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瑾见闻 前天
1120万元罚单背后:百信银行增长承压,转型遇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财经野武士 Author 述林

来源 l 财经野武士

作者   l 述林

9 月 30 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及多地金融监管局合计披露十余张罚单,涉及多家银行。

其中,百信银行因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等违规行为,被罚款 1120 万元,成为罚单金额第二高的银行。

自 2017 年成立以来,百信银行一共只收到过两张罚单,上一张罚单还是在 2023 年 8 月,该行因违反反洗钱法等被罚款 503.2 万元。时隔两年再次收到监管罚单,将百信银行的内控合规漏洞暴露无遗。

作为国内仅存的唯一一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在内控之外,还面临转型缓慢、业绩波动、结构失衡等多重困境,亟待一一突破。

相关责任人曾被曝 " 失联 "

具体来看,这张罚单涉及的主要违规行为有两项,分别是 " 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 "" 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 "。

除了银行主体被罚款 1120 万元,两名相关责任人员——于晓红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五年,朱祎敏则被给予警告。

罚单披露后,百信银行很快对外回应,称该罚单的处罚事项并非近期发生,而是 2023 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对该行的业务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所涉业务发生在 2021 年年初 -2023 年二季度末期间。此外,百信银行还表示,该行已经全面落实相关整改措施。

虽然违规行为不是发生在近期,但天价的罚款金额,结合回应中持续两年半的发生时间,可见违规情节是较重的。

而此次被禁止担任高管 5 年的相关责任人于晓红,此前是百信银行的行长助理。其在百信银行的履职时间,恰巧能覆盖罚单所涉违规的发生时段。

公开信息显示,2021 年 1 月 25 日,原银保监会核准了于晓红百信银行行长助理的任职资格,于晓红成为该行 3 名行长助理之一。

同年 4 月,于晓红出席了百信银行的汽车金融品牌发布会。发布会上,于晓红对百信银行的汽车业务作出畅想——要 " 成为国内最懂汽车金融的互联网银行 "。

对汽车金融业务的积极,或与于晓红此前的任职经历有关。进入百信银行之前,于晓红担任过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汽车金融部总经理,在汽车金融领域有较为深厚的积累。

既然于晓红主要负责汽车金融业务,那此次罚单中的违规行为,会与汽车金融业务有关吗?从数据来看,违规行为即便有可能涉及汽车金融,也应该不只发生在这一项业务上。

于晓红加入后,百信银行的汽车金融业务虽然开始起步,但规模和占比都较低。

2021 年 -2023 年各报告期末,汽车贷款余额则依次为 14.5 亿元、20.93 亿元、27.99 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 44.36%、33.72%,但在总贷款中的占比分别只有 2.39 %、2.79%、3.3%。如此小的业务规模,能为百信银行带来千万罚单吗?

还未等到百信银行成为最懂汽车金融的互联网银行,于晓红却先一步离任。

2024 年 11 月,多家媒体突然曝出于晓红 " 失联 ",还有人称多次电话与微信联系于晓红未得到回应。对于失联消息,百信银行并未及时回应。

等风波逐渐平息,今年 4 月,百信银行在发布的 2024 年报中,透露于晓红已于 2024 年 10 月不再担任行长助理,时间恰巧比被曝失联的时间早一个月,算是延迟作出回应。

同样是离任,年报对同年月的行长变动的表述是李如东 " 辞任 " 行长职务,而于晓红则是 " 不再担任 "。无论是年报措辞还是离任时间都透露着不寻常,其离任是否与本次罚单有关?并无更多信息佐证。

但不可否认的是,于晓红离任后,百信银行刚起步的汽车金融业务出现明显收缩。截至 2024 年末,汽车贷款余额为 18.2 亿元,同比缩水 34.84%,规模占比也下降到 2.17%。

产业金融转型成效不彰

发展汽车金融,是百信银行推动产业数字金融转型重要的一步棋。2021 年 4 月,原行长李如东接受采访时透露,汽车金融业务将成为该行在产业数字金融领域布局的增长引擎。

产业数字金融源于百信银行董事会在 2020 年底制定的 " 新三年战略发展规划 "。李如东表示,过去百信银行主要专注消费数字金融,新三年战略规划开启后,要将产业数字金融放在首位。象征着该行将向产业金融转型。

百信银行的产业金融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公贷款,而是聚焦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将信贷服务深度嵌入产业链的交易场景里,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近几年,该行构建了 " 产业数字金融 " 的服务品牌,主要涵盖汽车金融产品 " 百车贷 "、小微融资产品 " 百兴贷 "、票据融资产品 " 百票贴 " 三类产品。

然而,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百信银行的转型步伐较为缓慢,该行的信贷依然以消费贷为主。

百信银行的消费贷分为平台贷款和自营贷款两类,平台贷款便是依托三方平台发展的助贷业务。近两年,为了降低对第三方机构的依赖,提升自身的业务独立性与风险控制能力,百信银行开始大力压降平台贷款。

受这一因素影响,2024 年百信银行的消费贷款规模出现下滑。截至年末,该行综合消费贷款余额为 642.92 亿元,较年初缩水 2.6%。其中,平台贷款余额为 184.99 亿元,大幅下降 42.13%。即便如此,消费贷仍占总贷款的 76.52%,远高于其他贷款。

而产业金融板块,仅个人经营贷近两年持续大幅增长,截至去年末占比上升到 16.93%,汽车贷款和对公贷款的规模及占比都极低。

高度集中的业务结构,也让百信银行的风险较为集中。截至 2024 年末,该行不良率为 1.5%,较年初上升 14bps。联合资信在主体信用评级报告中表示,该行的不良贷款主要来自个人消费类贷款,同时期消费贷不良率为 1.56%。高于平均不良率。

业绩方面,此次罚单涉及的 2021 年 -2023 年,也是百信银行盈利高速增长的几年。而且这一高增长态势,在 2024 年便按下减速键。2024 年,百信银行的营收为 46.2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6.52 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 2.02%、-23.72%,中止了利润端的三连增。

今年上半年,百信银行的业绩有所好转,营收同比增长 28.64% 至 28.75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66% 至 4.72 亿元,只是仍未回到前几年的增长水平。

前不久,邮惠万家银行被邮储银行审议通过吸收合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只剩百信银行一家。如今,百信银行也深陷转型困局,业绩仍未步入稳定增长阶段。百信银行的未来,是探索出一条独属于直销银行的可行之路,还是如邮惠万家银行一般黯然离场,仍待时间给出答案。

-END-

· 欢迎转发评论 ·

投稿、咨询、转载

764885213(微信)

■声明

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

往期热文推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汽车金融 互联网贷款 金融监管 the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