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9 日,港交所官网显示,A 股科创板上市公司晶晨股份(688099.SH)向港交所首次呈交了 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文件,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公司在港股上市的简称为 " 晶晨半导体 "。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距离晶晨股份 9 月 5 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才过去仅一个多月时间。公司当时称,赴港上市是为进一步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
招股书显示,晶晨半导体拟将此次港股 IPO 募集资金的约 70% 用于支持持续增长与提升研发能力、约 10% 用于未来的全球客服服务体系建设、约 10% 用于推进 " 平台 + 生态系统 " 战略的战略投资与收购,剩余约 10% 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20 余家分销商撑起近八成营收
晶晨半导体成立于 2003 年 7 月,总部位于上海,为系统级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面向多个实际场景提供智能终端控制与连接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多媒体与显示 SoC(系统级芯片)主控芯片、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SoC 主控芯片、通信与连接芯片等。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称,按 2024 年相关收入计,晶晨半导体在专注于智能终端 SoC 芯片的厂商中位列全球第四,在家庭智能终端 SoC 芯片领域位列中国内地第一、全球第二。
招股书称,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晶晨半导体的芯片累计出货量超 10 亿颗。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晶晨半导体业务遍布全球,覆盖全球主流运营商 250 余家、全球前 20 大电视品牌的 14 家,以及众多 AIoT 厂商及汽车厂商。
生产模式上,晶晨半导体委托第三方供应商进行产品制造、测试及封装、分销以及部分研发。公司采取直销及分销两种模式。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和 2025 年上半年(报告期内),分销商销售分别占晶晨半导体产品销售收入的 73.3%、78.5%、78.3% 和 76.9%。
图片来源:晶晨半导体招股书
需要指出的是,晶晨半导体这近八成的分销收入,仅依靠 20 多家分销商完成。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晶晨半导体分销商数量为 24 家。
晶晨半导体的收入主要来自半导体销售,其解决方案主要覆盖智能多媒体及显示 SoC、AIoT SoC、通信与连接芯片及智能汽车 SoC 及其他芯片。进一步看,公司报告期内的营收主要来自智能多媒体及显示 SoC,营收占比分别为 75.6%、75.6%、72.4% 和 70.9%,占比均超过七成。
不过,营收占比最高的智能多媒体及显示 SoC 并非晶晨半导体毛利率最高的业务。其 AIoT SoC 业务毛利率最高,报告期内分别为 43.5%、43.6%、49.2% 和 45.4%。相比之下,智能多媒体及显示 SoC 业务毛利率仅为 34.7%、34.4%、32.4% 和 34.0%。
此外,报告期内,晶晨半导体的营收主要来自中国内地以外地区。具体来看,公司报告期内境外营收占比分别为 84.5%、90.2%、91.4% 和 88.9%。
前五大客户贡献超六成营收
业绩方面,报告期内,晶晨半导体的营收分别为 55.45 亿元、53.71 亿元、59.26 亿元和 33.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27 亿元、4.98 亿元、8.22 亿元和 4.97 亿元。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8.12 亿元,由此可以看出,经过 2022 年和 2023 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后,公司 2024 年和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已经实现正增长。
客户方面,晶晨半导体的客户主要包括分销商。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产生的营收分别为 32.1 亿元、35.19 亿元、37.52 亿元和 22.07 亿元,分别占各期总营收的 57.9%、65.5%、63.3% 和 66.3%。同期,晶晨半导体来自最大单一客户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17.3%、24.5%、18.8% 和 20.4%。
公司在招股书中明确称:" 考虑到行业格局,我们预期这些主要客户将继续贡献我们销售的大部分。"
记者还注意到,比客户集中度更高的,是晶晨半导体的供应商集中度。
招股书显示,晶晨半导体的供应商主要包括晶圆厂及芯片封装及测试服务提供商。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 36.79 亿元、28.18 亿元、32.6 亿元和 21.19 亿元,分别占各期总采购额的 91.2%、86.6%、88.0% 和 78.9%。同期,公司向最大单一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 59.0%、54.6%、49.8% 和 49.4%。
也就是说,虽然报告期内晶晨半导体对最大单一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在逐渐下滑,但就今年上半年而言,其向这家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仍接近一半。
晶晨半导体从 2016 年开始与上述最大供应商 A 合作,对于对供应商 A 的依赖,公司称:" 芯片设计公司依赖少数晶圆厂合作伙伴以确保品质一致的产品及集中管理生产需求,这符合行业惯例⋯⋯我们认为我们与现有主要供应商已建立长期且稳定的关系,且我们的供应商集中风险属可控。"
今年上半年末存货增至近 19 亿元
晶晨半导体由 John Zhong 于 2003 年 7 月 11 日创立,2017 年 3 月份改制为股份公司,并于 2019 年 8 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简称为晶晨股份。
晶晨股份 A 股 IPO 发行价为 38.5 元,上市当日盘中最高触及 166 元的高点,较发行价大涨 331.2%。然而,166 元 / 股就是晶晨股份上市至今的历史最高价。上市初期,晶晨股份股价开启单边下行,并在 2019 年 11 月 25 日盘中创下 47.47 元的阶段低点。随后的近 6 年时间内,晶晨股份股价呈震荡走势,但就在 10 月 9 日,晶晨股份盘中还创出 2022 年 3 月以来新高。
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晶晨半导体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和在途货品)分别为 15.18 亿元、12.45 亿元、14.1 亿元和 18.53 亿元,呈震荡增长的趋势。同期,公司的存货减值分别为 1.54 亿元、3.07 亿元、2.24 亿元和 1.95 亿元;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 141.4 天、164 天、155.9 天及 152.5 天。
对此,晶晨半导体称,晶圆制造使用的原材料面临价格波动,这可能会影响其存货的价值。
"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管理存货,可能会面临库存过时风险增加、存货价值下降以及重大存货跌价准备或撇销,积压库存占用资金以及存储及处理成本更高,从而可能对我们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招股书补充称。
记者还注意到,报告期内,晶晨半导体的应收款分别为 1.53 亿元、2.45 亿元、1.99 亿元和 2.99 亿元,亦呈震荡增长的趋势。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末,晶晨半导体的第一大股东为晶晨半导体(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21.98%。Yeeping Chen Zhong 和 John Zhong 夫妻二人合计持有晶晨半导体(香港)有限公司 51.26% 股份,为晶晨半导体实控人。
10 月 10 日下午,针对公司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等问题,记者多次致电晶晨半导体,但公司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