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全网都被黄金相关的消息刷屏了。
这让我回想起今年四月写过的一篇文章,当时我曾向 Deepseek 提出过一个假设性问题:
如果全球完全回归金本位,不考虑政治、金融、文化等复杂因素,仅从全球黄金储量、开采难度和成本出发,用黄金价值来衡量全球经济总量,金价大概会是多少?
它给出的推演答案是:短期看每盎司 5000 美元,中期在 3000 到 8000 美元区间震荡,而长期来看,有望达到数万美元。
这个判断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毫不犹豫地跟进了十多万元,并随后跟随国家队的节奏进行定投。如今,金价已历史性地突破了每盎司 4000 美元的大关。
在我看来,这轮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非常清晰,主要有三点:
1)这波金价上涨是欧美资金主导的,美联储降息,地缘政治风险(如美国政府的 " 停摆 " 危机),让他们寻求避险,黄金是传统选择。
2)最根本的驱动力紫金矿业董事长已经说过了,本质上是各国的印钞机都在冒烟,疯狂印纸币,当纸币被大规模超发,其购买力自然被稀释,而黄金作为历史上最坚硬的价值锚定物,其价格必然对应上涨。
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黄金上,价值锚定物贵金属自然会大涨,现在连铜铝价格都大涨起来了,可见有多严重。
3)全球主流资金正在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进行 " 两手押注 ":一手押注 AI,另一手紧握黄金,为最坏情况做准备。
乐观脚本:如果 AI+ 机器人技术革命成功,带来生产力的大爆发,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困扰全球的债务问题,那么 AI 产业链无疑将成为未来世界的新一代 " 印钞机 ",驱动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悲观脚本:根据德意志银行的数据分析,如果没有 AI 领域的巨额投资支撑,美国经济可能早已陷入衰退。 这意味着,如果 AI 带来的生产力革命不及预期,或者最终失败,我们很可能将重演 2001-2002 年那样的局面:现有货币体系承受巨大压力甚至面临崩盘风险。
在那样的情景下,黄金、矿产、土地等一切具有稀缺性、无法被无限复制的实体资产,都将变得极其珍贵。
有人问了,黄金大家都在赚钱,那谁在赔钱?
答案是手里没有黄金的赔钱。不参与时代洪流向前,存款就会被稀释,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你觉得自己不参与,其实你已经被动参与了。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的观点也是这样,他建议配置黄金来应对的,正是这种货币贬值与财政滥发的风险。
在这里,局长不得不再提一个人,周小川行长。
当前中国黄金储蓄 2303 吨,而周行长在任期间,国家黄金储备增加了 1800 多吨,从这个角度看不得不佩服周行长业务水平之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