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升级!
10 月 9 日,商务部发布 2025 年第 61 号公告,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发布 2025 年第 62 号公告,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就本次强化稀土出口管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中指出,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政府愿与各国一道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相关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对于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中方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
稀土管制升级:从 " 物项管制 " 到 " 技术管制 "
本次稀土出口管制的核心变化是从 " 物项管制 " 转向 " 技术管制 "。
根据商务部 2025 年第 62 号公告,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其载体未经许可不得出口。同时,强调其技术及其载体,包括技术相关资料等数据,例如设计图纸、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加工程序、仿真数据等。
更重要的是,公告对 " 出口 " 的定义远超传统贸易范畴,扩展至知识产权许可、投资、交流、赠送、展览、展示、检测、测试、援助、传授、联合研发、受雇或雇佣、咨询等任何方式进行的转移或者提供。
与此同时,商务部发布的第 61 号公告创新性地引入了 " 长臂管辖 " 机制。境外组织和个人在向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含中国稀土成分的物项或使用中国稀土技术前,需获得中国商务部颁发的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件。
今年 4 月,中国政府对中国组织和个人出口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有关稀土技术也早在 2001 年就列入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发言人指出,今年以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有关部门也发现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从中国非法获取稀土技术,生产稀土相关物项并提供给军事等敏感领域用户或者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用途,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潜在威胁,对国际和平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不过,中国的稀土管制并非 " 一刀切 ",而是采取了差别化管控策略。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对于最终用途为紧急医疗、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救助等人道主义救援的出口,将豁免申请许可。他强调,中方愿通过多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促进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相关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
稀土是芯片的重要原材料。第 61 号公告明确,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 14 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 256 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逐案审批。
目前,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地质调查局 2025 年数据显示,全球稀土矿储量约 9000 万吨,中国以 4400 万吨占据 48%;2024 年全球总产量 39 万吨,中国贡献 27 万吨,占比 69%。
更关键的是,中国掌握了 90% 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能实现 99.99% 的纯度提纯,而这一核心技术恰是欧美的 " 短板 "。
目前,欧美对中国稀土精炼能力颇为依赖,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加州帕斯矿开采轻稀土,但 80% 的产量需要中国加工;日本的磁稀土行业从非中国供应商进口大量稀土氧化物,再将材料和组件送往中国进行最终加工。
巧合的是,就在商务部发布关于稀土管制公告的前一天,美国将 16 家中国电子元件分销商列入 " 实体清单 ",试图进一步切断中国获取半导体技术的渠道。10 月 7 日,美国国会众议院 " 中国特设委员会 " 还发布报告,要求全面收紧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涵盖所有制造工具零部件并呼吁盟友协同。
商务部发言人说,此次列管的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中国依法依规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更好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地履行了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中国政府愿与各国一道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相关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对于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中方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
技术 " 护城河 ":中国稀土 " 底气 " 所在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背后真正的支撑点是我国长期以来构筑起来的稀土精炼技术。
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科学家徐光宪创立 " 串级萃取理论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单一稀土元素的高效分离,成本仅为国外的十分之一,此后几十年,中国持续优化工艺,将废水循环利用率提升至 95% 以上,不断提高技术门槛。
进入 21 世纪,中国继续积极发展稀土加工业,已经掌握了最为关键的分离和提纯技术,不仅能将稀土提纯到 99.9999% 的超高纯度,还掌握了钕铁硼永磁体的核心配方与烧结工艺。目前,全球每三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使用中国生产的高性能磁材。
在专利方面,也可看出中国稀土加工精炼技术的 " 日新月异 " 变化。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国《国防》月刊网站消息,中国首次申请国际稀土专利是在 1983 年,而仅仅 14 年后,中国的稀土相关专利总量就超过了美国,也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截至 2018 年 8 月,中国积累的稀土专利申请量已经比美国多出 2.3 万余件。
值得关注的是,自 2011 年至 2018 年,中国每年稀土专利申请量都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申请速度在加快—— 2011 年到 2018 年增加了 250%。
技术优势也筑起了中国稀土的产业优势。如,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作为全球最大稀土矿,依靠梯度萃取技术和实时监测设备,稀土回收利用率从过去的 35% 提升到 92%。江西赣州的创新中心,研发出镧铈合金,能在 800 度高温下保持磁性能,摆脱对镝的依赖,这项技术 2024 年初定型,目前已应用到某些顶级战斗机的发动机上。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 9 日 13 时 29 分,金力永磁(300748)涨 15.16%,九菱科技(920505)涨 18.97%,北方稀土(600111)涨 10%,包钢股份(600010)涨 8.40%,中国稀土(000831)涨 9.97%,大地熊(688077)涨 9.12%。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