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杨浦区总工会、杨浦区医疗保障局联合举办 " 爱与责任同行,杨浦长护情暖万家 "2025 杨浦区长护险发展大会,会上,杨浦区基于多年试点实践、整合多维健康数据打造的 " 长护险评估和护理服务全链条感知管理系统 " 正式发布,将助力评估与护理人员掌握老人真实需求,回应失能老人对精准评估与个性化护理的期盼。
长护险试点以来,在破解失能人员照护难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过程中也遇到诸多挑战,如评估与护理服务环节衔接尚待加强,特别是评估结果还需结合失能状态的演变动态调整;日常监管需进一步适应持续改进的护理质量要求;多部门协同和数据共享还需进一步推进,以实现对评估与护理全过程中各类对象的精准画像。杨浦区此次发布的长护险评估护理全链条感知体系,通过构建 " 一核三链多支撑 " 架构,试图打开这些堵点。" 一核 " 即打破政府部门、医疗机构、护理机构间的数据壁垒,将原本单一、线性、分散的评估、护理与监管环节整合为闭环系统;" 三链 " 即全业务闭环,建立评估精准化、护理标准化、监管智能化链条。据介绍,该感知体系采用国内领先的深度雷达和点云成像技术,同时创新运用多元数据画像,实现评估精准化、护理标准化、监管智能化,打造长护险服务可视、可溯、可优化的管理体系,破除长护险服务 " 盲盒 " 困局,助力构建更精准、更温暖、更智慧的长护险服务新生态。
作为人口大区、养老大区,杨浦区将长护险工作摆在民生保障的重要位置,聚焦失能人员的基本照护需求,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在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流程,杨浦区医疗保障局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长护险评估管理和护理服务管理的若干举措,为长护险评估与护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引。
记者获悉,依托区长护险评估护理全过程管理系统,杨浦将建立覆盖全区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人员的基础档案库,不仅涉及护理服务人员的基本信息,还将形成技术服务档案、教育培训档案及职业道德 + 信用档案。杨浦区医保中心长护险管理部将定期分析护理服务质量数据,识别共性问题与风险点,确保参保人获得优质服务体验。在新出台的管理举措中,护理员退出机制也得到了完善,杨浦将探索建立相关服务人员的护理服务资格记分管理机制,设定不同积分区间对应警示约谈、强制培训、暂停服务资格等管理措施,对信用积分达到禁入门槛,发生重大违规行为的护理员,放入区 " 长护险护理服务行业 " 禁入名单。
有监管举措更有支持政策。记者看到,鼓励护理员参加养老护理员职称认定、定期开展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及选树活动等也一并写入若干举措当中,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职后技能培训和职业认同感、归属感。杨浦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项若干举措是杨浦进一步推进长护险工作的起点,接下来还将推出更加细化的制度规范及办法,推进相关措施落地见成效。
现场,多家长护险服务机构代表共同签署《长护险行业公约》,推动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共同筑牢制度基础。
从业 4 年的丁学梅视老人为异乡父母,她有一本工作本,详细记录着每位老人的特点和需求;从业 5 年的田玉华说,每次服务完,老人露出笑容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针对行动不便的失能老人,朱世俊总结出了一套轻柔高效的护理方法,他说 " 能让老人舒服一点,家属轻松一点,我的工作就有意义 ";翁小霞,让独居不敢走动的老人重新树立了站起来的信心……长护险事业需要每一位护理员的用心用情。为进一步提升长护险服务水平,激发全区长护险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热情,杨浦区举办了 2025 长期护理保险 " 长护之星 " 选树活动,各定点居家护理机构推选出了一批优秀的 " 长护之星 " 候选人,今年的 10 位获奖者名单在现场公示。据介绍,在本届 " 长护之星 " 选树活动开展的同时,杨浦区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竞赛,通过集中集训与现场比拼,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练、以练增效。经过上海市长护险协会、养老协会等 7 位行业专家公平、公正的全流程考核,技能竞赛诞生优胜奖 10 位、三等奖选手 6 位、二等奖 3 位及一等奖 1 位,获奖选手现场获颁荣誉奖章及奖杯。上海易得康华谊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爱以德嘉可护理站、上海大桥健众护理站分别荣获技能竞赛班组一二三等奖。
现场还启动了长护险居家护理机构 " 一站一品 " 活动,推动各站点形成服务特色、打造个性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品牌,为服务对象带来更优质的照护体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