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侠 前天
他在人民日报回应争议:真正的高手,懂得“不做什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笔记侠 PPE 书院 Author 老贾

责编  | 贾宁  排版  | 拾零

第 9222  篇深度好文:5387  字 | 14 分钟阅读

思维方式

笔记君说:

你发现没有,现在好像所有人都在忙着做 " 加法 "。

公司开会,主题永远 " 我们要做什么新业务?要拥抱什么新风口?"

我们经常怕慢一步,就被时代抛下。

但就在这几天,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说了一句 " 反常识 " 的话。他掌管着全球第一的汽车玻璃帝国,福耀的玻璃,全球每三辆车就有一辆在用。可他成功的核心秘诀,不是什么都做,恰恰是——不做什么。

几十年来,他看着周围的企业家朋友,一个个投身房地产、搞金融,赚得盆满钵满。你猜他怎么说?他说,那不是我的鱼,我不钓。我就死磕我这一块玻璃。

面对国内激烈的 " 内卷 ",他的策略不是跟着一起卷,而是 " 绕开走,专心练自己的内功 "。甚至对眼下最流行的 " 出海热 ",他也泼了盆冷水:你得先在自己家里练成高手,出去才不会挨打。国内都做不好,指望出海就能翻身?那基本是骗自己。

有时候 " 不做什么 " 的勇气,远比你 " 能做什么 " 更显智慧。微信和苹果能成为时代性的产品,不就是因为他们在添加新功能时,超级克制吗?

那么,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家,是如何把 " 克制 " 这种智慧,用在办企业、办教育上的?而我们普通人,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今天,我们通过《人民日报》专访曹德旺的内容,来聊聊曹德旺的 " 克制的智慧 "。

对了,外界流传的所谓曹德旺 " 对慈善慷慨、对员工苛刻 "。真实的情况是:福耀集团 4 万名员工,月平均工资达 1 万元左右,这一水平比同行业高出约 20%。

他说:" 我们的策略是要高于行业工资水平,但不能高出太多,既要具备竞争力,也要应对风险。企业家的事业是风险事业,如果把利润都分掉或者拿去发福利,既不利手抵抗风险,也无法向股东交代。"

而且做慈善,用的是他个人的钱,不是公司的钱。办企业和办慈善,并不是一种冲突,这背后都是一种长情投入,彼此长期向好,而不是短期的刺激。

一、决定一家企业能走多远的,

是 " 不做什么 "

在曹德旺看来,一个企业能活多久、走多远,取决于它有没有勇气对绝大多数机会说 " 不 "。

1. 为什么有钱不赚才是最高境界?

假如你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曹德旺,你的福耀玻璃已经上市,手里握着大把现金。你身边所有的企业家朋友,都在做同一件事——进军房地产。那可是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的黄金时代,土地、政策,一切都在向你招手。

你动不动心?

曹德旺也动心过。但他最后给自己打了个比方:" 我就像一个渔夫,出海一网下去,捞上来带鱼、黄鱼、螃蟹、虾米,什么都有。但我告诉自己,我只要带鱼,其他的,让别人去得吧。那不是我的鱼,我不钓。"

 

这句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可就难了。这意味着你要眼睁睁看着别人因为钓了那些 " 快鱼 " 而一夜暴富,而你自己,还得继续在你的小船上,跟你认准的 " 带鱼 " ——也就是那块汽车玻璃,反复死磕。

他难道不知道房地产赚钱快吗?他太知道了。他甚至说过:" 如果我要做房地产业,可能会比很多企业都做得成功。"

但那又怎样?他说:" 佛家持戒,第一就是要戒贪。" 那种到处撒网、什么都想捞的冲动,就是贪念。一旦开了这个头,企业的 " 魂 " 就散了。

所以你看,克制不是 " 不能 ",而是 " 不为 "。是一种 " 我清楚我的战场在哪里,其他事情与我无关 " 的战略定力。

2. 为什么 " 躲开内卷 " 才是真的高明?

现在最热的词,就是 " 内卷 "。大家在一个盘子里抢饭吃,利润越摊越薄,手段越来越狠,最后所有人都筋疲力尽,也没吃到什么好肉。

一般的老板会怎么办?肯定是 " 加大投入!优化流程!跟他们干到底!"

但曹德旺的思路是 " 避开、绕开,不跟他们卷。"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 " 怂 "?但你想过没有,当你选择 " 不卷 " 的时候,你就瞬间把自己从那个血腥的角斗场里解放出来了。你不用再盯着对手的动作,不用再被迫打价格战,你不用再被他牵着鼻子走。

那你干什么去?

专心练你的内功。用曹德旺的话说,就是" 专心做好、做强主业 "。他把所有的资源、所有的精力,都收回来,聚焦在一点上:怎么把一块玻璃做得更安全、更轻、更智能、更符合未来趋势。

当别人在低端市场为了抢订单而头破血流时,他的福耀在干嘛?在 " 拥抱科学,积极研发 ",在用更高端的产品和技术,去开辟一个没有那么多对手的新战场。比如,他比很多人更早发现和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这就像下棋,别人都在纠结下一步棋怎么走,他直接换了一个棋局,这才是降维打击。

3. 为什么 " 准备好了再出海 ",才更稳?

最近几年,你是不是也常听到一种论调:" 哎呀,国内太卷了,咱们出海吧!去东南亚,去欧美,那里是蓝海!"

很多在国内还没站稳脚跟的企业,把出海当成了救命稻草。结果呢?灰头土脸地回来了。因为他们发现,国外的浪,比国内还大。

曹德旺对此看得很透,他说了一句大实话:" 企业要自己足够强大再出海,而不是在国内卷不过就要出海找机会。"

这句话,值得所有创业者打印出来贴在墙上。

我们打个比方:你在自己家跟兄弟姐妹打架都打不赢,你还指望出门就能打赢外面的职业拳手?这现实吗?

出海不是逃避国内竞争的捷径,它是你在国内本身就有一身肌肉后,去更高级的赛场上展示成果。

所以,真正成功的出海,不是 " 逃亡 ",而应该是 " 复制和扩张 "。是在国内已经把做得好的产品、管理、人才,水到渠成地去全球复制。

你看,曹德旺的企业逻辑,从头到尾都贯穿着 " 克制 " 这条线。

对诱惑克制:只钓自己的 " 带鱼 ",不贪心,所以根基稳。

对竞争克制:不陷入无意义的 " 内卷 ",不较劲,所以方向准。

对风口克制:不盲目跟风 " 出海 ",不着急,所以脚步稳。

这一系列的 " 不做什么 ",最终为他换来了一个最大的 " 可以做什么 ":可以心无旁骛地把一块玻璃做到世界第一。

这给我们所有人的启发是:你的能力,不仅体现在你能抓住多少机会,更体现在你敢于放弃多少个看似诱人的机会。真正的战略,从学会说 " 不 " 开始。

二、少招生、慢点火,

才能把学校办得更好

  

福耀科技大学在设计的时候,可以装下 16000 名学生。结果你猜他们今年第一年招生招了多少人?

50 人。

对,你没看错,不是 5000,是 50。

这个数字放在动不动招生几千人的大学里,简直是一股 " 清流 ",或者说,是一点 " 逆流 "。

为什么这么干?曹德旺的解释,朴实得让人意外:" 这是校委会提出来的。我认为这也对,是为高质量培养负责。"

他的目标极其单纯:质量先行。这就像一家顶级餐厅,它宁愿每天只接待几桌客人,把每道菜做到极致,也不愿为了翻台率,砸了自己的招牌。

1. 为什么 " 甩手掌柜 " 才是最高明的投资?

很多企业家捐资办学,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什么?是 " 过度参与 "。

曹德旺在这件事上,又 " 克制 " 住了。他完成了建设的任务,把学校交给王树国校长,专业人做专业的事,他只负责管战略性的事情,去国际调研完以后,提出创新办学的方案。

他公开说:" 我最聪明的选择,不是办学校、盖学校,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王校长充分授权,由他带领团队负责招生、教学、管理等工作。"

这句话,信息量挺大。它意味着:

我出钱,但我未必指挥。他知道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家,不是教育家。在教育的专业领域,他选择相信专业人士的判断。

权力,该放手时就放手。他不享受那种事无巨细、都要向他汇报的 " 控制感 "。他给自己设定的角色,更像一个搭建舞台、提供资金、定好大方向的 " 制片人 ",而把舞台中央,完全让给了校长、老师们、学生们。

这种克制,本质上也是一种极深的自信,他不需要通过 " 事事我说了算 " 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和权威。

2. 为什么把学生 " 赶出 " 教室才是真为他们好?

福耀科技大学的课程设计,也处处透着 " 不做 " 的智慧。

曹德旺办大学,最反感的就是教育与产业脱节,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他对此的 " 克制 " 体现在:坚决不搞那种 " 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 " 的传统形式。

福耀科技大学直接把 " 产教融合 " 刻进了 DNA 里。它采用独特的 " 双员制 " ——不仅有名校出来的教授传授理论,更有来自福耀这样的龙头企业的一线工程师、高管作为 " 产业导师 ",把最鲜活的案例、最棘手的问题直接带进课堂。

曹德旺不希望学生四年都耗在教室里。他的想法很直接:" 不希望学生耗在教室里,而应该多走向社会。"

学校与众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大量、深度的实习机会。这相当于把企业车间和研发中心,变成了学生最重要的 " 第二课堂 "。

这背后的逻辑,和他做企业 " 不内卷 " 的逻辑是一样的。他反对的,是教育领域的 " 内卷 ",就是那种只会埋头刷题、死记硬背,却与真实世界脱节的 " 内卷 "。

福耀科技大学做的,是让学生提前跟社会、跟产业 " 接上火 "。在企业里待过的都知道,学校里学的和工作中用的,很多时候是两回事。曹德旺办的这家大学,就是要主动去填这个坑。

3. 为什么 " 慢 " 反而是最快的路?

回到开头那个 "50 人 " 的故事。这在商业逻辑里,简直是 " 不经济 " 的典型。

但教育的逻辑,有时候就得反着商业逻辑来。

曹德旺和校委会选择的,是一条更笨、更慢,但可能根基更稳的路:用第一届这 50 个学生,跑通整个培养模式的闭环。这就像一个产品的小范围 " 内测 ",把所有流程、课程、管理都打磨到极致,形成一套可复制的、高质量的标准。

有了这个成功的 " 样板间 ",后面再逐步扩大规模,才能保证每一届学生的培养质量不下滑。这是一种对学校长远声誉的负责,也是对这 50 个作为 " 开创者 " 的学生的高度负责。

你看,从做玻璃到办大学,曹德旺的底层逻辑惊人地一致:

对权力克制: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所以系统健康。

对形式克制:不搞闭门教学,坚持产教融合,所以学生实战能力强。

对规模克制:不追求招生数量,死磕培养质量,所以品牌根基稳。

他再一次证明了:有时候,少即是多,慢就是快。在教育这个最需要耐心的长跑里,他选择系好鞋带,调整呼吸,而不是一上来就猛冲。可能这才是对 " 百年树人 " 这四个字,最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三、克制,是穿越周期的智慧

在创业圈和投资界,我们听得最多的是 " 抓住风口 "。但曹德旺用他四十年的企业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另一条路径:克制,才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智慧。

这位将汽车玻璃做到全球第一的企业家,用他的每一次 " 不做 " 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什么都敢做,而是清楚地知道什么不该做。

1. 克制贪念:只要自己的 " 带鱼 "

曹德旺有个著名的 " 渔夫哲学 ":" 我就像一个渔夫,一网鱼中,我只要带鱼,其他的让别人去得吧。"

上世纪 90 年代,当大多数企业都在追逐房地产暴利时,福耀玻璃刚刚上市,手握充沛现金。内部不是没有声音,外部不是没有诱惑。但曹德旺看得更远,他觉得这不是他的主业,所以坚决不去碰。

他为什么能如此坚定?还是来自对贪念的克制,这让福耀集团在几十年的商海沉浮中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战略定位。

对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来说,这个启示特别重要。克制贪念意味着:找准自己的 " 带鱼 ",然后拒绝其他所有鱼类的诱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2. 克制冲动:建立你的 "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

段永平表达过一个意思:做正确的事,和把事做正确。做正确的事往往是通过不做错误的事情来达到的,这就是 "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

这里的错误有两种性质:做了错的事情,以后不能再做,放上 "Stop Doing List";在做对的事情上犯了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学习改进。

"Stop Doing List" 概念来自于《基业长青》,被马云推荐过的五本书之一。没人可以保证自己只做对的事情,所以要建立 "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

曹德旺曾说:" 我做一切事情都是从佛教的道理来分析的,包括我不去炒股票,不去买矿山,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他其实在心里也建立了一个清晰的 "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

① 不进入短期暴利的行业;

② 不为了规模牺牲产品质量;

③ 不在能力不足时盲目扩张。

对我们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来说,其实每个 " 不做 " 都在为真正的核心业务释放资源;每个 " 拒绝 " 都在强化企业的战略定位;每个 " 放弃 " 都在提升组织的专注力。

真正的高手,不只是赢在做什么,而是胜在不做什么。

  结语:克制,是大智慧

曹德旺的企业实践告诉我们,克制不是保守,而是更深远的进取;克制不是退缩,而是更智慧的前行。

在这个鼓励无限扩张的时代,能够主动选择 " 不做 " 的企业家,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智慧。

这种智慧体现在哪里?

在诱惑面前,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

在机会面前,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

在成功面前,知道自己敬畏的是什么。

办企业和办慈善,并不是一种冲突,这背后都是一种长情投入。员工有更好的薪酬且能和企业持续向前,慈善对象有更好的人生且能够持续向前,这才是根本,而不是短期的刺激。

笔记侠深切认同曹德旺先生的卓越理念,并致力于将曹先生毕生积累的经营智慧系统提炼、传承发扬。

欢迎与笔记侠一起走进福耀集团,与曹德旺先生面对面,聆听他的经营智慧,走访福耀集团、福耀科技大学,在千年古刹万福寺中禅修静心、启迪思维。

这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场唤醒初心,提升心力的修行。

立即扫码报名,与曹德旺一起,悟透明之道、做坚实企业、成美好事业。

参考资料: 

1.《曹德旺:尝遍艰辛,秉承善心》,作者:刘明飞,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  

2.《12 字,中国首善曹德旺工作和生活的准则!》,笔记侠  

3.《人民日报专访曹德旺,聊了这些热点》,人民日报  

4.《基业长青(珍藏版)》,作者:吉姆 · 柯林斯,译者:真如,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好文阅读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曹德旺 人民日报 慈善 房地产 the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