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医护人员正为一位晚期肿瘤患者实施 " 全人关怀 " 式照护:一边用专业工具为晚期肿瘤患者评估疼痛程度、按医嘱精准给予规范药物治疗,有效处理患者疼痛和呼吸困难的症状,一边将盛有舒缓精油的香薰装置放于床头,通过芳香疗法、放松冥想辅助缓解患者焦虑。随即坐在患者身边,耐心倾听患者感受,用叙事护理引导他回顾人生中难忘的片段,帮他梳理未竟的心愿、找寻生命的意义;治疗车旁,准备好的耳穴埋豆贴和五行音乐播放设备,正等待为患者开展温和的中医特色疗护;病房外,医生拿着 " 安心卡 ",与家属轻声沟通患者的临终医疗决策,确保每一项选择都贴合患者本人意愿。这样兼顾躯体症状控制、心理抚慰、人文关怀与家属支持的全方位舒缓疗护手段,正是医院推行安宁疗护服务标准化、人性化的真实写照。
多方联动开展大型义诊科普
四级安宁疗护体系启动首场实践
2025 年世界安宁疗护日(10 月 11 日)前夕,天津市肿瘤医院牵头启动天津市 " 三级—二级—社区—居家 " 四级联动安宁疗护服务试点工作,并举办大型义诊暨健康科普讲座,作为启动后的首场实践项目,旨在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与志愿服务力量,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全程、连续、闭环的照护服务。
此次义诊汇聚了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治疗、中医诊疗、症状管理等多学科专家,以及武清区人民医院、和平区中医医院等试点单位共同参与,展现出四级联动模式下多机构协作的服务能力。活动现场,专家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咨询、开展科普讲座,体现了该模式在实践层面的初步落地。
构建分级协同服务网络
安宁疗护 " 天津模式 " 从蓝图走向现实
四级联动安宁疗护体系构建了 " 三级医院(复杂症状管理、标准制定、人才培训、技术指导、远程服务)—二级医院(区域枢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安宁疗护服务)—居家(延续护理)" 的分级服务网络。通过明确各级机构职能、建立转诊机制、规范服务流程,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下沉。目前,武清区人民医院、和平区中医医院作为区域枢纽已率先开展试点,分别联动辖区内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黑静介绍,作为中华护理学会及天津市护理质控中心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医院率先成立安宁疗护病房,开展安宁疗护规范化服务;牵头制定《天津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涵盖 37 项技术操作规范与病区管理制度;组织全市培训 10 余场,覆盖 700 余人次;培养专科人才 300 余名,辐射全国 8 个省市;与 13 家医疗机构组建安宁疗护联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与远程会诊,为四级网络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持续推进体系规范化建设
实现全市服务优质同质化
基于前期在安宁疗护培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基础,医院安宁疗护专业组计划进一步向全市更多三级、二级医院辐射推广。通过开展系统化培训、远程会诊指导与实地探访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各医疗机构终末期患者照护能力,逐步完善全市范围内的转诊管理机制与服务衔接流程,推动实现安宁疗护服务的规范化、同质化发展。
未来,天津市计划建立安宁疗护全病程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在线转诊、远程会诊等功能,逐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 " 天津模式 ",为全国安宁疗护事业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依托系统化、标准化、人性化的服务体系建设,天津正逐步实现 " 人人享有 " 安宁疗护的承诺,为生命末期的患者与家庭传递更多温暖与尊严。(通讯员 杨子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