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青鸟消防 ( 002960 ) 10 月 10 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您好!人工智能的普及带来的新创新新产品新思路越来越多,不仅仅只有机器人这样的技术产品,看到无人车无人机等去人力化的产品在不断更新取代人工。而消防救灾一直都是建立在消防员等专业人员的基础上的,请问公司对未来的消防救灾场景有什么样的展望和预期?对应公司所采取的应对方案是怎样的?谢谢
青鸟消防董秘: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清楚——什么是 " 机器人 "?机器人概念在国内存在一定泛化:第一阶段是自动化阶段,实现固定流程的机械替代;第二阶段是机械闭合阶段,形成工业机器人;第三阶段才是当前聚焦的具身智能阶段,即具备环境理解、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体,比如高阶机器狗、人形机器人。从场景维度看,未来消防智能应用将形成 " 前端消防运维 + 应急响应处置 " 的全链条覆盖,且前者市场空间更广阔:消防法规强制要求的消控室 24 小时值守、重点单位定期巡检、设施维护检测等工作,人工成本高且易因疲劳、疏忽产生风险。以轨交行业为例,凌晨的设施维保巡检窗口期,机器人可高效完成管道检测、设备状态排查;欧美市场更是因人工成本高昂,对 " 机器人 + 远程互动 " 的安装调试模式需求迫切。这类场景是 " 每天都要用到 " 的刚需,市场规模远大于应急救援。关于您提到的无人机等其他智能化产品,我们的观点是 " 场景适配优先,而非技术优劣对比 ":无人机在户外森林等开阔场景中巡检效率优势明显,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室内场景易碰撞引发次生灾害,载荷能力有限(无法携带大型灭火设备),火场复杂气流更易导致失控摔机。而地面智能设备(机器狗、履带式机器人等)在室内狭小空间、复杂地形的可靠性、载荷能力(可搭载脉冲炮等专用设备)均远优于空中设备,两者是协同而非替代关系。针对这样的场景展望,青鸟已形成 " 以场景定形态、以技术筑能力 " 的全链条应对方案。拒绝 " 一刀切 " 的单一形态,根据场景匹配最优载体——机器狗适配管廊、废墟等复杂地形的巡检与态势感知;履带 / 轮式设备载荷强、移动效率高,适合携带水炮、救援装备(涉及涉水作业时优势尤为明显);具身机器人则聚焦精细操作。青鸟依托多年来沉淀的消防感知技术,构建 " 烟、温、气、火 " 四维探测矩阵及定制化图像识别算法,这是通用感知技术无法实现的行业适配性。同时,叠加上青鸟消防应急网络可以为机器人提供定位导航的功能,为机器人自主作业奠定基础。这不是追逐技术热点的尝试,而是我们基于二十余年行业经验,对消防本质需求的必然回应。
投资者:您好!请问公司有没有收到过各大行业内因为使用了青鸟产品而挽回了火灾损失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客户方发来的感谢函?有的话能不能列举一些项目?谢谢
青鸟消防董秘:青鸟消防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可靠的产品质量和高效专业的服务守护客户安全。我们因此也收获了众多来自各行业客户的认可与信赖。尤其客户在经历火情预警、初期火灾处置等关键时刻,因青鸟消防系统的及时响应而有效避免了重大损失,通过不同形式向我们表达了感谢。例如,去年超强台风 " 摩羯 " 登陆海南期间,海口中海国际中心大厦因建筑进水导致消防报警系统出现异常。青鸟消防在接到合作伙伴中海物业的紧急支援请求后,迅速协调当地技术团队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排查故障、恢复系统正常运行,有力保障了灾后楼宇的消防安全。事后,客户对我们的快速响应、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认为客户的持续合作与复购,正是对我们产品与服务最有力的肯定,谢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查看贵公司 2024 年年度审计报告,其中社会保险费支出为 1323.1914 元,贵公司社保在册人数是多少?所有员工都有购买社保吗?目前员工总数是多少?
青鸟消防董秘:根据公司 2024 年年度审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 应付职工薪酬 - 短期薪酬明细情况 - 社会保险费 " 中列示的社会保险费期末数应为 1323.1914 万元(而非元)。截至 2024 年年报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为 5,587 人,整体人员结构稳定。公司为全体员工依法足额缴纳当地规定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确保员工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