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毒叔 10-08
国庆档的热度,被谁「截胡」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躺平式 " 宣发策略和不可控的市场外因素,形成了今年国庆档的奇怪氛围。

作者|布赫

编辑|晶晶

排版 | 苏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国庆档,终于在一种奇怪的氛围中结束了。

说它 " 奇怪 ",是因为在整个档期内,没有所谓的 " 最好 " 和 " 最差 "。大家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让观众保持冷漠。几乎看不到任何一部档期内上映影片能够引发较强的话题关注度,当然,差评 " 自来水 " 倒是集中在某些电影上,也从侧面说明国庆档内营销宣发工作的缺失。

以北京朝阳区朝北大悦城某影城为例,通过连续三天的实地观察,该影城内未见相关影片的阵地活动,大多数观众显然也是通过网上订票前来观影。影城内的展架、海报少得可怜。

这对于一个坐落在 CBD 商圈内,周围商户云集且交通便利的电影院来说极不合理。与之相映成趣的倒是影城旁边的电玩城,商家们大搞活动,游客也颇有兴致地与巨型玩偶纷纷合影。

强烈的消费环境反差让人想起春节档与暑期档期间,因《哪吒之魔童闹海》与《浪浪山小妖怪》口碑爆棚而产生的一系列线下商业活动反馈。但它的前提也是基于作品本身口碑好,商家愿意持续加码,使电影与线下产品实现互动及口碑叠加。

国庆档没有引发这种联动,或者说在整个档期前后,没有任何一部影片能产生足够的商业吸引力,且在档期内,没有一部票房超 10 亿的电影出现。

而这种结果似乎在档期开始前就已显现:

肉眼可见的宣发规模缩水,大盘缺乏稳定口碑的作品加持,有限的假期时长和观众合理的挑剔,都促成了档期整体冷淡的结果。

即便是 10 月 1 日开篇列出的上映影片," 第一梯队 " 和 " 第二梯队 " 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影城阵地缺乏细节安排

10 月 1 日— 10 月 4 日的四天时间里,票房排名前三的影片分别是《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和《刺杀小说家 2》,这三部影片排名或有变化,但整体排片与单日票房差距不大。

三部影片场次占档期总排片的 53% 左右,其中《刺杀小说家 2》连续三天排名都未超过前两部影片,直到 10 月 4 日开始,与当天上映的《震耳欲聋》一同提升,自 10 月 5 日起两部电影进入排场排名及单日票房前三,然而即便如此,本日它们的排名还是没有超过《志愿军:浴血和平》,单日票房未突破 2000 万。

那么排名第一的《志愿军:浴血和平》情况如何呢?

截至发稿,该片上映 9 天(9 月 30 日上映),全国总票房 4.82 亿,本日全国排片占比 19.4%,剩下的场次占比超过 10% 的分别是《刺杀小说家 2》《震耳欲聋》《731》《浪浪人生》。

有人反映档期内有些影片的排片太少,如《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和《毕正明的证明》等,这个问题很复杂。

一个好的区域发行人员应该熟悉辖区内所有影城的周边情况,包括社区覆盖率、商户经营环境、交通情况等硬性条件。然后这些数据应该时常更新,提交发行总部,并与影片类型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发行部署——

前提是片方认可这种发行计划,并有充足的预算支持区域强化排片。

最重要的是,对影片本身质量有信心。

不过目前看来,结合假期的实地观察,部分影片连在影城的宣传品都没有摆放到位,那么片方所需的路演活动,可能也只是在片方 " 看得见 " 的地方才有满意的工作安排。

这就导致了另外一种结果:

档期内上映影片票房相对较高的《志愿军:浴血和平》(豆瓣评分 7.3)是国庆档最 " 佳 "。

此外,上映 21 天尚未在豆瓣开分的《731》总票房终于突破了 18 亿。

综合考量,在上映一周后口碑未见反弹的影片,档期结束后实际票房和场次占比会一路走低,因此其他影片在该档期取得的票房成绩已是其最高值。

发行策略呈现躺平式跟进

《刺杀小说家 2》《震耳欲聋》和《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档期票房较让人意外。

截至本日,《刺杀小说家 2》上映 8 天(9 月 30 日)总票房 2.94 亿、《震耳欲聋》上映 5 天总票房 1.74 亿、《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上映 8 天总票房未突破 8000 万,它们都没有取得此前行业预测的成绩。

尤其是 10 月 4 日才上映,口碑在档期内较好的《震耳欲聋》,其票房成绩显然受大盘影响,即便上映后口碑及排名靠前,依然无法获得相应的场次安排,5 天的时间里在平均场次占比 15% 的情况下票房反馈令人咂舌。

这种情况在《刺杀小说家 2》身上更明显——

上映 8 天,平均场次保持在 20% 左右,目前总票房只有 2.94 亿。

这种场次与票房的对比,需要有相关的上座率统计才能诠释,目前这个数据缺失。仅从影片内容分析,《刺杀小说家 2》和《震耳欲聋》都属于较为合格的商业电影,其上映(含点映)期间的自然口碑发酵也多以好评为主。

相对而言,预期中的 " 合家欢 " 式动画电影也没有获得市场认可,如《猪猪侠 · 一只老猪的逆袭》,横向对比《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它是档期内最符合儿童观影审美的作品,但目前场次和票房产出一直持续走低,本日甚至被已经上映 68 天的《浪浪山小妖怪》反超。

《风林火山》的失败则在意料之中,该片选择在国庆档上映纯属战略失误,反而为素人影视博主提供了吐槽素材,买票进场的观众也大多 " 求锤得锤 "。这部电影是国庆档内最 " 诡异 " 的存在——

无论是天时(档期)、地利(同档期影片)、人和(口碑)都不足以支撑其选择在该档期上映。它更适合在 11 月 -12 月的市场淡季内结合相应的宣发策略搏一下票房空间。

《浪浪人生》作为国庆档唯一一部喜剧电影,可以说自始至终都徘徊在档期前三之外,鉴于其上映后的口碑反馈,目前 2.39 亿的总票房(上映 9 天)倒也合理。

然而缺乏有效的口碑维护,也是今年国庆档大多数影片的基础调性。

口碑维护呈现严重空白

与暑期档 " 后来居上 " 的市场反馈相比,国庆档的 " 后来居上 " 被淹没在整体低迷的市场氛围中。

行业内习惯品鉴影片不足点并加以总结,但更应该从整体观影情绪和宣发策略上找问题。

理论上观众的观影热情不会随着上一波热诚褪去,人们会期待更多惊喜之作,实际上即便在某些不可控的市场因素下,大家依然在档期开始前保持了足够的好奇和意愿。

如先发制人的《刺杀小说家 2》,前作的成功为续作奠定了市场基础;最惊艳的《震耳欲聋》则通过刻画特殊群体,在 10 月 2 日的点映场达成座无虚席的效果。

所以问题还是要回到口碑维护及场次排片的硬性指标上:

在场次占比与预期票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况下,如上文所述,平均上座率是唯一能解释整体大盘票房高低的答案。

另外,国庆档整体电影社交话题关联度较低,结合春节档至暑期档口碑较高且能持续发酵的影片特质,不难发现观众对 " 小人物视角 " 的观影偏向已经形成,这方面最符合观影趋势的《震耳欲聋》上映时间偏后,或可视为策略失误,让本应充分发酵的社会话题类影片缺乏足够的空间支持。

诚然,所有人都知道在档期内应该尽量规避 " 大片 " 冲击,但实际情况却是更应该参考观众的喜好选择档期。毕竟类型不同影片之间,也存在偏好的主观环境。

遗憾的是,即便在点映期间收获较好反馈的影片,还是没有聚焦这类兴趣点维护热度。

无论如何,今年国庆档总体上的冷淡与所有影片的 " 激情迟滞 " 来自多方面。

片方对档期内大盘的信心是一方面、宣发策略与口碑维护是一方面、行业外因素也是一方面——

今年国庆热议话题是 " 大聪明 " 们早一天出发被堵在路上的吐槽,以及全国各地人山人海的不长记性。

对于档期内的电影以及心情难以形容的片方,何尝又不是一种警示呢?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志愿军 和平 朝阳区 哪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