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媒汇 10-10
东莞证券半年被警告两次,更惨的是IPO收入为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当东莞国资收购东莞证券 20% 股权在 2025 年 6 月获得证监会核准之时,这场耗时 10 个月的股权交割终于尘埃落定。此次交易让东莞证券的国资持股比例飙升至 75.4%,也为这家 IPO 长跑 10 年的券商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除去东莞国资委实现绝对控股之外,和 3 月末的招股说明书相比,东莞证券近日更新的招股说明书还暴露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这家正处于 IPO 阶段的券商,2025 年上半年被监管部门两次口头警告,分别涉及投行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二是上半年东莞证券的 IPO 收入为 0。

随着股权结构障碍的扫除,东莞证券筹划已久的 IPO 似乎迎来新的转机,但两次口头警告暴露的合规问题又写下了耐人寻味的注脚,这是留给新任董事长陈照星、新任总裁杨阳的一个难题。

半年被监管口头警告两次

广东珠海,数码喷印墨水供应商珠海天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天威新材 ")的 IPO,在今年 6 月被北交所宣布终止审核,同时还引出了保荐机构——东莞证券一个 IPO 项目的失败以及一个口头警告。

此次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北交所的一则监管信息,揭开了东莞证券投行业务的合规内控问题。

在天威新材的北交所上市项目中,东莞证券及保荐代表人何庆剑、袁炜被指存在 " 三方面核查不充分 " 问题,分别是申报文件信息披露、内控制度执行、收入真实准确性均未达标。

因此,北交所在 5 月 20 日对东莞证券及何庆剑、袁炜采取口头警示,并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实际上,由于在天威新材的保荐过程中 " 内控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 ",证监会已于 2022 年 9 月对东莞证券 " 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并要求其 " 加强对投资银行业务的内控管理,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 ";同时对东莞证券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裁郜泽民、投行业务质控负责人潘云松分别出具警示函或监管谈话。

这并非偶然失误。

一般来说,券商的投行项目需建立以 " 项目组—质控—内核 " 为主的 " 三道防线 " 基本架构,但东莞证券的投行合规内控缺陷 " 早有前科 "。例如作为泉为科技的 IPO 保荐机构,东莞证券在持续督导履职过程中,存在 " 未对上市公司大额资金往来交易真实性审慎核查、未按规定完整填报 2019 年度现场检查报告 " 的违规行为,因此在 2024 年 5 月被广东证监局采取警示函措施。

图片来源于中国证监会官网

除去投行业务以外,东莞证券此次更新的招股说明书,还透露了另一次涉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口头警告。

2024 年 12 月、2025 年 1 月,东莞证券因重点监控账户发生异常交易行为,分别被上交所实施监管工作函和谈话提醒的工作措施。这背后是东莞证券的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工作存在缺漏——根据相关规定,券商需对重点客户账户实行 " 实时监控 + 动态评估 ",但东莞证券显然未能落实。

因此,上交所在 2025 年 6 月 16 日向东莞证券出具《口头警示通知》;同时,东莞证券的合规总监、财富管理条线分管高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业务人员,也在 6 月 17 日接受了上交所的警示谈话。

面对接连两次口头警告,正处于 IPO 进程中的东莞证券在招股说明书中反复强调 " 不属于行政处罚 "" 未违反《首发注册管理办法》",但在监管趋严背景下,东莞证券的 " 轻描淡写 ",恰恰暴露了对合规内控风险的漠视。

东莞国资实现绝对控股

东莞证券的内控合规问题,能否在国资股东实现控股之后得到解决呢?

根据最新的招股书披露的信息,东莞市国资委成为东莞证券的实际控制人。

天眼查信息显示,东莞证券成立于 1997 年 6 月 9 日,注册资本 15 亿元,法定代表人是陈照星,他亦是东莞证券的董事长。

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在成立之初,东莞证券的股东方主要有三家,分别由东莞市金源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 " 金源实业 ")持股 70%、东莞市城信电脑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持股 25%、东莞市金银珠宝实业公司持股 5%。

2014 年 10 月改制为股份公司之后,东莞证券的股权结构变更为广东锦龙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锦龙股份 ")持股 40%、东莞市财信发展有限公司持股 20%、东莞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20%、金源实业持股 15.40%、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持股 4.60%。

图片来源于东莞证券招股说明书

2015 年 6 月,东莞证券启动上市计划,并报送了招股书。

尽管锦龙股份是东莞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但是并没有形成实际控制,东莞国资系统依旧持有东莞证券较高比例股权。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被认为是阻碍东莞证券上市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加速上市进程,2024 年 8 月,东莞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东莞投控集团 ")、东莞控股组成的联合体,与锦龙股份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合计受让锦龙股份持有的东莞证券 20% 股权,交易价格为 22.72 亿元。

2025 年 6 月 26 日,证监会对上述股权转让出具了核准批复,意味着东莞证券 20% 的股份完成交割。

至此,东莞证券的股权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东莞国资系统的持股比例从之前的 55.4% 跃升至 75.4%,东莞市国资委正式实现对东莞证券的绝对控股。

图片来源于东莞证券招股说明书

稳定的股权结构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心,也为东莞证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高管层面显现—— 2025 年 8 月,根据东莞市国资委相关通知,东莞投控集团董事长陈照星出任东莞证券董事长,叶庆祥任公司董事,张庆文董事长职务自然免除,麦林善董事职务自然免除。

此前的 2025 年 2 月,前招商资管总裁杨阳被聘为东莞证券新一任总裁。

随着东莞市国资委成为绝对控股股东,东莞证券在资源整合、战略协同等方面能否获得更多的支持呢?10 月 9 日,源媒汇致函东莞证券,截至发稿未能得到回复。

上半年 IPO 收入为 0 元

自 2015 年启动上市计划以来,东莞证券的上市之路已走过 10 年。此次更新招股书后,东莞证券的 IPO 仍停留在 " 已受理 " 阶段。此外,公司 2025 年上半年的 IPO 业务更是 " 惨不忍睹 "。

最新的招股书披露了东莞证券 2025 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营收为 14.4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4.88 亿元,同时预计 1-9 月营收为 23.44 亿 -25.91 亿元,同比增长 44.93%-60.18%;归母净利润为 8.62 亿 -9.53 亿元,同比增长 77.77%-96.48%。

如果拉长时间线,2022 年至 2024 年,东莞证券的营收分别为 22.99 亿元、21.55 亿元、27.5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91 亿元、6.35 亿元、9.23 亿元。

从业务结构来看,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始终是东莞证券主要的收入来源,2022 年至 2024 年分别为 10.41 亿元、9.46 亿元、12.19 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 45.28%、43.90%、44.28%;2025 上半年这一数据为 7.45 亿元,占营收比例为 51.49%,这意味着东莞证券有一半以上的营收需要经纪业务来贡献。

图片来源于东莞证券招股说明书

在券商纷纷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当下,东莞证券反而加大了对经纪业务佣金收入的依赖,与此同时公司的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均呈现同比下滑。

2025 年上半年,东莞证券的投行业务净收入仅为 0.54 亿元,其中 IPO、再融资保荐承销收入均为 0 元,而 2022 年至 2024 年的投行业务净收入分别为 2.65 亿元、1.99 亿元、2.05 亿元。

图片来源于东莞证券招股说明书

" 上半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3371.93 万元,主要系受市场股权融资阶段性收紧,IPO 项目数量及募资规模减小,导致 IPO 业务收入下降 2970.5 万元 " 东莞证券如是解释。

面对投行收入 " 归零 " 的窘境,东莞证券在招股书中列出 "5 家 IPO 保荐 +12 家债券承销 " 的储备清单,但 5 家 IPO 项目均未披露具体进展。

2025 年 2 月上任的东莞证券总裁杨阳,被寄予 " 救火队长 " 的厚望,但是这位出身招商资管的高管更擅长资管业务,而非投行业务。

东莞证券若不能在投行团队建设、内控体系完善上拿出真动作,即便有国资加持,恐怕也难改经纪业务 " 靠天吃饭 " 的本质。而这场由国资主导的 IPO,或许只是又一场漫长等待的开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东莞证券 ipo 北交所 券商 东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