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10-11
嘉兴银行董事长离职背后:2025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不良率持续攀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证券之星 赵子祥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沃土之上,嘉兴银行曾以 " 小微金融标杆 " 的形象崭露头角。然而近期该行董事长林斌因个人原因突然离职,引发市场对其治理稳定性的质疑。

证券之星注意到,该行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降,业绩增速表现在城商行阵营中居末位;不良贷款率从 2024 年末的 1.01% 飙升至 1.34%,资产质量加速恶化;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 8.97%,逼近监管红线,资本充足性承压明显。

这家扎根嘉兴、辐射长三角的区域性银行,正面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多重考验,其困局既是个体经营的折射,也暗含着区域城商行在行业转型期的共性挑战。

高管动荡冲击治理,战略连续性遇考

银行治理的稳定是经营发展的基石,而嘉兴银行近期的人事变动却让这一基石出现了 " 晃动 "。近期,嘉兴银行董事长林斌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同时其嘉兴银行党委书记、委员职务也被免去。

更值得关注的是,9 月 24 日,嘉兴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林斌辞去市人大代表职务的请求。这一离职事件的 " 突然性 ",给市场留下了诸多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最新的工商信息显示,嘉兴银行法定代表人于 2025 年 8 月 29 日由林斌变更为王芳。后者系嘉兴银行现任行长,今年初刚由副行长转正,在行长位置上履职还不满一年。

公开资料显示,林斌于 1973 年 1 月出生,浙江丽水人,1991 年起在青田县教育系统工作,先后担任校教导主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和教育局综合机要秘书,2001 年进入政府机关单位,先后在丽水市纪委、市委办、市府办工作,担任副主任科员、人事行政处长和专职秘书等职务。

金融老将的突然离职对嘉兴银行而言并非毫无影响,在行业竞争加剧、转型压力陡增的背景下,稳定的治理架构是银行穿越周期的保障。嘉兴银行此时的高管动荡,不仅引发投资者对其内部管理规范性的质疑,更让市场担忧其战略规划的连续性。

例如在今年 7 月份,嘉兴银行召开 2025 年半年度工作会议,林斌发表讲话时提出了纵深推进 " 六个千方百计 ",全力推进科创金融特色银行转型等综合化经营理念。而离职后该行在小微金融、科创金融等特色业务,是否会因管理层变动而出现战略调整或者资源倾斜变化?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期,其区域市场拓展的节奏是否会被打乱?这些疑问都给嘉兴银行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业绩显著下滑,盈利与资产质量双承压

业绩是银行经营能力最直接的体现,2025 年上半年,嘉兴银行业绩呈现显著承压态势,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同比下滑,盈利能力遭遇阶段性挑战。

具体来看,该行营业收入同比出现微降,由 2024 年上半年的 21.3 亿元回落至 20.44 亿元,同比下降约 4.04%,反映出在行业息差收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其营收增长动力有所减弱。

盈利端的压力更为突出,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下滑幅度尤为显著。2025 年上半年该行净利润为 7.34 亿元,较 2024 年同期的 9.6 亿元大幅收缩 23.54%。

盈利下滑的背后,是资产质量的加速恶化。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 14.78 亿元,不良贷款率升至 1.34%,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0.46 个百分点。若对比 2024 年末 1.01% 的不良贷款率,其在半年内的升幅更是达到了 32.67%。

从贷款结构看,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该行贷款总额 1104.55 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 1065.61 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 24.16 亿元。关注类贷款的规模扩张,意味着未来不良贷款的 " 后备军 " 正在扩容,资产质量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方金诚今年 7 月份出具的评级报告中就曾表示,嘉兴银行贷款仍主要投向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大额贷款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区县级城投、上市公司及房地产相关企业,行业和客户集中度较高,而在 2024 年间,受当地部分企业经营承压影响,嘉兴银行信用风险有所暴露,不良贷款及关注类贷款占比有所上升,面临一定资产质量管理压力。

同时,息差收窄的行业性挑战也在嘉兴银行身上体现,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存款成本刚性上升的背景下,其净息差水平大概率出现压缩,进一步挤压了盈利空间。

资本充足性告急,核心指标逼近监管红线

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嘉兴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正在亮起 " 黄灯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 13.13%,一级资本充足率 9.9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8.97%;资本净额 195.99 亿元,一级资本净额 148.88 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133.8 亿元,风险加权资产总计 1492.17 亿元。

对比 2024 年末数据,该行资本充足率从 13.83% 下降 0.7 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 9.38% 下降 0.41 个百分点。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8.97% 已逼近 8.5% 的监管红线,仅高出 0.47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嘉兴银行在资本补充上面临巨大压力,若后续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或业务规模继续扩张,资本充足性可能触及监管底线,从而限制其业务开展空间。

资本充足性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资产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本消耗。嘉兴银行近年来在区域内持续拓展信贷业务,风险加权资产规模从 2024 年的水平进一步上升至 1492.17 亿元,而资本补充的速度未能跟上资产扩张的节奏。另一方面,盈利下滑导致的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减弱也是重要因素,净利润的大幅减少,使得银行通过利润留存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路径受阻。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资本补充工具的选择上,嘉兴银行作为未上市的城商行,外部融资渠道相对有限。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债务型资本工具是常见选择,但这会增加负债成本;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进行股权融资则面临估值、股东结构调整等难题。

嘉兴银行的困局,是当前部分区域性城商行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在经济转型、行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城商行面临着来自头部银行的规模挤压、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冲击,以及自身区域经济依赖度高、业务结构单一的先天不足。

刚刚遭遇重要人事变动的嘉兴银行,能否在这场危机中实现逆袭,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战略调整与执行能力,也与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复苏态势、银行业监管政策的导向密切相关。对于投资者和市场而言,这家曾经的区域标杆银行的未来走向,无疑将成为观察城商行转型阵痛与突围希望的一个重要窗口。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赵子祥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林斌 嘉兴银行 离职 长三角 嘉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