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 前天
正导技术业绩飙升引北交所追问,货款未收回反遭客户索赔650万美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来源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 | 彭元重

编辑 | 郑琳

业绩狂飙,经营现金流净额却连续三年为负,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正导技术 ")是否 " 纸面富贵 "?

北交所官网显示,2025 年 9 月 30 日,正导技术的 IPO 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该公司拟登陆北交所,此次 IPO 募资将用于电缆工厂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时代商业研究院注意到,2020 — 2024 年,正导技术营收由 5.5 亿元增长至 12.9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由 -481.71 万元增长至 5249.01 万元,相较可比同行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然而,同期正导技术的经营现金流持续失血,引发北交所对于其经营业绩增长原因的重点关注。

此外,正导技术与客户存在尚未判决的大额商业诉讼,涉案金额高达 65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600 万元),且由于未及时披露相关情况,正导技术曾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9 月 28 日、10 月 9 日,就业绩变化趋势、现金流情况、未决诉讼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正导技术发送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业绩大涨遭北交所两度问询,经营现金流净额与利润背离

招股书显示,正导技术主营业务为弱电线缆和精密导体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被广泛应用于 5G 通信、物联网、工业以太网、安防、消费电子等领域。

财报显示,近年来正导技术业绩表现不俗,营收由 2020 年的 5.52 亿元逐年增长至 2024 年的 12.92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由亏转盈,从 2020 年的 -481.71 万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5249.01 万元。

从此次北交所 IPO 的报告期来看,2022 — 2024 年(下称 " 报告期 "),正导技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13.31%、20.23%、22.6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99.92%、106.35%、21.14%,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业绩的大幅增长引发北交所的重点关注,在首轮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要求正导技术分析说明报告期内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

在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中,对于收入增长,正导技术回复称,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系随着智能通信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下游客户对公司数据电缆及精密导体等产品的采购需求增长。

对于扣非归母净利润,正导技术称,主要系随着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规模效应显现,固定成本摊薄,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增速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带动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增长,且由于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基数较低,故 2022 年和 2023 年计算的增长率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

然而,报告期内,多家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并未大幅增长甚至出现下滑,正导技术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值得关注。

如图表所示,正导技术选取的 4 家同行业可比公司,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未见持续大幅上涨趋势。其中,可比公司兆龙互连(300913.SZ)、恒丰特导(836249.NQ)2023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宝胜股份(600973.SH)、万马股份(002276.SZ)2024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

因此,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就要求正导技术说明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业绩未大幅增长、与公司经营业绩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

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中,正导技术表示,与部分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业绩变动趋势存在差异,主要系公司与相关可比公司在业务规模、产品结构及战略聚焦领域存在一定差异所致,符合其各自经营情况。

正导技术还称,公司作为细分领域的成长型企业,业务基数相对宝胜股份、万马股份等已进入稳定发展期的可比公司较小,因此业绩增速表现更为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导技术报告期内业绩狂飙,但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招股书及首轮问询回复显示,2021 — 2024 年,正导技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 -1.18 亿元、-1.99 亿元、-2.33 亿元、-0.73 亿元,与同期的利润表现背离。

对此,正导技术表示,主要原因系客户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回款,经营规模持续扩张、与客户和供应商的结算周期存在时间差异,以及在原材料采购支出相应大幅增加所致。

据招股书及第二轮问询函回复,若剔除票据贴现影响,2021 — 2024 年,正导技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632.52 万元、-2011.80 万元、1040.24 万元、2384.14 万元,仍与同期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

换言之,正导技术虽然账面上盈利亮眼,但实际上盈利 " 含金量 " 值得观察。

此外,2021 — 2024 年各期末,正导技术短期借款分别为 2.31 亿元、1.97 亿元、2.37 亿元、2.03 亿元。同期,其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 1.26 亿元、1.21 亿元、1.31 亿元、0.95 亿元。

可见,报告期内,正导技术同期货币资金始终不足以覆盖短期借款,再加上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长期净流出,因此,需警惕该公司可能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遭客户索赔 650 万美元,耗时 6 年仍无最终判决

除了经营层面的隐忧,正导技术的一起商业纠纷同样值得关注。

招股书显示,2017 年 12 月,正导技术客户加拿大 HSC 公司开始拖欠货款。截至 2018 年 6 月累计拖欠货款约 190 万美元。正导技术随后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 " 中信保 ")报案,并于 2018 年 11 月获得中信保的理赔款 171.29 万美元。

2019 年 4 月,正导技术在中信保的建议下,向 HSC 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其支付拖欠的货款。但在 2019 年 7 月,HSC 公司以正导技术违约、产品 CSA 认证问题、产品存在瑕疵等为由提起反诉,要求正导技术共计赔偿 650 万美元(按彼时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 4672.46 万元)。

但直到 2024 年 3 月,正导技术才在公告中披露了该诉讼事项,并表示公司经营状况正常,诉讼暂未对公司经营或财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由于未及时披露上述重大诉讼,违反了信息披露规定,2024 年 9 月,浙江证监局对正导技术及相关人员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由于该商业纠纷涉案金额较大,已满足新三板所规定的重大诉讼标准(" 涉案金额超过 200 万元,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 10% 以上 "),可能会对正导技术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引发北交所重点关注。

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显示,北交所要求正导技术说明该诉讼是否对公司经营稳定性、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说明是否存在因产品质量瑕疵等问题或相关诉讼败诉。

正导技术回复称,代理律师认为就该案胜诉的可能性很高,导致公司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较小,HSC 公司提出的各项反诉请求尚未提供充足的证据予以支持,公司可能仅就其被海关扣押货物的处理损失承担部分责任,预计该部分损失金额约为 35.43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43.85 万元),该诉讼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显示,HSC 公司就其主张有权向中国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且正导技术已经取得的赔付款存在可能被中信保追回的风险。

而 HSC 公司在反诉时要求赔偿的金额(650 万美元)外加中信保的理赔款(171.29 万美元),两者合计超过 800 万美元。

若按当前汇率计算,上述金额合计超过 5800 万元人民币,而截至 2024 年末,正导技术的净资产为 3.16 亿元,占比约为 18.56%。

但正导技术也在第二轮问询回复中表示,鉴于目前中国与加拿大之间并未缔结或共同参加相互承认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国际条约或公约,也不存在互惠关系,即使加拿大法院最终判决公司败诉,该判决在中国也很难被承认和执行,且中国法院有权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明显超出实际损失的损害赔偿金不予承认和执行。

若自 2019 年 5 月正导技术起诉 HCS 公司追诉货款开始计算,双方这一纠纷已耗时超过 6 年。

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 28 日,该案件仍处于推进安排庭审阶段,尚未确定审前会议日期和庭审时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

(全文 2925 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 " 时代商业研究院 ",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北交所 ipo 浙江 招股书 5g通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