影响长期体重控制。
本研究基于沙特阿拉伯地区的减重手术患者,首次系统调查了术后长期体重反弹与饮食习惯、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达 81.8% 的患者出现了体重反弹(体重较最低点增加 20% 以上),同时分析指出部分饮食行为与体重反弹呈现复杂且不易解释的关联。这些发现为术后管理及长期随访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人员采用横断面设计,通过电话访谈方式,于 2024 年 7 月至 8 月期间对 335 名至少术后三年的减重手术患者进行了数据采集。样本来源于沙特全国性的 Sharik 健康研究数据库,参与者均为 18 岁及以上、阿拉伯语使用者。访谈内容涵盖详细的饮食摄入频率(包含蔬果、蛋白质类、主食、快餐和传统食品)、饮食行为(夜间进食、情绪性饮食、观影进食等)以及自报身高体重以计算 BMI。 体重反弹定义为当前体重较最低体重增加 20% 及以上。数据通过逻辑回归分析饮食及饮食行为与肥胖(按 BMI 分类)之间的相关性,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
结果显示,在 335 名完成调查的患者中,81.8% 符合体重反弹标准。大多数受访者蔬菜和水果摄入低于推荐量,蛋白质摄入不充分,但总体蛋白质餐次较高。碳水化合物摄入普遍较高,快餐消费频繁。饮料方面,奶制品、咖啡类饮品消费普遍,甜饮料摄入量较高。
饮料摄入模式
在饮食行为方面,不到一半受访者规律吃早餐,超过 2/3 患者每天至少有一次零食摄入,42% 报告有观看电视时进食的习惯,35% 存在夜间进食行为,只有 9% 监控热量摄入。 多变量逻辑回归显示,女性肥胖风险显著低于男性(OR=0.475,p=0.007)。
饮食行为模式
令人意外的是,高频次摄入糕点(OR=0.382,p=0.014)、甜食(OR=0.498,p=0.036)及适量面包摄入(OR=0.287,p=0.038)与肥胖风险降低相关。传统食品的频繁摄入也显著降低肥胖风险(OR=0.411,p=0.008)。而快餐、碳水摄入总量、甜饮料及咖啡等饮品未见显著关联。
总之,本研究揭示了术后体重反弹与饮食行为之间复杂的关系。尽管模型显示某些甜点和传统主食摄入与较低肥胖风险相关,这种反常现象可能由报告偏差、未控制混杂因素和缺乏份量信息导致,而非真实的保护效应。减重手术引发的代谢和激素变化(如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饥饿素和 GLP-1 水平变化)可能影响患者对食物的代谢和味觉感知,导致食物摄入频率与实际能量吸收不完全一致。此外,手术后味觉敏感性可能增强,对甜食偏好改变,但总体摄入量和份量较少,这可能部分解释了观察到的相关性。
体重反弹是多因素驱动的过程,除了饮食外,心理状态、行为模式、遗传及环境因素均起作用。术后患者也可能存在 " 零食式 " 进食、情绪性饮食等行为,这些难以通过传统饮食调查全面捕捉。研究采用的横断面设计限制了因果推断能力,无法明确饮食行为与体重反弹之间的时间动态关系。
研究局限包括依赖自报数据带来的回忆和社会期望偏差,缺少具体手术时间数据限制了术后时间作为协变量的分析,及饮食数据仅为频率无份量信息限制能量摄入估算。此外,约 24% 受访者不知具体手术类型,可能影响结果的手术方式特异性分析。权衡这些因素,研究结果应谨慎解读,需以探索性信号视之,未来需开展更为严谨的纵向研究。
参考资料:
[ 1 ] Althumiri, N.A.; Bindhim, N.F.; Turki, A.; Al-Rayes, S.A.; Alumran, A. Long-Term Weight Regain Following Bariatric Surgery: The Role of Diet and Eating Behaviors in Saudi Arabia. Nutrients 2025, 17, 3080. https://doi.org/10.3390/nu17193080
撰文 | 梅斯医学
编辑 | 木白
●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立刻下载梅斯医学 APP!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