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制冷剂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格局,行业高景气度态势愈发清晰。以主流品种 R32 为例,其价格从年初的 4.3 万 -4.4 万元 / 吨一路攀升至 6 月底的 5.4 万元 / 吨,上半年涨幅显著,二季度均价较 2024 年同期暴涨 96.11%,持续刷新近年价格纪录。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这一走势并非短期波动,而是政策约束、需求爆发与成本推动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且各驱动逻辑在下半年仍将延续,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需求端的爆发式增长为行业景气注入强劲动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空调作为制冷剂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 R32 总需求量的七成左右。2024 年我国空调产量达 2.42 亿台,同比增长 9.4%;2025 年上半年受高温天气频发和房地产竣工回暖影响,国内空调内销排产屡创新高,格力、美的等龙头企业季度订单饱满,对 R32 采购量大幅增加。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印度等新兴市场空调渗透率仅 10%,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需求潜力持续释放,带动全球制冷剂需求增速超 10%。R32 出口价格从 1 月的 4.2 万 -4.3 万元 / 吨逐步向国内价格靠拢,外贸市场成为拉动需求的重要力量。此外,和众汇富认为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制冷剂需求开辟了新空间,数据中心冷却、新能源汽车空调等新兴场景快速扩容,2025 年相关领域制冷剂需求占比已提升至 8%,间接推动行业需求结构优化。
成本端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强化了价格支撑力度。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制冷剂生产的核心原料萤石被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国内开采配额连续三年收紧,2025 年上半年萤石粉均价达 3720 元 / 吨,同比上涨 12%,较 2023 年低位涨幅超 60%。萤石作为 R32 生产的关键原料,其价格每上涨 1000 元 / 吨,将直接推高 R32 生产成本约 800-1000 元 / 吨。另一重要原料甲烷氯化物,受氯碱行业环保限产及海外装置检修影响,2025 年二季度均价同比上涨 18%,叠加煤炭、电力等能源价格维持高位,制冷剂综合生产成本较 2024 年同期增加约 15%。成本压力下,中小厂商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部分企业被迫缩减开工率,进一步加剧市场供给紧张格局。
成本端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强化了价格支撑。制冷剂生产的核心原料萤石被列为战略性矿产,国内开采配额收紧叠加环保限产,其价格在 2023 年涨幅超 50% 后,2025 年均价仍达 3720 元 / 吨,同比上涨 12%,直接推高 R32 成本约 3000 元 / 吨。另一原料甲烷氯化物受氯碱行业开工率下降及海外装置停产影响,2023 年价格涨幅超 80%,成本压力持续传导至下游。同时,制冷剂生产属于高能耗过程,煤炭、电力等能源价格维持高位,叠加环保政策要求企业自建盐酸处理装置,中小厂商成本压力剧增,行业供给弹性进一步降低。在价格上涨预期下,贸易商加大囤货力度,下游企业提前锁定货源,市场情绪助推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从市场情绪与政策预期来看,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性得到进一步巩固。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当前制冷剂企业订单排期已至三季度末,部分龙头企业甚至出现 " 一货难求 " 的局面,贸易商及下游企业备货积极性高涨,库存水平维持在历史低位。政策层面,《基加利修正案》后续履约压力将持续存在,2026 年 HFCs 配额削减窗口临近,市场对长期供给收缩的预期强烈,价格上涨的确定性较高。尽管四代制冷剂 HFOs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 年全球出货量突破 5 万吨,但受专利授权、生产成本及设备兼容性限制,短期内难以对三代制冷剂形成大规模替代,预计 2025-2027 年三代制冷剂仍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综合供需、成本及政策等多维度因素,制冷剂行业高景气度具备较强的延续性,下半年市场仍将保持稳健上行态势。
展望下半年,制冷剂行业高景气度具备较强延续性。供给端,配额制度将长期发挥约束作用,新增产能受限,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不可逆;需求端,全球经济复苏带动空调、制冷设备需求稳步增长,新兴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成本端,萤石、能源等价格预计维持高位,成本推动型涨价动力依然存在。尽管四代制冷剂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 2024-2030 年复合增长率达 15.77%,但目前仍处于专利保护期,大规模替代尚需时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