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能源行业观察
一位插混 MPV(插电式混合动力 MPV)车主在充电时心生感慨,并发布在社交平台:" 买混动车,原来想摆脱续航焦虑,结果却陷入了充电焦虑。" 这番感慨引发了共鸣,道出了不少混动车主的心声。
传统插混 MPV 的电池容量大多在 20-40 度之间,纯电续航普遍在 100-200 公里范围,三天一充成为车主的日常功课。冬季续航打折、充电排队尴尬、馈电油耗飙升——这些痛点让许多混动车主陷入了 " 既加油又充电 " 的麻烦境地。
图 / 三款插混车型对比
汽车平台调研数据显示,73% 的插混 MPV 用户对充电频率和续航表现不满意。插混 MPV 市场出现了奇怪的现象:销量持续增长,用户满意度却徘徊不前。
不过,随着插混 MPV 进入 " 大电池时代 ",这场由电池技术引领的变革,正在悄然改写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
1. 困局:插混 MPV=" 伪新能源 "?
北京的张先生去年购买的插混 MPV,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表示纯电续航可达 120 公里," 市区用电、长途用油 " 的美好承诺让他心动不已。
然而现实是,冬季开空调后续航直接缩水至 80 公里,每天通勤 50 公里,两天就得充一次电。" 买混动本想省心,结果却成了充电站的常客。"
这样的故事在插混 MPV 车主中比比皆是。2025 年,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依然火爆,但越来越多的车主发现,省油并不等同于省心。可油可电的设计初衷,反而带来了油电双方面的焦虑。
在商务接待场景中,一款畅销混动 MPV 的纯电续航标称 200 公里,但实际使用中,续航打折成为常态。更尴尬的是,在重要的客户接待途中,车辆因电量不足自动启动发动机,破坏了本该静谧优雅的乘车环境。
家庭用户的困扰同样明显。尽管低使用成本被广泛宣传,但频繁充电打乱了家庭出行节奏。周末郊游规划首先要考虑充电桩位置,节假日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更是让全家陷入等待的焦灼。
随着天气转凉,冬季续航打折成为插混 MPV 的致命伤。根据 2025 年冬季测试数据,多数插混 MPV 在低温环境下续航达成率仅 70% 左右,超过 30% 的续航损失让用户难以信赖车辆的纯电续航表现。
充电排队时的尴尬处境更是让车主倍感焦虑。特别是在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资源紧张时,纯电续航仅 100 公里左右的插混 MPV 需要频繁充电。重要的是,多数插混 MPV 仍采用 400V 平台,充电功率低下,40 度的电池要充满也需要 1 小时左右,不仅自己麻烦,还占用公共资源,招致其他车主的不满目光。
毫无疑问,MPV 市场在刚刚过去的 9 月整体遇冷,与插混 MPV 的销量承压直接相关,毕竟插混 MPV 占据了市场的 70% 以上。
图 /2025 年 9 月前三周 MPV 销量 Top10
插混 MPV 市场如何破局?
2. 破局:电池!电池!还是电池!
事实上,插混 MPV 已经找到了出路。当宁德时代等电池巨头将大容量电池技术引入混动领域,插混 MPV 长期存在的痛点终于迎来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2026 款蓝图梦想家带着 62.5kWh 超大电池、5C 超充技术和 800V 高压架构的出现,将插混 MPV 的纯电续航推高至 350km 级别。这一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绝大多数用户可以实现周通勤一充电,彻底摆脱日常通勤的充电烦恼。对比传统插混 MPV 20-40 度的电池容量,新一批大电池车型的容量提升了 50% 以上。
800V 高压平台的普及带来充电效率质变。支持 5C 超充技术的新型插混 MPV,12 分钟即可补能 80%。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休息片刻间完成电量补充,彻底改变了过去插混车型充电慢的痛点。这一充电效率已经接近甚至部分超越了纯电动车型的表现。
图 /2026 款岚图梦想家充电参数
大电池技术不仅解决了充电速度问题,更解决了 " 高速充电不好意思 " 的心理痛点。随着充电速度的大幅提升,混动车主可以像纯电动车主一样,在短时间内完成能量补充,从而真正实现全程 " 电感 " 体验。
极端天气下的性能保障也得益于电池技术的进步。通过智能热管理系统,新一代大电池插混 MPV 在 -10 ℃环境中能将续航达成率提升至 78% 以上,远超传统插混 MPV 在低温环境下仅 68% 的续航表现。北方用户冬季用车不再需要过分担忧续航打折问题。
这种技术突破代表了插混 MPV 从油电混用到纯电为主的转变趋势。大电池配置让用户能够真正以纯电模式完成日常通勤,仅在长途出行时使用燃油,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用车成本。根据测算,搭载大电池的插混 MPV,相比传统小电池车型,每年可为用户节省超过 2000 元的充电成本。
电池安全技术的进步同样令人瞩目。新一代大电池采用多重安全防护设计,电芯失效率低至十亿分之一,远超行业百万分之一的标准。这意味着用户在享受长续航的同时,无需担心安全问题。
这一技术革命不仅体现在电池容量上,更体现在整体能效管理的优化。新一代插混 MPV 通过高压架构降低了能量传输损耗,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优化了电耗表现,使得大电池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 变局:技术竞争 + 场景深耕
大电池技术的突破正在引发整个插混 MPV 行业的连锁反应。多家车企迅速跟进,推出搭载大容量电池的新车型。这些车型普遍搭载 40 度以上电池,CLTC 纯电续航突破 250 公里,真正实现了 " 充电一次通勤一周 " 的使用体验。
图 / 别克 GL8 陆尊搭载 40 度以上电池
产品力对比显示,大电池插混 MPV 正形成全面优势。与传统混动 MPV 相比,新一代产品在电池容量、充电速度、冬季性能等方面都实现了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大电池改变了插混 MPV 的使用逻辑,使其从 " 燃油为主、电力为辅 " 转变为 " 电力为主、燃油为辅 "。
电池技术竞争已从单纯的能量密度转向综合性能。各厂商纷纷推出支持 800V 高压平台、5C 超充技术的车型,充电效率成为新的竞争焦点。电池安全也成为核心竞争力,新一代电池系统通过多重防护设计确保了极高的安全标准。
图 / 岚图追光 L 搭载 5C 超充
空间实用性与底盘操控性能同样因电池技术革新而优化。CTC 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逐渐普及,电池包直接嵌入底盘,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了车内空间。这种设计使新一代插混 MPV 在空间利用率上更具优势。
由电池技术引领的市场格局重构已不可避免。大电池插混 MPV 正成为市场新宠,不仅新势力品牌全力推进,传统车企也在加快转型步伐。合资品牌纷纷推出搭载大电池的插混车型应对市场竞争。
图 / 插混续航前 10 的 MPV
行业发展趋势表明,大电池成为新标准的必然性已经显现,5C 超充、800V 高压平台等关键技术正在加速普及,技术竞争取代价格战的趋势日益明显。当下的 MPV 市场,已从 " 价格竞争 " 转向 " 技术竞争 " 与 " 场景适配 "。消费者对 MPV 的需求呈现三大变化:续航焦虑弱化、智能化溢价、空间多功能化。
随着大电池技术的普及,插混 MPV 的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用户体验大幅提升。在这场重构中,消费者成为最大受益者。根据测算,搭载大电池的插混 MPV,相比传统插混车型,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可降低 30% 以上。
技术竞争取代参数内卷,场景深耕超越配置堆砌,这才是健康市场发展的正确方向。插混 MPV 市场的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随着电池技术与超快充基础设施的加速普及,一场围绕大电池、超快充、真智能的技术竞赛已经全面展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