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之家 前天
iPhone 17快充“绝配”!倍思同芯充Pro测评:45W满血充+同芯护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一、前言:同芯方案解决 iPhone 选头难

从苹果取消手机标配充电头至今,额外选购充电器早已是买完 iPhone 之后的必做题,但这道题却始终难有完美答案。

官方充电器自然是最好了的产品了,但 329 元的定价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而第三方充电头市场则是令人眼花缭乱,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劣质的产品充电效率低不说,有的甚至对手机硬件和人身安全有隐患。

有没有一款充电头,既可以像原装充电器一样稳定护机,又能充分释放新机的满血快充潜力,同时还能保持小巧体积以方便随身携带?

本次的倍思同芯充 Pro 或许是一个值得的选择。

倍思同芯充系列命名的底气,源自于其搭载了与苹果原装充电器同源的 PI 主控芯片。这颗芯片以其高集成度、高能效转换和稳定可靠的性能著称,是保障充电效率与快充安全性的核心

充电器内部还有第六代氮化镓充电芯片加持,进一步压缩产品体积的同时,能够让充电更快、更稳、更低温。

更重要的是,除了能够兼容 iPhone 17 系列最新的 40W 满血充电以外,还支持 PD、SCP、PPS 等多种快充协议,无论是 iPhone 还是安卓,Switch 还是平板,快速充电不挑设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箱,看看这款产品的体验如何。

二、外观:透明小巧机身下内藏乾坤

倍思同芯充 Pro 的包装采用倍思经典的黄白配色。

在包装正面最显眼的位置,标注着倍思同芯充 Pro 最核心的亮点—— 苹果同厂的 PI 芯片,具备稳定兼容、更护机的优势。

背面是这款产品的几个核心亮点,包含冰透外观、45W 满配功率、升级的散热能力,以及极致小巧的产品体积。

打开包装,左侧是一根 1.8m 数据线,右侧则是我们的同芯充 Pro 本体。

以及附赠的说明书、保修卡、可爱贴纸。

套装中的这根数据线,跟同芯充 Pro 一样采用了冰透的质感外观,能够支持最高 100W 的输出功率。重量为 75g。

产品本体非常小巧圆润,长 35.53mm,宽 35.53mm,高 42.33mm(折叠状态下)。单充电头重量为 87g。

这款充电头采用了二次注塑的工艺,在视觉上更具呼吸感,像是一个小冰块。内外双层的结构也进一步加强了产品在充电时候的散热与隔热性能。

产品内部印刻着 45W GaN 的快充与功率标识。

另一面则是充电头的详细参数,与 3C 认证等安全标识。

产品顶部是 USB-C 充电接口与倍思的 logo,从顶部看,产品的晶莹剔透的质感更加明显。

充电器的底面是此次倍思全新研发升级的气动涟漪散热微结构,通过波纹状的结构设计,使得充电器在插入插座或墙体时,也能够通过底面的局部空气对流,快速带走充电时产生的热量。

插脚可折叠收纳,便携性进一步提升。

电源线连接状态。

除了白色款,倍思还推出了天海蓝、星原钛等多款配色,其中还包含了适配 iPhone17 系列新机的星宇橙和深蓝色两款新配色,内壳面也采用了极具质感的金属喷涂工艺。

以及同样配色的冰透系列充电线。

三、协议测试:完美适配 iPhone 系列,安卓各家协议全覆盖。

我们使用 POWER-Z KM002C 测出,充电头支持 QC、FCP、 SCP、AFC、PD、PPS、Apple、DCP 多种协议。

这意味着这款充电头可以广泛的支持各种品牌手机的快充方案,非苹果设备也能有良好的体验。

从 PD 协议的详细报文可看出,这款充电头最高支持 15V-3A、20V-2.25A 的输出。

但使用 PPS 协议可以达到最高 16V-3A,即 48W 的速率。

我们还测试了 Baseus 冰透系列的这款数据线,结果显示这款数据线具有 20V — 5A,即最大 100W 的供电能力,延迟在 10ns~20ns 以内,连接速率为 USB 2.0。

链接测试:

我们插上了最新的 iPhone 17 Pro Max,这里可以看到充电协议成功触发了 PD3.0 45W 快充,15V-3A 的供电范围。

切换为 iPhone 15 Pro,也是成功触发了 27W 的充电协议。9V-3A 的供电标准。

值得说明的是,触发了充电协议不代表能够拥有该速率的最大充电速度,电池容量、机身温度、充电头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充电速度。

像本机因为电池电量近满,实际的充电功率只有 3W。

近日发布的小米 17 Pro,在这款充电器上能触发 47W 的 PPS 快充,9.5V-5A,实际充电速度也有 44W。

两年前的小米 14 Pro,可以支持到最高 27W,9V-3A。

小米 15 Ultra 能触发 48W 的 PPS 协议,9.7V-5A。

还有更多的机型测试,这里就不一一贴出来了。

OPPO Find X3 Pro,15W ,5V-3A。

一加 ACE 5,27W,9V-3A。

iqoo z10 turbo+,27W,9V-3A。

努比亚 z70 ultra,45W,15V-3A。

四、实际充电测试:iPhone 17 Pro Max 半小时充电 70%

我们手边还有一台小米 17 Pro 电量接近耗尽,正好它也能触发最大的 45W 充电,我们就也使用这台机器和 iPhone 17 Pro Max 两台机器测试一下充电头实际的充电表现。

iPhone 17 Pro Max

苹果最新的手机产品,支持 40W 充电速度,我们来实测一下同芯充 Pro 给 iPhone 17 充电的实际表现。

电量剩余 1% 时开始充电。整体充电功率如下图所示。

充电过程中,前大部分时间的充电电压保持在 15V,前 12 分钟处于功率峰值状态,此时最高充电功率为 38.8W。

此后开始降低速率,13~20 分钟充电功率为 35W 左右,之后每隔 2~3 分钟降低一次功率,最后在第 36 分钟开始降低至 10W 以内。

58 分钟后功率从 10W 继续下探,第 67 分钟时充电电压降低到 5V,电流上升为 1A," 经典 " 的 5W 充电功率。此后一路下坡,最后在一小时 20 分钟后充满。

这个速度对于 iPhone 来说算是相当快的了,尤其是前半程。

整体的充电速度如下图所示。

众所周知,iPhone 的充电策略相当保守,但本次提升到 40W 的充电功率,以及倍思同芯充 Pro 的发力,使 iPhone 在充电前半程的表现还算是亮眼。

iPhone 17 Pro Max 充电时间的最优点在大约 35~40 分钟,此时的电池能从 1% 达到大约 80%。但若想充满电池剩余的 20% 则需要成倍的时间。

我们采集了充电器在电流转折点时的最高温度情况,可以看到温度集中在充电器上半部和接口位置,下方因为波浪式的设计降低了温度,最高温度为 53.4 度。

小米 17 Pro

小米的充电协议在同芯充 Pro 上显然与苹果不同,采用的是低压大电流的方案,最高电压为 9.45V,电流则是能飙到 5A 左右。

开始时电量剩余 1%,在前一分半的时间内不断握手更高的功率协议,最后在达到约为 42W 的功率水平,最高峰值功率约为 43.6W。

这么高的充电功率并没有维持太久,在三分半时,电压和电流均有下降,在 4 分半后将充电功率维持在约 27W 左右。

此后算是相当稳定了,电流保持不变,电压缓慢抬升,这一段的充电功率后期能突破 30W,一直持续到 39 分钟后,手机电池即将充满(约为 86%)才开始降低。

在第 51 分钟(电池电量 97%)时,充电电压调整到 5V,电压调整到 1A,进行最后的涓流充电。

最后完全充满用时 1 小时 2 分钟。

整体充电曲线如图所示。

小米 17 Pro 配备 6300mAh 电池,搭配倍思同芯充 Pro 充电时,表现也相当不错。

不过同样是最后的涓流充电略慢,在第 40 分钟能充到 86%,最后 14% 则需要额外 20 多分钟。

我们在 27W 功耗降低的转折点时检测了温度,可以看到压力相比 iPhone 17 Pro Max 要更大,最高温度有 57.1 度,位于充电头与充电线的接口处。

五、总结:兼顾效率、安全与便携 iPhone 用户的优质快充搭子

综合前文实测数据,倍思同芯充 Pro 充电器无疑是 iPhone 17 系列用户的理想 " 充电搭子 ",是一款兼顾效率、安全与便携性的多设备适配解决方案。其核心优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满血充电:随着 iPhone 17 系列将快充功率提升至 40W,倍思同芯充 Pro 凭借着苹果同厂 PI 充电芯片和氮化镓技术,在能完美触发 40W 充电的同时,能更加保护手机电池的硬件安全。

多品牌快充支持:倍思同芯充 Pro 全面支持 PD 3.0、QC 3.0、FCP、PPS 等主流快充协议,除了完美适配 iPhone 系列以外,也能兼容安卓机型的快充,一个充电器即可满足手机、平板,以及跨生态多设备用户的充电需求。

小巧便携:倍思同芯充 Pro 的携带体积仅为 35.53mm × 35.53mm × 42.33mm,能轻松的放进小包或者口袋。87g 的重量让充电器不用发愁携带。

在外观上的表现也非常亮眼,冰透的外观设计在灯光下非常具有质感,与 iPhone 17 新配色及同色冰透数据线成套搭配,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

适合所有追求快充效率与电池健康的 iPhone 用户、有多个设备快充需求的用户,以及对充电设备体积有严格要求、需随身携带的人群。

六、倍思 iPhone17 系列保护膜

除了充电器以外,倍思还推出了完美适配 iPhone17 系列的壳膜类产品,通过苹果配件全家桶提供一站式的产品解决方案。

包装内自带全套的安装工具,包括定位框、手机膜、辅助工具包(酒精棉片等)、刮刀,让用户在家就能轻松完成贴膜,无需再跑门店,也不用担心安装失误或气泡残留。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芯片 iphone 安卓 pps 3c认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