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财经 前天
东鹏特饮冲刺港股,谁与“广东富豪”共享资本盛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东鹏特饮布局 "A+H"。

作者 | 刘俊群‍‍‍‍

编辑丨刘钦文

来源 | 野马财经

这是野马财经的第 4873 篇原创

本文约 3500 字,阅读时长约 12 分钟

" 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这句广告语曾风靡大街小巷,搭配醒目的黄瓶包装,成为许多人开车、运动、工作时的不二之选。一瓶下肚,仿佛瞬间 " 满血复活 ",东鹏特饮也因此被称为功能饮料界的 " 原地续命神器 "。

近日,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5499.SH,下称 " 东鹏饮料 ")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谋求 "A+H" 双平台布局。这是继今年 4 月首次递表失效后,公司二次向港股市场发起冲击。

自 2021 年登陆 A 股以来,东鹏饮料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截至 2025 年 10 月 10 日,公司股价报收于 311.68 元 / 股,市值达 1620.8 亿元。

图源:罐头图库‍‍‍‍‍‍‍‍‍‍‍

伴随市值攀升,一场围绕东鹏饮料的资本盛宴早已拉开帷幕。2023 年限售股解禁后,包括鲲鹏投资、君正投资在内的多名股东及董监高启动减持;而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实施的 66 亿元现金分红,也为大股东带来可观回报。以实控人林木勤为例,其通过分红就已获得约 32.83 亿元。

如今,随着东鹏饮料二度闯关港股,鲲鹏投资、君正投资等有望与林氏家族一同再享资本盛宴。

年入百亿、市值千亿

" 饮料之王 " 赴港

提起功能饮料,你会想到什么?多数人会脱口而出 " 红牛 ",除了这位长年霸榜的 " 一哥 ",还有一家被调侃为 " 千年老二 " 的品牌——东鹏饮料。

东鹏饮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87 年,作为深圳市的老字号饮料生产企业,它经历了 30 多年的沉淀,如今已成为国内功能性饮料的龙头企业。

这一切,离不开其掌舵人林木勤。林木勤 1964 年出生在广东汕尾的一个普通渔民家庭,1988 年,他跳槽到了深圳奥林天然饮料公司——这家企业正是 " 功能性饮料 " 红牛在中国的代工厂。从基层起步,他在生产、采购、销售等多个岗位历练,最终升任厂长。九年的沉淀,为他日后创业埋下了伏笔。

1997 年,他跳槽到深圳市豆奶饮料厂(东鹏饮料前身),担任副总经理,负责销售工作。这家创立于 1987 年的国企,主营豆奶和凉茶。

图源:罐头图库

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的豆奶粉逐渐失去竞争力,公司面临生存危机。

为了挽救企业,林木勤尝试复刻红牛的模式,于 1998 年推出 " 东鹏特饮 "。2003 年,豆奶饮料厂已濒临破产,林木勤与 20 名员工筹集 253.66 万元收购了公司股权,将企业民营化。林木勤也成为了豆奶饮料厂的实际控制人,占股 58.04%。

2009 年,他重推东鹏特饮。他将东鹏特饮定位为 " 平价能量饮料 ",主打 2-3 元的定价,仅为红牛的一半,精准抓住了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同时,公司采用 PET 塑料瓶代替红牛的金属罐,并加上防尘盖设计,既降低成本又提升了使用体验。

图源:罐头图库

2013 年,红牛更换广告语,放弃了经典的 " 困了累了喝红牛 ",林木勤则启用 " 累了困了,东鹏特饮 " 作为新广告语,并邀请谢霆锋代言,强化品牌记忆点。

更大的机会出现在 2016 年。红牛因授权与商标问题陷入内斗,而东鹏饮料趁机扩大市场份额。到 2019 年,东鹏饮料的销售额从 6000 万狂飙至 21 亿元。

2021 年,东鹏饮料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 " 功能饮料第一股 "。上市后风头一时无两。

公司股价从 2021 年 5 月 27 日的发行价 46.27 元 / 股,一路飙升至 2021 年 7 月的 207 元 / 股,翻了 4 倍多。2024 年全年,东鹏饮料股价涨幅接近 80%,远超其他饮料股,堪称 " 饮料之王 "。进入 2025 年,1 月 10 日公司股价达到历史高点 278.49 元 / 股,截至 2025 年 10 月 10 日收盘,股价报收于 311.68 元 / 股,市值达 1620.8 亿元。

图源:wind 截图‍‍‍‍

不过,东鹏饮料并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早在 2022 年就曾计划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全球存托凭证,试图打开国际市场。虽然计划因上市要求收紧而搁浅,但如今的东鹏饮料又瞄准了港股市场。

在业绩方面,东鹏饮料同样表现亮眼。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8.3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12.57 亿元增长 40.62%;净利润达 33.64 亿元,同比增长 63%。

进入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营收达到 107.37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78.73 亿元增长 36.37%;净利润为 23.75 亿元,同比增长 37.22%。

图源:罐头图库

分产品看,东鹏饮料的核心武器是 " 东鹏特饮 " 系列产品,从 2 元一瓶的 250ml 金砖到 5 元一瓶的 500ml 金瓶,公司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覆盖各个消费场景。2024 年,单是能量饮料就为公司贡献营收 133.03 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 84%。

据 "弗若斯特沙利文" 报告显示,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按销量计,东鹏饮料自 2021 年起连续 4 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 2021 年的 15% 增长至 2024 年的 26.3%。其中,核心单品 "东鹏特饮"500ml 瓶装,其零售额在 2024 年中国软饮料市场中位列第二。

然而,东鹏饮料显然不满足于现状。单品依赖虽然造就了辉煌,但也像一把双刃剑。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可能带来两方面隐患:一是削弱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二是限制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长期发展。

图源:《招股书》

于是,公司开始拓展 " 第二增长曲线 "。  从 2022 年起,公司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包括电解质饮料 " 东鹏补水啦 "、咖啡风味饮料 " 东鹏大咖 "、酒精饮料 "VIVI 鸡尾酒 "、以及茶饮料 " 鹏友上茶 " 等。

公司的产品多元化战略已见成效,其他饮料业务营收占比从 2022 年的 3.3% 一路提升至 2024 年的 6.5%。

其中,运动饮料 " 东鹏补水啦 " 于 2023 年被划入功能饮料板块,此后,该产品增势迅猛,年营收从 2023 年的 3.93 亿元跃升至 2024 年的 14.95 亿元,占比从 3.5% 提升至 9.4%。到 2025 年上半年,其占比已高达 13.9%,超过了其他所有饮料品类的占比之和(8.2%),确立了其第二大单品地位。

图源:《招股书》

公司的产品多元化战略已见成效,其他饮料业务营收占比从 2022 年的 3.3% 一路提升至 2024 年的 6.5%。增长的关键动力来源于运动饮料 " 东鹏补水啦 ",其于 2023 年被划入功能饮料板块是一个标志性节点。此后,该产品增势迅猛,年营收从 3.93 亿元跃升至 14.95 亿元,占比从 3.5% 提升至 9.4%。到 2025 年上半年,其占比已高达 13.9%,超过了其他所有饮料品类的占比之和(8.2%),确立了其第二大单品地位。

公司的产品多元化战略已见成效,其他饮料业务营收占比从 2022 年的 3.3% 一路提升至 2024 年的 6.5%。增长的关键动力来源于运动饮料 " 东鹏补水啦 ",其于 2023 年被划入功能饮料板块是一个标志性节点。此后,该产品增势迅猛,年营收从 3.93 亿元跃升至 14.95 亿元,占比从 3.5% 提升至 9.4%。到 2025 年上半年,其占比已高达 13.9%,超过了其他所有饮料品类的占比之和(8.2%),确立了其第二大单品地位。公司的产品多元化战略已见成效,其他饮料业务营收占比从 2022 年的 3.3% 一路提升至 2024 年的 6.5%。增长的关键动力来源于运动饮料 " 东鹏补水啦 ",其于 2023 年被划入功能饮料板块是一个标志性节点。此后,该产品增势迅猛,年营收从 3.93 亿元跃升至 14.95 亿元,占比从 3.5% 提升至 9.4%。到 2025 年上半年,其占比已高达 13.9%,超过了其他所有饮料品类的占比之和(8.2%),确立了其第二大单品地位。

‍‍‍‍

新品 " 东鹏补水啦 " 也主打极致性价比。据 " 中邮证券研究所 " 报告显示,相较于 " 竞品 " 宝矿力和外星人 10 元 /L 的定价,以及尖叫、佳得乐等品牌 8 元 /L 以上的价格," 补水啦 " 以 7.21 元 /L 杀入市场,显著低于竞品。同时,凭借强大的研发和渠道能力,东鹏将其精准布局于健身房、体育馆等运动补水场景,增长势头迅猛。

产品被吐槽 " 糖分刺客 "" 难兑奖 "

东鹏饮料、以及 " 第二增长曲线 " ——电解质饮料 " 补水啦 " 增长背后,是东鹏饮料在营销上的重金投入。

公司通过平面广告、电梯屏、公交车身以及影视剧植入等全方位推广,突出 " 快速补充电解质 " 功能,同时与青年演员于适合作宣传代言。

此外,东鹏饮料还与国家级电视台和地方卫视合作,高频播放 " 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 的广告语。公司还利用梯媒投放、地铁包站和亚运会赞助等方式,强化 " 民族品牌 " 形象,并连续两年赞助王者荣耀职业联赛与 RNG 战队,深度覆盖多个消费场景。

图源:罐头图库

然而,这种高密度的推广导致公司销售费用不断攀升。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销及销售费用累计 77.68 亿元。

具体看,2022 至 2024 年,公司经销及销售费用由 14.49 亿元攀升至 26.81 亿元,不过占总营收的比例则从 17.1% 微降至 16.9%。2025 年上半年,该费用为 16.82 亿元,占比已降至 15.7%。

为刺激消费,东鹏饮料推出" 扫码赢红包 "" 一元乐享 "等促销活动。前者是常规的换购模式,如瓶盖内印有 " 一元乐享 ",消费者可凭此瓶盖再向商家支付 1 元换购一瓶新产品。后者则是 " 扫码赢红包 " 活动,驱使消费者在 24 小时之内完成复购。

据新媒体 " 尺度商业 " 报道,通过开瓶有奖方式,东鹏特饮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粘性,还能通过大数据反馈,精准了解到每天实际被消耗的饮料的瓶数,并据此提升产品力、制定渠道政策。

图源:罐头图库

2019 年 11 月,东鹏饮料创始人林木勤曾公开表示," 到现在为止有 1.17 亿个 IP 号扫过我的微信红包 "。

然而,这些活动却引发了大量投诉。截至 2025 年 10 月 10 日,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东鹏饮料的投诉多达1223 条,主要涉及兑奖无效、虚假宣传和复杂的兑奖规则。

对于 " 一元乐享 ",不少消费者投诉中奖瓶盖商户扫码显示无效,或商户直接拒绝兑奖。

消费者反映其规则复杂且存在问题。有用户表示,购买第一瓶中得 4 元红包后,40 分钟内购买第二瓶却发现之前的中奖变为未中奖。

还有消费者在 " 黑猫投诉 " 平台上表示,2024 年 11 月 24 日购买了一瓶东鹏特饮,内盖显示中得 4 元红包。第一瓶中奖后,根据提示需购买第二瓶扫码才能核销 4 元红包。结果第二瓶开盖无奖码,扫码也无法核销,甚至需回到第一瓶的扫码页面重新操作。最终仍提示中奖码已使用,只有再买第三瓶才能核销。用户直指东鹏饮料此举为 " 恶意营销 "。

图源:黑猫投诉

北京商事纠纷领域律师翟天航表示,如果商家未按所公布的奖项宣传去进行兑奖,或兑换数量远少于有奖销售前所承诺的奖品数量、中奖概率,则构成虚假宣传,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欺诈。

此外,东鹏特饮还被指是 " 糖分刺客 "。2024 年 9 月 2 日,《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 12 款功能饮料,检测结果显示,雀巢、日加满牌、魔爪 3 款饮料属于 " 低糖 ";力保健、东鹏特饮、红牛等 8 款均属 " 高糖 "。

其中含糖量最高的是东鹏特饮,每瓶(500mL)含糖量最高(66.5g),喝一瓶相当于摄入 14.6 颗方糖(每颗方糖以 4.54g 糖计),被网友贴上 " 糖分刺客 " 标签。

对此,东鹏特饮回复称:" 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价和批准,同时,我司产品标签中明确,建议每日一瓶。"

但根据 " 中国营养学会 " 的研究数据建议,我国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在 25g 以内,最高不要超过 50g。

图源:罐头图库

与此同时,东鹏特饮的牛磺酸含量也明显低于主要竞争对手。作为抗疲劳的关键成分,牛磺酸是功能饮料的核心之一,但东鹏每 100g 仅含 53.2mg,不到红牛的三分之一。

对于牛磺酸含量较低的问题,东鹏饮料回复表示:" 东鹏特饮维生素功能饮料产品技术要求中,牛磺酸含量要求为 40-60mg/100mL,我司产品在生产过程监控、出厂检验、送外部第三方法定检验机构检验中,牛磺酸含量均符合国家保健食品技术要求。"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东鹏饮料通过高强度广告和复杂促销迅速抢占市场,但在健康属性和营销方式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谁与林氏家族共享资本盛宴?

伴随着公司市值攀升,东鹏饮料背后的林氏家族也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

图源:罐头图库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股东包括林木勤、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林木港、林戴钦、鲲鹏投资、庄建恩与林煜鹏,持股比例分别为 49.74%、9.9%、5.22%、5.22%、5.06%、5.06% 及 5.06%。此外,蔡运生、陈海明及加华资本旗下的君正投资分别持股 1.91%、1% 与 1%。

值得关注的是股东之间紧密的亲缘关系:林木勤与林木港为兄弟,林戴钦为林木勤侄子,鲲鹏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林煜鹏则为林木勤之子。鲲鹏投资的有限合伙人陈焕明与股东陈海明,均为林木勤妻子陈惠玲的兄弟。

2023 年 5 月 27 日,东鹏饮料迎来大规模限售股解禁。仅仅三天后,包括鲲鹏投资、蔡运生等在内的 13 名股东及董监高便公布减持计划,拟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方式,在 2023 年 6 月 20 日至 12 月 17 日期间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8.94%。

据新媒体 " 向善财经 " 统计,若以 2023 年 5 月 30 日收盘价 119.29 元 / 股估算,林木勤家族此次减持可套现约 44.45 亿元。而由于实际减持起始日 6 月 20 日的股价已升至 132.32 元 / 股,高于参考价,实际套现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图源:wind

股东减持的步伐此后仍在延续。

2025 年 2 月,鲲鹏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 716.9 万股,按 2025 年 10 月 10 日的股价计算,预计套现约 22 亿元。与此同时,原第一大股东君正投资自 2022 年起多次减持,累计套现约 33.71 亿元,其公开说明原因为 " 自身资金需求 "。蔡运生、陈海明、陈义敏等其他股东也先后减持,分别套现约 1707 万元、2161 万元和 457 万元。

除减持获利外,东鹏饮料也通过持续分红回馈股东。据 Wind 数据,公司自 2021 年上市以来累计实施 7 次现金分红,总额达 66 亿元。按林木勤的持股比例估算,其在四年间通过分红获得约 32.83 亿元。

图源:wind

继 A 股减持后,东鹏饮料继而寻求港股上市,据 "IPO 聚焦 " 报道称,此次公司计划募资约 1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1.23 亿元),主要投向海外扩张与研发。

伴随公司市值增长与多轮资本运作,林木勤家族财富显著提升。在《2024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林木勤及家族以 6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90 亿元)财富上榜,成为新一代 " 广东汕尾首富 "。

若此番港股上市顺利,林氏家族与鲲鹏投资、君正投资等机构有望迎来新一轮的资本盛宴。

你喝过东鹏特饮吗?口感如何?评论区聊聊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东鹏特饮 东鹏 港股 红牛 广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