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发表在《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的文章指出,茉莉花茶提取物可以通过调节微生物 - 肠 - 脑轴预防抑郁样行为。
图源:sciencedirect
茉莉花茶抗抑郁的新研究
该研究使用了由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诱发的抑郁症大鼠模型来研究茉莉花茶提取物对抑郁症相关症状的影响。行为评估、炎症标志物分析、海马组织学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测定表明,茉莉花茶提取物可缓解抑郁行为、减少脑组织损伤并恢复 CUMS 暴露大鼠的认知功能。茉莉花茶提取物还显著降低了肠道促炎细胞因子(IL-1 β、IL-6 和 TNF- α)的水平,并调节了氧化应激标志物(MDA、 SOD 和 CAT),表明其在维护肠道完整性方面发挥了作用。此外,茉莉花茶提取物还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有利于有益菌繁殖,同时减少了潜在有害菌的数量。同时,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茉莉花茶提取物影响涉及色氨酸、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的关键代谢途径,有助于恢复抑郁大鼠各个组织(粪便、结肠、血清和大脑皮层)的代谢平衡。这些发现表明,茉莉花茶提取物可以通过调节微生物 - 肠 - 脑轴来缓解抑郁症,凸显了其作为抑郁症管理饮食干预的潜力。
甜美清香的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最早产于中国,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窨制工艺始于南宋,并在明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茉莉花茶茶胚一般为绿茶,成品将茉莉花去除,所以茉莉花茶既有绿茶的香气也有茉莉花的香气。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由于茉莉花的芬芳和细腻的口感,这种混合茶已广受欢迎,开始成为世界闻名的花茶,并且是首批通过西行商船从中国出口的调味茶之一。也成为一种快速流通的贸易商品。
茉莉花茶清淡爽口,带有一丝自然的芳香。这种独特的混合茶是在特定条件下,用芬芳的茉莉花为茶叶加香,使茶汤的香气和口感达到完美的融合。其中茉莉花绿茶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但茉莉花也可以添加到红茶、白茶和乌龙茶中。虽然茉莉花茶在中国各地以及日本都有生产,但最负盛名、品质最高的茉莉花茶产自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
图源:pixabay
茉莉花茶抗抑郁的其他机制研究
抑郁症的统一理论,有时也称为抑郁症的整合理论,强调了抑郁症病理所涉及的神经生物学系统之间的互联性,包括炎症、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HPA)轴活动、神经发生 / 神经可塑性以及单胺能系统(包括肠 - 脑轴)。所以,除了文章中提到茉莉花茶对人体肠 - 脑轴的调节作用外,茉莉花茶还有其他与抑郁症相关的作用机制。
1)茉莉花香气可激活副交感神经
传统茉莉花茶以其甜美、淡淡的香气以及花香与细嫩茶叶之间微妙的平衡而备受推崇。2003 年日本学者研究了大众对茉莉花茶香气的不同偏好,从而产生的不同自主神经反应。实验将八名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喜欢茉莉花茶气味,一组不喜欢。测试了高强度和低强度的茉莉花茶气味。低强度气味是将高强度气味测试中使用的茉莉花茶稀释 20 倍而产生的。低强度气味使喜欢组和不喜欢组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高强度气味使喜欢组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同时使不喜欢组的交感神经活动也增加。茉莉花茶的基本成分绿茶的气味没有产生与茉莉花茶气味类似的效果。这些结果表明,茉莉花茶的气味激活了副交感神经,而强度更高的气味会激活那些不喜欢这种气味的受试者的交感神经。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PSNS)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调节你的自动身体功能,例如心率、新陈代谢和体温。
PSNS 的作用是减缓身体速度,帮助放松并重新平衡,尤其是在受到任何刺激之后。当人体感到心率开始减慢,或者在受到惊吓或压力后肌肉紧张感消失时,这就是 PSNS 在发挥作用。因次,减轻生活中压力和焦虑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激活人体的副交感神经。
2)茉莉花茶与炎症
茉莉花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芳樟醇,其抗炎活性已得到充分证实。多项研究通过体外和体内模型描述了这种活性。体外研究表明,芳樟醇可以预防和恢复由 LPS 和类胰蛋白酶联合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另一项体内研究表明,芳樟醇可减轻小鼠肺部炎症,加剧卵清蛋白诱导的粘液生成,并抑制炎症细胞和分子的募集。还有研究表明,口服芳樟醇可通过抑制 NF- κ B 和抑制 Toll 样受体 4 通路信号分子的表达来预防内毒素诱导的全身炎症。
另外,2019 年曾报道从茉莉花茎中分离得到 4 个新的倍半萜化合物,包括 3 个降肉桂烷型倍半萜化合物,1 个亚甲基双萜烯型倍半萜化合物。使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 RAW264.7 评估了分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这几个化合物对 RAW264.7 细胞中 LPS 诱导的一氧化氮(NO)产生表现出中度抑制作用。
3)茉莉花茶与 HPA 轴
茉莉花茶中还含有 L- 茶氨酸。最近的一项研究给 ICR 小鼠腹腔注射 L- 茶氨酸(20 mg/kg),连续 7 天,然后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以诱导炎症应激反应。LPS 处理导致循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显著增加,而 L- 茶氨酸预处理可显著减弱这种反应。另一项类似的实验,测试了 L- 茶氨酸对 HPA 活性的影响,先前的体内实验已证明它可以激活 HPA 活性并提高 CORT 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补充 L- 茶氨酸可显著降低升高的血浆 ACTH 和 CORT 水平,从而使热应激引起的 HPA 轴过度活跃恢复正常。
图源:Fortnum & Mason/woolworths
https://www.teatulia.com/tea-varieties/what-is-jasmine-tea.htm
https://www.polar.com/blog/parasympathetic-nervous-system/?srsltid=AfmBOop43z-GEFlMir2g45qVYQLbKKhnZaxkekrE_J5vUwH0081G0RNf
Jiaxin Zhou,Yiqiao Zhao,Yilong Li,et al. Jasmine tea extract prevents CUMS-induce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through the modulation of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2025.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116214.
Naohiko INOUE,Kyoko KURODA,Akio SUGIMOTO,et al. Autonomic Nervous Responses According to Preference for the Odor of Jasmine Tea. 2003.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67 ( 6 ) ;1206-1214,
Yangbo Zhang,Yong Lin,Yifan Xiong,et al. An Analysis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 Combined with Metabolomic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How Jasmine Tea Improves Depression in CUMS-Treated Rats.Foods 2024, 13 ( 16 ) , 2636.
Dylan O ’ Neill Rothenberg,Lingyun Zhang.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nti-Depressive Effects of Regular Tea Consumption. 2019. Nutrients. 11 ( 6 ) , 1361.
Ye Lu,Zhu-Zhen Han,Cheng-Gang Zhang,et al. Four new sesquiterpenoids with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from the stems of Jasminum officinale. 2019. Fitoterapia. 135:22-26.
É verton Renan Quaresma dos Santos,Jos é Guilherme S Maia,En é as Andrade Fontes-J ú nior,et al. Linalool as a Therapeutic and Medicinal Tool in Depression Treatment: A Review. 2022. Curr Neuropharmacol. 220 ( 6 ) :1073-1092.
Ye Lu,Zhu-Zhen Han,Cheng-Gang Zhang,et al. Four new sesquiterpenoids with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from the stems of Jasminum officinale. 2019. Fitoterapia. 135:22-26.
头图地址:https://pixabay.com/photos/gr%C3%BCner-tee-tee-teekanne-japan-7807229/
延伸阅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