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10 月 10 日,我们迎来了第33 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全国宣传主题确定为 "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这一主题旨在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
隐藏的健康危机:精神卫生现状不容乐观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全球约有4.5 亿人正遭受精神健康障碍的困扰。然而,在大多数国家,只有不到 2% 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领域。更令人警醒的是,每 40 秒就有一人死于自杀,这一数字凸显了精神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身心健康,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高于一般人的 50 倍;在死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约 13% 死于自杀。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小编不禁都感到有一些可怕,今天就带领大家正确的认识一下精神健康,回顾相关老师们的内容。
什么是真正的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不仅是没有精神疾病,更是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作出贡献。
真正的精神健康体现在:有适度的安全感和自尊心,能够适度自我批评,具有适度的主动性,理智客观,能适度接受个人需要并满足,有自知之明,保持人格完整和谐,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诊断抑郁症的痛点》
刘破资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副院长 精神卫生科主任
你最近是否情绪低落?时常感到无助和无望;思维变得迟缓,记忆力衰退,感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 "?也许,你已经中了 " 抑郁 " 的招儿了。
《重度抑郁症的康复和重生之旅》
韩于
幸福心学生命成长中心联合发起人
她曾经是一个空洞的存在,对生活中的一切美好都无法感受,传统的医学和心理治疗都无法给她带来希望。最终,她选择了一条源自中华文化生命智慧的道路。她的重度抑郁症得到了奇迹般的康复和重生,她的经历将给所有同样痛苦的人带来希望和光明。
《妈妈的安全感影响三代人》
林紫
林紫心理机构 创始人
上海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
孩子的安全感,与母亲息息相关。母亲如果缺乏安全感,就会影响三代人,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定要从关爱妈妈开始。
《从 " 攻克问题 " 到 " 发现优势 " 的思维转变》
李坤梅
精神健康社工
心声公益秘书长
她用七年时间在医院和社区陪伴精神疾病的患者,她说,疾病不能代表患者的全部,当我们接受了 " 不能做什么 " 或 " 不能成就什么 " 的时候,我们却开始发现自己 " 可以做什么 " 以及 " 可以成就什么 "。
" 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从理念到现实
今年主题 " 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 强调服务可及性和社会包容性。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正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巡讲,组织临床专业能力强、科普宣讲经验丰富的专家,面向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开展线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同时,精神心理义诊活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援助,以及精神障碍健康教育、用药康复指导等服务。这些举措旨在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公众采取科学方式应对心理问题。
共建心理健康社会,你我同行
维护精神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个人层面,我们可以从 " 接受自己 " 开始做起。每个人一定要爱自己,对自己排斥常常会导致过度的愧疚、羞耻和忧郁。相信自己的能力,珍惜自己的独特性。
从社会层面,我们需要加大对精神卫生的投入,减少对精神疾病的歧视,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及时、可负担的治疗和关怀。让我们共同努力,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唯有同心,才能健心;唯有共建,才能共享。让我们携手推动 " 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 这一目标的实现,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温暖的社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