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 万活跃用户的绿洲启元,凭低门槛工具与变现扶持跑通商业闭环,为行业释放创富价值。
原创ⓒ新熵 前沿科技组
作者丨思原 编辑丨凤梨
当下年轻人创业与自由职业浪潮中,UGC(用户生成内容)赛道因低启动成本、高创意弹性成为热门选择。有人想借设计类 UGC 拓展稳定副业,有人试图靠短视频 IP 实现流量变现,甚至期待将兴趣转化为核心收入来源。
但这条赛道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存在鸿沟:创作门槛高与流量变现难两大核心困境,让多数参与者陷入创意难落地、落地无回报的僵局。
即便在用户基数超亿的游戏领域,UGC 赛道也未突破上述困局。传统游戏 UGC 平台想要成功,并不是背靠大 DAU 产品,以及上线编辑器工具就能轻松实现的简单命题,而是一项需经年累月打磨的复杂工程。
工具需与时俱进,持续迭代便捷性与可用性,才能适配不同群体的创作需求;创作者需得到心理满足以及实际收益的双重保障;平台也需想方设法让玩家愿意为 UGC 内容停留,才能反哺创作者信心,避免生态只有产出无消费。而当前游戏行业 UGC 平台,恰好深陷这些难题交织的困局。
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和平精英》内置的 UGC 创作平台绿洲启元,公布其第三季度 8 月 9 日当天进入的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 3300 万,在沉淀四年后达到了新的里程碑。
而这个数据不仅是用户规模的证明,更是 " 低门槛创作 + 高潜力变现 " 模式跑通的标志,重构游戏产业生产要素的同时,也为 UGC 赛道的玩家与中小团队开辟了打破困局的第四条路。
双引擎驱动,精准破解 UGC 困局
绿洲启元的成功,本质是抓住了游戏 UGC 的痛点根源:创作门槛拦住了多数创意,流量变现凉透了创作者信心。为此,绿洲启元构建技术引擎与流量商业化引擎,前者解决能不能创作的问题,后者解决创作有没有回报的问题,两大引擎协同发力,形成从创意萌发到商业落地的完整闭环。
技术引擎:让绿洲启元分级工具适配全群体,把 " 人人能创作 " 从口号变为现实。
游戏创作的核心门槛,在于工具与创作者能力不匹配:专业团队嫌传统引擎成本高、迭代慢,普通玩家怕代码复杂、建模难。绿洲启元的解法是按需供给,针对不同群体推出差异化编辑器,既让专业团队能深耕,也让普通玩家能上手。
绿洲启元面向专业团队的 PC 工坊编辑器,是团队降本增效的创业利器。对聚焦工坊板块的中小开发团队而言,传统游戏引擎的高成本,包括授权费、服务器费、复杂代码、陡峭技术曲线等都是很大的障碍。
而 PC 工坊编辑器,则依托《和平精英》成熟技术底座,提供了低成本 + 高自由度的替代方案,既保证开发灵活性,又降低学习门槛;支持高精细度建模、NPC 交互系统、多场景联动、剧情分支编辑等深度功能,能满足策略竞技、社交解谜等复杂玩法开发需求。
多酷游戏的经历,正是中小团队借技术破局的典型。2022 年入局时,团队仅靠几人之力,依托 PC 工坊编辑器,在短时间内就完成首款玩法《魔法角斗场》的开发;三年间,他们累计上线多款玩法,其中《马踏连营》《重生之我是车神》更是成为工坊爆款。在 2025 年上半年,绿洲启元单个玩法的月流水最高突破 500 万;今年最赚钱的绿洲开发者团队前半年的累计收益超过了 500 万,从这些数字足见热门玩法带来的商业化收益已然相当可观。
而面向玩家的共创手机编辑器,则是零门槛的创意转换器。对聚焦共创板块的玩家而言,非专业背景与碎片化时间是主要限制,他们可能是学生、白领、自由职业者,没有代码基础,也没时间学习复杂工具,但有丰富的创意想法。
绿洲启元的共创手机编辑器,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采用低门槛、可视化的玩法或地图编辑,通过场景搭建、玩法设计等形式,无需代码或专业开发能力,通过物件拖拽即可快速实现各种创意。
创作者 " 街边听众 "(ID 名)曾表示 " 工作时间这个跟我的创作基本不是很冲突,除去工作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创作,有的时候灵感来了拦都拦不住,一下班回家就开始自己的创作,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在其中自然而然也不会感觉很累。"
" 刚开始根本搞不懂各个模块要怎么用。但是后来慢慢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研究,一步一步地全部搞懂了。我认识的许多人,比如我弟弟也有用这个编辑器做了许多的图。所以它的上手难度并不高,你只要认真看每一个功能基本上都能搞懂。" 创作者 " 史强吖 "(ID 名)的经历是最好注脚。
而创作者 " 躲猫 8"(ID 名)作为艺术向创作者则表示:" 它的优势可能就是操作界面,比如说三维建模会简单一些。" 正是这些优势让她能够搭建很多自己见过,或脑海中的场景。
这种零门槛设计,不仅让创意摆脱技术束缚,也让绿洲启元的玩法和地图在今年呈爆发式增长,诸如《科目二》《4 人逃离伪人一命速通》等凭借贴近大众兴趣的创意,成为玩家高频体验玩法,甚至登上各平台热搜热榜。这背后,正是共创手机编辑器,为生态注入了多元化的创意活水。
流量商业化引擎:精准扶持 + 多元变现,让创作有回报看得见摸得着。
如果说技术引擎解决了能创作的问题,那么流量商业化引擎则解决了有回报的核心诉求,毕竟没有流量,创意无人看见;没有变现,创作难以持续。绿洲启元针对工坊与共创的不同属性,打造分层流量扶持 + 定制化变现渠道体系,让专业团队有长期收益,让玩家有即时反馈。
绿洲启元的流量优势,在于深度绑定《和平精英》的生态资源,同时联动外部社区,构建端内 + 端外的全链路曝光矩阵,确保不同类型的优质内容都能触达目标用户。
在端内流量层面,平台设置多层级曝光资源:一是核心入口触达,通过和平精英大厅模式广告图、弹窗通知,游戏端内全流量曝光已突破 8000 万;二是专题化运营,在活动中心设置绿洲启元专属板块,结合日常周期性活动;三是玩法大厅推荐,对优质新游给予首屏推荐位,同时通过实时游玩榜单兴趣推荐算法,根据玩家偏好推送内容。
在端外流量层面,绿洲启元还衍生了大量优质二创内容,许多达人博主围绕优质玩法产出玩法解读、挑战演示、体验测评等视频内容,不仅降低玩家认知门槛,更以场景化体验激发参与兴趣。例如史强吖的《全网挑战叶某人偷车》,正是靠作者和玩家 " 通关教学 "" 偷车挑战演示 " 系列视频推广,快速在抖快等平台获得海量曝光,最终实现游玩量的跨越式突破。
这种端内保基础、端外促破圈的流量策略,让优质内容无需额外推广就能获得海量曝光。比如共创玩法《雨漫梧桐》,凭借真实场景还原,通过端内推荐 + 外部生态话题联动备受关注;工坊玩法《吹牛酒馆》则靠玩法大厅首屏推荐长期保持话题性。还有累计破六千万次游玩的《科目二》,曾在小红书、抖音、快手都拿到高位热榜,多个上榜话题合计拿到 4.2 亿播放量。
从这些热门玩法走红的案例里面我们不难发现,它们能实现从小众尝试到 " 全网出圈 " 的突破,核心正是绿洲启元搭建的端内 + 端外全链路曝光矩阵在发挥作用。通过端内大厅推荐、活动专题触达,让玩法快速获得初始玩家基数;再依托端外抖快话题联动、内容扶持,推动玩家自发创作衍生内容;最终借助衍生内容的二次传播,让玩法实现 " 爆火破圈 " 的整个过程,正是全链路曝光矩阵从 0 到 1 激活内容热度的具象体现。
流量之外,变现是留住创作者的关键。绿洲启元根据工坊与共创的开发团队、创作者需求差异,设计差异化变现路径,满足不同需求共创者的价值取向。
对工坊专业团队,绿洲启元侧重长期、稳定的商业收益,提供三大变现渠道:一是商业化分成,玩法接入游戏内购系统,团队可获得流水分成。二是玩法激励金,上线工坊的玩法,可获得官方发放的专项活跃激励奖金。三是玩法征集计划,平台根据赛季主题发起征集,入选团队不仅能获得流量扶持,还能获得额外奖金。这些渠道让中小团队摆脱靠单一项目存活的困境,实现持续盈利。
对于共创手机编辑器创作者,绿洲启元则提供了创作赛事激励,通过奖金 + 荣誉的模式激发创作者热情。同时创作赛事也通过分层体系满足不同等级的作者诉求。
更重要的是个人 IP 成长空间,优质玩法可带动创作者在外部平台积累影响力,创作者 " 哆啦 A 梦丶 YY"(ID 名)开发的《科目二》成为其个人代表作后,短视频平台上不仅有大量针对该地图的玩法攻略、更新分析,他本人围绕地图创作 " 整活实况 "" 联动二创 " 等系列视频也日渐火爆,账号粉丝量从初始的几千增长至 44.1 万。
这种奖金 + 荣誉激励、作者双栖(内容创作 + 玩法创作)扶持、个人 IP 塑造的赋能方式,成为个人创作者持续创作的驱动力之一。
生态繁荣印证成绩:工坊与共创的双向突破
绿洲启元的 3300 万 DAU,并非偶然的流量爆发,而是技术 + 流量双引擎驱动下,工坊与共创板块双向繁荣的必然结果。从商业回报维度看,两大板块的开发团队、创作者均已从生态中拿到真金白银与成长价值,这才是 DAU 持续增长的核心支撑,也让创作 - 流量 - 变现的正向循环有了具象落地。
工坊板块的核心价值,在于为中小开发团队提供了低成本、高回报的创业路径。
对工坊的专业团队而言,绿洲启元已成为轻资产创业的盈利沃土:截至 2025 年,绿洲开发者的整体收益有着 60% 的增长,头部团队半年的收入规模几乎已赶上去年顶级团队 500 多万的全年收入。玩家在绿洲启元的累计游玩数超过 200 亿,比起去年公开的破百亿近乎翻倍。
在这样耀眼的成绩下,多酷游戏 UGC 负责人李翔表示,目前团队仅有 6 人,可谓把成本压缩到了极致。除了多酷游戏,还有众多中小团队在此成长:像开发《雪狱列车》的 " 这事儿有戏 " 团队,这支从上海戏剧学院走出的团队在去年才正式成立公司;而打造《惊变火车》玩法的 " 星叶未来 " 团队,则是由 6 位在校学生组成。以上种种案例都印证了工坊板块对中小团队的商业价值。
▲图 /《惊变火车》登上 SPARK 2025 腾讯游戏发布会
这些成绩背后,是工坊板块对专业内容厚度的坚守,通过技术降门槛、流量保曝光、变现保收益,让中小团队有能力打磨高品质玩法,从而吸引核心玩家持续体验。正如某团队负责人所说:绿洲启元让我们不用再为能不能活下去担心,而是能思考如何做出更好的玩法。这种环境,对中小团队来说太珍贵了。
共创板块:大众创作者的增收引擎,DAU 增长核心动力。
如果说工坊板块靠规模化盈利验证了商业价值,那么共创板块则通过赛事奖金 + 官方荣誉激励,成为 DAU 增长的核心引擎。依托共创手机编辑器的零门槛特性,大众创作者无需专业背景就能落地创意,通过赛事奖金 + 官方荣誉的双重驱动,也让共创板块持续涌现优质内容。
比如街边听众的《铃芽之旅》,凭借场景还原二创获得海量游玩,更是坦言这部作品实现了 " 自己追求、还原美好事物的想法 ";史强吖依靠绿洲启元共创玩法创作 + 视频内容创作双栖,稳定每月的生活开支。
这不仅证明大众创意能撑起游戏 UGC 的庞大用户基础,更凸显共创板块在拉新促活之外,为普通创作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增收路径。
绿洲启元的另一大成绩,在于打破专业与大众的身份壁垒,让不同群体都能在生态中找到商业收益与自我实现的双重价值定位。这种全群体覆盖的包容性,并非单纯的工具普惠,而是通过商业化机制,让不同群体都能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收益,使绿洲启元从创作工具升级为身份认同 + 商业变现的双重载体。
躲猫 8 是典型的 i 人," 不喜欢人多嘈杂,在绿洲启元能安静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是她提到的最大收获。最让她有成就感的,是把 " 刷视频看到的场景、小时候的回忆 " 搬进游戏。比如将现实里 " 路灯映出猫影 " 的网红打卡行为复刻成地图,结果意外爆火。" 看到玩家说‘好喜欢这个场景’,粉丝催更新图,这种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她还提到,绿洲为女性、艺术背景者打开了游戏行业入口:" 艺术生可以把地图当作品集,女性对美的感知力,在做女性向内容时反而更有优势。" 对她而言,创作不仅带来副业收入,更带来 " 被认可的成就感 ",这种身心价值的满足,甚至超过物质回报。
这种全群体价值共振,让绿洲启元的生态根基愈发牢固——不同身份的创作者带来多元内容,多元内容吸引不同兴趣的玩家,玩家又可能转化为新的创作者。这种正向循环,正是绿洲启元 DAU 持续增长的核心逻辑,也让领跑游戏 UGC 创作平台的定位有了坚实的生态支撑。
绿洲启元:以商业共赢树立游戏 UGC 行业标杆
绿洲启元 3300 万 DAU 的意义,不仅在于自身的成功,更在于它用技术破门槛 + 流量变现的双引擎模式,回答了游戏 UGC 如何规模化、商业化的行业难题,也重新定义了 UGC 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工具多先进,也不是流量多庞大,而是能否让每个创作者都能低成本创作、有尊严变现。
对中小团队来说,通过商业化分成、特殊奖金、玩法征集计划,实现持续盈利,证明游戏 UGC 也能成为中小团队的核心业务,而非附加尝试;
对玩家而言,绿洲启元不仅打破了非专业不能创作的偏见,还能成为职业转型的跳板或个人 IP 的起点,让 UGC 成为改善生活、实现自我的双重载体。
另外,对腾讯游戏来说,夯实 UGC 战略布局,构建长期生态壁垒也是趋势。绿洲启元的多元 UGC 内容丰富了《和平精英》的玩法边界,提升了用户留存与时长;从这个角度来看,绿洲启元不仅是一个创作载体,更是腾讯游戏生态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 UGC 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当个人创意能转化为稳定收入,当中小团队能靠轻量化开发实现规模化盈利,绿洲启元已然证明:游戏 UGC 的真正红利,从来不是短期流量爆发,而是创意被尊重、付出有回报的长效生态。这种生态不仅为《和平精英》注入了持久活力,更为整个游戏行业提供了从内容消费到内容共创的转型样本。
未来,相信我们也能看到,会有越来越多创作型玩家、专业游戏人和团队加入到这片绿洲,共同书写中国游戏史上属于 UGC 的全新篇章。
- END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