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0 日热门】
虽然目前市场整体分歧依旧明显,但成交额始终维持在 2 万亿的市场环境下,核心热门题材还是维持不俗的延续性。因此只要后续没有出现破位下跌,仍可在上述热门板块中寻找回调低吸机会。
【后市分析】
盘面的角度而言,近期市场的赚钱效应大多集中在有色、科技(半导体)、新能源这三大热点之中,故在资金深度介入的背景下,预计节后上述方向仍有望持续活跃,此外 AI 产业链,大金融等人气板块同样有望卷土重来,预计后市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把握轮动节奏仍是应对的关键。
【明日主题前瞻】
【今日导读】
> 可控核聚变撬动万亿蓝海市场,推动中上游环节产业化提速
> 行业会议将召开,本土 AI 生态发展带动先进制程建设需求提升
> 国家发改委将制定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有关政策指引
>CFM 预计 Q4 服务器 eSSD、DDR5 涨幅超 10%
> 订单快速增长,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前加速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示范规模稳步扩大
【主题详情】
可控核聚变撬动万亿蓝海市场,推动中上游环节产业化提速
2025 年 10 月 13 日至 18 日,第 30 届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 ( FEC 2025 ) 将在成都举办。此次会议旨在提供一个全球性论坛,促进聚变能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科学和技术成果交流,涵盖一系列主题领域,例如磁约束、惯性约束及创新约束的实验与理论、聚变技术与材料,以及聚变的安全和社会经济方面。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能源领域的 " 终极解决方案 ",其一旦实现商业化落地,或将如蒸汽机、电气化的出现一样,主导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航证券指出,聚变堆撬动万亿蓝海市场,推动中上游环节产业化提速:根据 FIA 的调查显示,高温超导、第一壁材料、低温系统、热交换器、真空室等一系列材料和零部件被多数企业视为装置的关键部分,而下游总装企业对氩和氲燃料、燃料循环系统、第一壁材料、特种金属等环节在未来的批量化供应仍有隐忧,上述环节的产业化进程值得关注。国内核聚变链主企业的招标建设将带动上游材料及中游加工企业共享行业初期高增长的红利,行业卖铲人将率先受益。
上市公司中,英杰电气为国内科研院所的核聚变重点项目提供磁场电源、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电源以及辅助系统电源等在内的全方位关键电源配套服务,且已持续多年,目前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级核聚变项目。厦门钨业是国内首家具备核聚变装置用 ITER 偏滤器钨探针组件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具备大尺寸 ITER 级钨材料的精密机加工成型能力,可满足 EAST、ITER 等不同磁约束聚变装置部件的高标准需求,为 ITER 等国内外聚变客户提供多款钨产品及部件。西部超导开发出核聚变用 NbTi 超导线材工程化生产技术,发明了单重达 450 公斤的大型复合包套一次组装技术、高临界电流密度线材塑形加工和时效热处理技术,生产出最大长度达到 9 万米的多芯 NbTi 超导线材,各项性能指标全部满足 ITER 项目技术要求。
行业会议将召开,本土 AI 生态发展带动先进制程建设需求提升
第三届集成芯片和芯粒大会,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复旦大学主办,将于 2025 年 10 月 10-13 日在武汉召开。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2025 年年中以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普及,推理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叠加本土化战略加强,AI 芯片、存储芯片为代表的半导体硬件资源景气度持续攀升。长江证券表示,本土扩产需求不减,国产替代空间可观。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后续产能扩张的需求依旧旺盛。另一方面,依旧要关注国产化提升趋势,不仅在于算力芯片产品的国产替代,上游设备材料现阶段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4 年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营收占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不含进口光刻机)的比重为 22.4%;半导体材料上市公司营收占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销售额的比重为 30.7%,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上市公司中,鼎龙股份抛光垫产品已全面进入国内所有主流晶圆厂的供应链体系,产品型号从成熟制程到先进制程覆盖率接近 100%,产品系列覆盖硬垫和软垫。公司布局的 KrF/ArF 光刻胶产品,应用技术节点覆盖成熟制程到先进制程。长电科技在高性能先进封装领域,公司推出 XDFOI 芯粒高密度多维异构集成系列工艺,利用工艺设计协同优化突破了 2.5D、3D 集成技术,经过持续研发与客户产品验证,长电科技 XDFOI 不断取得突破,已应用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5G、汽车电子等领域,进入量产阶段。甬矽电子二期 "Bumping+CP+FC+FT" 的一站式封测能力已经形成,晶圆级封测产品的营收持续快速增长;2.5D 封装于 2024 年四季度完成通线,目前正与客户进行产品验证。随着大客户不断导入产品,公司先进封装产品线的稼动率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
国家发改委将制定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有关政策指引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将制定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有关政策指引,构建导向明确、尊重规律、规范发展的政策环境,围绕技术支撑、应用推广、安全治理等方面提出原则导向和具体工作要求。
AI Agent 今年将开启元年,未来 5 年复合增速预计可达 72.7%。长城证券认为,伴随 OpenAI 以及谷歌等海外巨头持续推进 AI 智能体进展,多模态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随着推理计算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将带来算力需求的爆发增长,持续看好 AI 智能体及相关算力环节投资机会。
公司方面,鼎捷数智是领先的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公司发布制造业通用多智能体协作平台,通过鼎捷 MACP 多智能体上下文协议,使智能体之间实现高效协同,已成功赋能铁科轨道、爱德印刷等知名企业。昆仑万维的天工 AI 智能体平台已拥有近百万个官方及 UGC 智能体,涵盖学习效率、研究分析、生活娱乐等多个方面。
CFM 预计 Q4 服务器 eSSD、DDR5 涨幅超 10%
据媒体报道,CFM 闪存市场近日发布 2025 年 Q4 存储市场展望报告。报告指出,预计四季度,服务器 eSSD 涨幅将达到 10% 以上,DDR5 RDIMM 价格涨幅约 10%~15%;Mobile 嵌入式 NAND 涨幅约 5%~10%,LPDDR4X/5X 涨幅约 10%~15%;PC 端 LPDDR5X/D5 价格涨幅预计将落在 10%~15%,cSSD 价格涨幅达 5%~10%。
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 Omdia 的预测,2025 年全球 DDR5 市场的规模将高达 620 亿美元。甬兴证券表示,存储芯片受益于供应端推动涨价、库存逐渐回归正常、AI 带动 HBM、SRAM、DDR5 需求上升,产业链有望探底回升。
公司方面,中巨芯的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硝酸等主要产品均已达到 12 英寸集成电路制造用标准,产品等级均达到 semi G5 级,均为中国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五星产品,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并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SK 海力士、华润微电子、芯联集成等多家客户批量供货。大为股份全资子公司大为创芯主要产品目前覆盖 DDR3、DDR4、LPDDR4X 商规 / 宽温级、DDR5 等 DRAM 产品,以及 eMMC、BGA NAND Flash 等 Nand Flash 产品。公司的 DDR4、LPDDR4X、LPDDR5 多款存储芯片在主流平台完成 AVL 认证,覆盖高端工业、国产 CPU、AIOT 等关键领域。
订单快速增长,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前加速
机构研报表示,2025 年 1 — 8 月,中国锂电产业链投资额快速增长,固态电池现已成为锂电行业最热门的投资赛道。随着锂电设备企业披露半年报,固态电池作为新技术被频繁提起,设备公司从今年 6 月起开始陆续给下游厂商交付固态电池相关设备,且今年上半年固态设备订单快速增长,这都预示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机会也日益凸显,设备端作为整个产业资本开支的最上游,必将率先受益。
兴业证券表示,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催化事件频发,推动锂电板块整体景气度回升。当前下游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高增长态势,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相关催化频发,锂电板块盈利端修复与估值提升的预期愈发明确。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背景下,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相继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催化持续释放,多重利好叠加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前加速。目前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定型,材料性能和设备接近量产要求,预计 25H2 进入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期,认为在固态电池设备端和材料端布局较为完善、验证进展较快的企业有望受益。
上市公司中,海目星是业内首家同时进行 " 锂金属负极 + 氧化物电解质 " 与 " 硅碳负极 + 硫化物电解质 " 双技术路线布局的企业,不仅拥有知识产权,还有庞大的研发技术团队,支持固态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测试、量产上市及售后服务。目前公司已成功打通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并已经获得 2GWh 固态电池价值 4 亿元量产设备订单,这也是行业内首个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设备的可量产商用订单。奥特维与固态电池知名企业合作,已有固态电池设备出货。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示范规模稳步扩大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 2025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 10 月 16 — 18 日在北京亦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我国已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 8 大领域之一,过去五年间,我国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 2035 年)》,深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已建立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批量上车。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此前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示范规模稳步扩大,全国已建成 17 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正加快推进 20 个 " 车路云一体化 " 试点城市建设,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 35000 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 1 万张。中信证券指出,工信部持续规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在行业监管逐步完善的趋势下,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
上市公司中,四维图新当前聚焦汽车智能化主赛道,以智驾为核心,整合提供芯片、座舱、数据等具备极致性价比的软硬件组合方案。同时,公司与滴滴和美团等头部互联网公司在地图和定位等领域深度合作,为华为花瓣地图开发平台及衍生的应用服务提供全面的数据、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中航光电在智能网联领域已完成了包括 fakra、mini-fakra、以太网、HSD、摄像头和高密信号连接器及组件在内的核心产品谱系开发,全面满足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场景应用需求。中科创达在智能汽车领域,发布面向中央计算的 AI 原生整车操作系统——滴水 OS 1.0 Evo。标志着公司推动整车操作系统迈入全面 AI 化新时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