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能源网 前天
内卷外溢,中国光伏“卷”到中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田思

编辑 |  蒋波

9 月 24 日,鸿钧新能源与沙特合作伙伴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沙特阿拉伯共同建设 6GW 高效异质结组件生产基地。

鸿钧新能源成立于 2023 年,主要从事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生产和销售,格力集团是股东之一。此前,公司已在珠海、启东投建了两大基地,此次是公司首次在海外建厂。

鸿钧新能源是今年众多中国光伏企业出海建厂的最新一例。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 hxny3060)不完全统计,2025 年以来至少有 15 家中国光伏企业公布在海外建厂计划,投资总规模超 204 亿元,中东及周边地区是最受青睐的出海热土。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光伏企业在中东及周边地区规划的光伏产能合计约 276.6GW,产能过剩、高度内卷的巨大风险正在堆积。

内卷外溢之下,中国企业换个地方继续厮杀,现在还有不错利润的中东市场,即将变成红海一片。如此发展模式,值得整个中国光伏行业警惕、深思。

中东中国光伏出海的新热土

相比于往年出海建厂以龙头企业为主,今年宣布海外建厂计划的光伏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如红太阳新能源、鸿钧新能源、和光同程等,在行业内基本都属于三线企业。此外,钧达股份 ( SZ:002865 ) 、正泰也有建厂计划;一线龙头中,今年有海外新项目的只有晶澳科技 ( SZ:002459 ) 一家。

今年的海外建厂地,仍集中于中东地区,这里是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建厂的热门地区。(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亚的大部分以及非洲的埃及、地处于俄罗斯边界的外高加索地区,约 23 个国家与地区)

中东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图源:网络)

今年落户中东的除了鸿钧新能源,还有和光同程和中环新能源。和光同程计划到阿塞拜疆建厂,而中环新能源将在阿曼投资建设光伏电站项目及光伏组件制造产能。辅产业链则有亚玛顿 ( SZ:002623 ) ,宣布将在阿联酋建设年产 50 万吨光伏玻璃生产线,以及镇江股份在沙特跟踪支架工厂基础上,再建防松紧固件工厂。

横跨亚欧大陆两洲、号称 " 中东小霸王 " 的土耳其,则吸引了正泰新能、钧达股份相继到来。其中正泰新能正在这里建设第二座太阳能组件工厂——此前已在土耳其阿达纳投建了一家年产 1   GW 的太阳能组件厂。此次投建的新工厂则为一座集光伏硅片、电池及组件于一体的光伏工厂,规划产能 5GW,计划总投资 7 亿美元。新项目建成后,土耳其有望成为该地区少有的拥有一体化光伏产业链的国家。

自 2023 年以来,至少 20 家光伏企业纷纷在中东及周边布局光伏产业链,包括晶科能源 ( SH:688223 ) 、晶澳科技、天合光能 ( SH:688599 ) 、TCL 中环 ( SZ:002129 ) 、协鑫科技(HK:03800)等光伏龙头。如今,主产业链项目已覆盖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大环节。

华夏能源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东地区的硅片、电池及组件的规划产能合计高达 116.6GW,此外还有 27 万吨的硅料产能(1 万吨硅料大约可用于 4GW 组件产出)。

从技术路线来看,中国光伏企业中东建厂亦紧跟国内技术发展步伐,各项目以 n 型技术为主,除了主流的 TOPCon 路线,鸿钧新能源的 6GW 沙特组件基地还成为中东第一个异质结项目。而在硅料环节,中东的光伏产能也是棒状硅与颗粒硅并存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内卷严重的辅产业链也加入到中东及周边建厂的队伍。继 2024 年 3 家中国光伏支架制造商集体落户沙特后,今年又有 4 家光伏玻璃制造商来到这里,其中信义玻璃 ( HK:00868 ) 、旗滨集团、南玻 A ( SZ:000012 ) 三家集体落户埃及。

光伏玻璃行业今年面临产能过剩、价格跌破现金成本的压力,自 7 月起十大玻璃厂商还集体减产 30%。出海,是光伏玻璃企业内卷加剧背景下的求生之举。

只是,这四家厂商新规划的光伏玻璃总产能高达 268 万吨,全部投产后,中东市场免不了随之陷入过剩、内卷困境。

过剩、内卷中东很快将成 " 红海 "

当前国内光伏市场,在过剩产能迟迟不能出清的压力下艰难前行,甚至在上半年抢装潮带来的利好后,光伏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依旧刺眼,亏损是行业普遍现象。在此背景下,出海建厂以探寻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内卷的重要手段。

在出海目的地中,中东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出海热土?华夏能源网分析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中东石油国家强烈的能源转型需求。

中东及北非等周边地区以盛产石油闻名,近年在油价下跌、资源枯竭的压力下,纷纷向新能源转型,其中仅沙特一家就确立了到 2030 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 40GW 的目标。

另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中东和北非电力的未来》报告预计,到 2035 年中东北非地区的太阳能发电量将比 2023 年增长 15 倍,贡献区域总发电增量的一半。此外,当地各国政府均在大力支持产能本土化建设,中国企业到此建厂,不仅市场需求大,政策环境还很优良。

第二,站在全球化视角,中东地区地处欧、亚、非十字路口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更关键的是中东生产的产品不受美欧贸易壁垒阻碍,在这里建成" 桥头堡 ",对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有战略价值。

例如,正泰新能表示,公司在土耳其建厂除满足本国市场需求外,80% 的产品将用于出口,目标市场包括美国、南欧以及中东。亚玛顿也表示,公司在埃及投建项目将辐射中东及欧美、南亚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除了中国企业布局的巨大光伏产能,其他国家也在中东聚集,如日企 Nippon Energy 在迪拜规划了组件产能等,日企 TOYO Solar 在红海对岸的埃塞俄比亚规划了至少 3 个电池片项目。

据统计,2025 年上半年其他国家在中东非洲布局的光伏产能扩张计划合计 52GW。此外,距离中东不远的印度,也在加速打造本土光伏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规划的光伏产能规模高达 141.88GW,覆盖硅片、电池片、组件三大环节。

伴随中东以及周边地区的光伏项目落地,不久的将来,中东市场将面临产能严重过剩,好市场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做坏。

结语:"反内卷 " 更要 " 防外卷 "

中国光伏的中东建厂之路,不能是在国内严控产能后,就集体跑到海外去卷。

这需要国家对光伏行业的反内卷进行通盘考虑,既要反内卷,更要防外卷,应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建厂有所管控,建立起审批、报批制度——在全球市场基本被中国光伏企业垄断的背景下,海外建厂仍旧是中国人卷中国人,光在国内反内卷没有意义。

此外,中国光伏企业需要警惕中东变成下一个 " 东南亚 "。

曾经的东南亚四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因为可以规避欧美的贸易壁垒限制,吸引了大量中国光伏企业到此建厂。但美国特朗普政府的 " 反规避 " 调查、" 双反 " 调查,精准打击了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光伏产能,大量中国企业损失惨重。中国光伏企业扎堆中东,很可能会让美国 " 故伎重演 "。

对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最关键的是需要转换思维,不能一味的在产能上打转,国内控产能了就去海外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光伏企业只有摒弃拼产量、打拼价格的固有思维,坚定往高价值、高技术走,在品牌、服务等方面打造竞争优势,中国光伏企业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光伏 新能源 土耳其 同程 沙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