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9 日,国内新能源电池材料龙头 " EnerTech 动力 " 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以每股 48 港元的发行价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合计募资 218 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第二大 IPO 项目。更引人瞩目的是,该公司国际配售部分获得超额认购 5.2 倍,额外募资 37 亿港元,加上香港公开发售 15.6 倍的超额认购表现,累计吸引逾 1200 亿港元资金参与认购,再度彰显全球资本对中国优质资产的坚定信心与港股市场充沛的资金活水。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此次 IPO 不仅刷新了年内新能源领域融资纪录,更成为观察全球资金流向与港股市场活力的重要窗口。
从发行结构看,EnerTech 动力的融资规模与投资者构成凸显市场热度。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本次 IPO 全球发售股份 4.54 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比 10%,国际配售占比 90%。在国际配售部分,来自北美、欧洲及中东的主权基金与长线机构投资者认购占比达 65%,新加坡主权基金 GIC、挪威主权基金等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 85 亿港元,占总募资额的 39%,锁定期均为 6 个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超募的 37 亿港元将全部用于匈牙利动力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建设,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能达 15 万吨,可满足全球 120 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需求,年新增营收约 300 亿元人民币。招股书显示,公司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42% 至 186 亿元,净利润增长 58% 至 27.3 亿元,强劲的业绩增长预期成为吸引资金的核心要素。
众赢财富通认为 EnerTech 动力的 IPO 表现并非个例,2025 年港股 IPO 市场呈现 " 量质齐升 " 的良好态势。据港交所数据,截至 9 月末,年内港股市场共有 44 家新上市公司,合计募资 1280 亿港元,同比增长 35%,其中新经济领域企业占比达 70.5%,医疗保健、TMT 及消费行业成为主力军。除 EnerTech 动力外,年内已有 17 家 A 股上市公司递交 H 股上市申请,11 家完成 "A+H" 上市,总数量增至 161 家,覆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战略新兴领域。另一家 AI 医疗企业 " 智医创新 " 上月上市时同样获得 3.8 倍国际超募,募资净额用于 AI 诊断设备研发,反映出市场对高成长性赛道的持续追捧。从募资用途看,年内港股 IPO 企业将 65% 的资金投向研发创新与海外产能扩张,较去年提升 12 个百分点,显示出中国企业国际化布局与技术升级的加速态势。
众赢财富通认为资金活水的充沛得益于内外双重因素的协同作用。从内部环境看,香港联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2025 年推出的 " 新经济企业上市便利计划 " 将生物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企业的上市审核周期缩短至 4 个月,同时放宽未盈利科技企业的上市门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赴港融资。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提供了坚实支撑,三季度港股通资金净买入 IPO 相关标的达 240 亿港元,其中对新能源、医疗保健板块的配置比例超 50%。外部环境方面,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新兴市场,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三季度全球新兴市场 equity 基金中,中国资产占比提升至 38%,较二季度增加 6 个百分点。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至 6.85 附近,也降低了外资投资港股的汇率风险,推动国际配售需求旺盛。
港股 IPO 市场的活跃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内地企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香港而言,持续增长的 IPO 规模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首选上市地之一的地位,年内已有 3 家跨国企业选择在港二次上市,港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对于内地企业,港股市场提供了高效的国际化融资平台,EnerTech 动力通过此次 IPO 引入 12 家国际战略投资者,不仅获得资金支持,更在技术合作与海外渠道拓展方面建立优势。机构预测,四季度港股 IPO 市场将延续活跃态势,预计有包括 2 家独角兽企业在内的 15 家企业完成上市,全年募资规模有望突破 1800 亿港元。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不断革新,港股市场将持续汇聚全球资金活水,为中外企业搭建更广阔的发展桥梁,在双循环格局中发挥更重要的枢纽作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