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璐瑶 林佳怡
编辑 | 张恺翀
10 月 10 日晚间,多家媒体报道证实,宗馥莉已经辞去娃哈哈集团所有核心职务。
对此,娃哈哈方面表示,宗馥莉辞职属实。
辞职确认
据报道,早在国庆前,9 月 12 日,宗馥莉就正式辞去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所有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
就在 10 月 9 日,即这次辞职消息确认前一天,还有媒体报道,一位接近娃哈哈的知情人士透露 " 宗馥莉今日正常上班 "。
报道称,宗馥莉此次辞职,是因为商标使用 " 不合规 ",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 " 娃小宗 "。
宗馥莉面临商标使用合规问题,可能与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及其对 " 娃哈哈 " 这一核心商标的控制权有关。
据企查查,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由三方持有: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 46%,宗馥莉持股 29.4%,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持股 24.6%。
这就意味着,不管是 " 娃哈哈 " 商标的使用还是转让,只要是重大决策,都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且国资股东有一票否决权。
要知道,娃哈哈之前就有过商标争议。
今年 1 月,娃哈哈集团曾申请将共计 387 件 " 娃哈哈 " 系列商标,转让至由宗馥莉 100% 控股的 " 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结果到了 5 月,此项转让被告知 " 备案不确定 ",实质上处于搁置状态。
所以,不是宗馥莉不想用 " 娃哈哈 ",而是她用不了。
早有准备,决定经营娃小宗
对于这种局面,宗馥莉似乎已提前布局。
此前 9 月中旬,娃哈哈一份《关于开展 2026 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流出。
通知显示,7 家由宗馥莉实际控制的 " 宏胜系 " 企业,打算从 2026 销售年度开始,用新品牌 " 娃小宗 " 代替原来的 " 娃哈哈 " 商标。
这份文件已经在网络流传数日,娃哈哈一直没有回应。
但据企查查显示,早在今年 2 月,由宗馥莉完全掌控的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密集申请注册 " 娃小宗 " 商标,覆盖了全部 45 个国际分类,包括茶饮料、矿泉水、奶制品等娃哈哈现有核心品类,甚至拓展至啤酒等新领域。
5 月,娃哈哈官方微信公众号首次曝光了使用 " 娃小宗 " 品牌的无糖茶饮料产品。
据透露," 娃小宗 " 可能主打健康饮品或新式茶饮赛道,直接瞄准 Z 世代年轻消费群体,这与宗馥莉一直推行的 " 品牌年轻化 " 战略一脉相承。
不过,目前 " 娃小宗 " 系列商标均未完成注册流程,绝大部分尚处在 " 初审公告中 "。
8 月,宏胜集团又在西安开建了一个生产基地,总投资 10 亿,年产能 80 万吨,显然是为新品牌的独立生产铺路。
除了商标更换,宗馥莉还在加速整合旗下业务体系。2025 年 9 月以来,多家原娃哈哈旗下公司陆续更名为 " 宏胜系 " 公司。
而自 2024 年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集团的大部分员工已被转移至宏胜饮料,为品牌和业务的过渡做好了人员准备。
改名 " 娃小宗 ",在市场上行得通吗
然而,品牌名称的更换能否行得通,最大的挑战在于消费者认知的转变。
业内人士认为," 娃小宗 " 虽然保留了 " 娃 " 字记忆锚点并加入了 " 宗 " 氏标签,但听起来更像山寨版而非正统继承者。
有网友建议," 娃小宗这个名字听起来奇奇怪怪。太想带上宗家的名号了,真没必要,取名字,应该考虑消费者视角。不如叫娃多多,我用语音识别,娃多多很快就识别出来了。但是娃小宗就不行,非得用手写输入。"
部分经销商也对换标一事表示诧异。据媒体报道,有娃哈哈经销商表示尚未收到相关通知,也有经销商坦言:" 如果是,那也只能面对 "。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宗馥莉还是为 " 娃小宗 " 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据透露,宗馥莉为其定下的年销售目标是 300 亿人民币——几乎是娃哈哈品牌一年实际销售规模的近八成。
未来,从 " 娃哈哈 " 到 " 娃小宗 ",这场品牌更名能否成功,仍需市场、经销商和时间的多重考验。
• END •
易简传媒为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 ( 股票代码 :834498 ) ,旗下新媒体微信粉丝 2500 万 +,讲述各行业的精彩故事,欢迎大家关注以下账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