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19小时前
诺诚健华放弃巨头背书,奥布替尼二次出海换2.8亿美元“首付+股权绑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0 月 8 日,诺诚健华一则海外授权许可公告,在次日资本市场引发鲜明分化——公司 A 股股价开盘后快速跳水,收跌 6.24%,港股收跌 11.64%;而交易对手方、纳斯达克上市的 Zenas 股价却强势上涨 24.22%。

诺诚健华把自家 BTK 抑制剂奥布替尼在多发性硬化症(MS)等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海外权益,以及两款临床前资产有偿许可给 Zenas,换来 1 亿美元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外加 Zenas 700 万普通股股票,潜在交易总价值超过 20 亿美元。

根据交流会说明,首付款与股权价值叠加后合计 2.8 亿美元,行业对比来看首付比尚可。这已是奥布替尼与全球生物技术巨头 Biogen" 分手 " 后的二次出海。诺诚健华此次虽也接洽过 MNC(跨国制药公司),但最终未再选择,而当前创新药全球化模式正悄然发生变化。

1 亿美元首付 +15% 股权,曾接洽 MNC 却牵手 Zenas

笔者梳理发现,市场针对诺诚健华此次合作偏谨慎的情绪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首付金额未完全匹配预期,二是合作方不够知名。

根据公告,诺诚健华此次出让的并非奥布替尼全部海外权益,而是涵盖多发性硬化领域的全球权益,包括全球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以及排除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地区的所有非肿瘤治疗领域的权利。此外,口服 IL-17 抑制剂和可穿透血脑屏障的口服 TYK2 抑制剂两款临床前资产,也一并被授权给 Zenas。

作为对价,诺诚健华将获得三部分收益:一是 1 亿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二是 Zenas 700 万股普通股,三是后续研发及注册里程碑付款、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最高达百分之十几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根据今日诺诚健华首席财务官傅欣在业务交流会上的说明,Zenas 授予公司的普通股价格为 0.0001 美元 / 股,700 万股价值约 1.8 亿美元(按 10.8 日收盘价 25.9 美元 / 股计算)。交易完成后,诺诚健华方面预计持有的 Zenas 股权比例在 10%-15%,最终数据将在财报中披露。

这样看来,首付款与接近 " 白送 " 的股权价值叠加后,合计金额为 2.8 亿美元,对照行业整体首付情况来看不算低据医药魔方统计,2024 年我国药企共完成 94 笔 license-out(授权许可)交易,总交易金额高达 519 亿美元,其中首付款 41 亿美元,以此数据为参考的行业首付比例约在 8%。

诺诚健华三大核心管线,图源:官网

从协同效应来看,过往创新药企业海外 BD 若牵手强生、罗氏、默沙东等巨头,往往被视为管线价值的有力背书,而 Zenas 作为专注自免和炎症领域的临床阶段公司,会让部分投资者产生诸如 " 标的实力不足 " 的担忧。Zenas 成立于 2019 年,2024 年 9 月才登陆纳斯达克,规模相对较小,当下无商业化阶段产品,此次双方合作的互补性可能高于单纯的权益买卖

对此,诺诚健华董事长兼 CEO 崔霁松透露,公司也接洽过 MNC 及其他生物科技公司,最后选择 Zenas 的原因是双方在沟通过程中非常顺畅,Zenas 本身也有很强的临床开发能力,尤其是在多发性硬化领域。

Zenas 的首席执行官 Lonnie Moulder 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其职业履历中多次主导生物科技公司的成长与关键收购交易。其中,他联合创立 Tesaro 并担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带领公司发展至 2019 年,被 GSK(葛兰素史克)以 51 亿美元收购。Zenas 的核心团队中,就包含多位曾在 Tesaro 担任重要职位的骨干成员,延续了其过往在肿瘤领域的积淀。

Zenas 当前管线中,有一款处于临床Ⅲ期的双功能单克隆抗体 Obexelimab,于 9 月获得英国上市公司 Royalty Pharma 3 亿美元新药融资,其中首付款 7500 万美元用于资助 Obexelimab 治疗 IgG4 相关性疾病在美国潜在的商业上市,另 1.5 亿美元与该药物 INDIGO 三期试验成果及 FDA 批准相关。在战略布局上,Obexelimab 能与奥布替尼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形成管线互补

据 Moulder 介绍,基于这两大核心管线,双方将全力推进奥布替尼在 PPMS(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和 SPMS(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治疗领域的开发,分别占所有 MS 亚型的 10-15%、20%,仅在美国的商业机会就超过 120 亿美元。此外,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公布 Obexelimab 治疗 RMS(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oonStone II 期临床试验 12 周的主要终点顶线数据,并于 2026 年第一季度发布 24 周数据。

Zenas 管线进展;来源:业务交流会

BD 失败非个例,创新药出海不再   " 一卖了之 "

同样是围绕奥布替尼自免领域海外权益展开的合作,崔霁松在业务交流会上提到的 " 和 Zenas 沟通顺畅 ",与此前同 Biogen(渤健)的合作状态存在明显差异。

早在 2021 年,诺诚健华就与 Biogen 约定,将奥布替尼在 MS 领域的全球独家权利、除中国以外区域内的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独家权利授予 Biogen。为此,Biogen 支付了 1.25 亿美元首付款,诺诚健华还可获得至多 8.125 亿美元的临床与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百分之十几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彼时奥布替尼正处Ⅱ临床研究,市场一度认为,借助 Biogen 的全球资源,奥布替尼自免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将大幅加速。

但这项合作只维持了约一年半的时间。2023 年 2 月,诺诚健华接到 Biogen 的 " 退货 " 通知,对方宣称,决定为 " 便利 " 而终止此前与公司达成的一笔海外授权协议。市场各方曾猜测,肝损伤副作用可能是 Biogen 终止合作的原因,但诺诚健华官方予以否认并表示,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部分临床搁置和终止合作之间没有联系,就是公告描述的 " 为便利而终止 ",可以视为自由解除,没有理由

BD 失败在行业里并不罕见。据动脉网统计,截至 2025 年 4 月 20 日,在 2020 年完成的 62 起 license-out 交易中,已有 25 起已明确终止合作," 退货率 " 为 40%;2021 年和 2022 年的 " 退货率 " 也在 20% 左右,其中就包括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以及石药集团的 ADC 项目 EO-3021。

当前创新药行业的全球化,已从 "一锤子买卖" 式授权迈向深度协同阶段,NewCo 模式逐渐崭露头角。这是一种由投资基金主导成立新公司,投入资金并组建团队,中国本土药企将药物海外权益授权给新公司的合作模式,本土药企除常规收益外,还可获得新公司部分股权,未来通过新公司上市或被并购实现退出。

诺诚健华身处其中,今年上半年与康诺亚合作开发的一款CD20xCD3 双抗,已通过 NewCo 形式出海。如今,奥布替尼在肿瘤领域的商业化已相对成熟,但在自免这一关键第二曲线上,海外市场拓展还面临临床设计、医保谈判、渠道铺设等挑战,每一步也都需要专业团队操盘。

诺诚健华通过股权绑定,嫁接 Zenas 的海外临床能力为自身自免管线的全球化铺路。而未来,Zenas 后续管线推进情况及股价走势,也都将考验这场 " 资源换经验 " 合作的最终成效。(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曹倩)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诺诚健华 a股 全球化 资本市场 纳斯达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