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教授 郑伟
" 十四五 " 期间,保险业围绕 " 高质量发展 " 这条主线,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实现了新跨越。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一方面通过资产端和负债端的两端发力,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更上新台阶。
( 一 ) 负债端。保险业通过负债端即风险保障,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十四五 " 期间,保险业累计赔付 9 万亿元,较 " 十三五 " 时期增长 61.7%。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
一是服务农业。" 十四五 " 期间,农业保险围绕 " 扩面、增品、提标 " 扩大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为 8 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将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扩大到全国所有地区," 十四五 " 期间亩均保额提升了 72%。这些举措对于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服务汽车产业。" 十四五 " 期间,车险累计承保机动车超 16 亿辆次,较 " 十三五 " 时期增长 40%。在车险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2021 年 12 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 ( 试行 ) 》,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 ( 试行 ) 》,新能源车险正式上线销售。2025 年 1 月,新能源车 " 车险好投保 " 平台正式上线,推动实现 " 愿保尽保、凡投必保 ",目前在保车辆超过 4000 万辆。这些举措对于满足消费者保障需求、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是服务科技产业 ( 包括科技制造业、科技服务业 ) 。" 十四五 " 期间,科技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 10 万亿元,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支持创新应用项目 3600 个,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 保驾护航 "。在科技保险助力突破 " 卡脖子 " 难题方面,2021 年 18 家保险机构联合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组建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致力于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中国保险风险解决方案,初步探索了一条保险服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四是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 十四五 " 期间,保险业在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服务共建 " 一带一路 " 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累计提供风险保障 4.4 万亿美元,较 " 十三五 " 时期增长 52%,其中 2024 年出口信保公司年度承保金额首次迈上 1 万亿美元大关。截至 2023 年 6 月末,6 家中资保险机构在 8 个共建 " 一带一路 " 国家设立了 15 家境外分支机构;" 一带一路 " 再保险共同体 ( 包括中国再保险集团、人保财险等 23 家中外保险、再保险公司 ) 累计承保项目 74 个,保障境外总资产 570 亿元人民币。
( 二 ) 资产端。保险业通过资产端即保险资金运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十四五 " 期间,保险业积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着力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截至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 5.4 万亿元,余额较 " 十三五 " 末增长 85%,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截至 2024 年 8 月末,保险业通过债权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28.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2%;保险资管产品和保险私募基金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登记规模超过 1.7 万亿元,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模近 7500 亿元,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产品登记规模超过 4300 亿元;保险资金通过上市公司股票、直接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向科技类企业投资超过 6000 亿元。2024 年以来,金融监管机构积极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等 " 四项试点 ",累计为科技领域新增投资超过万亿元,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聚焦三个维度,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取得新突破。
( 一 ) 养老保险。" 十四五 " 期间,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22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个人养老金启动实施,成为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标志性事件。当年 11 月,监管机构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推动保险业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发展。2024 年 10 月,监管机构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保险业积极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已积累养老金规模超过 6 万亿元,覆盖近 1 亿人,为助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快补齐第三支柱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 二 ) 健康保险。" 十四五 " 期间,保险业更加深入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健康保险实现多样化发展,既包括纯粹的商业健康保险,也包括服务社会保险 ( 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 ) 的社商合作型健康保险,还包括带有一定政策支持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 ( " 惠民保 " )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 12.2 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 1.8 亿人,5 年来商业健康险为患病人群累计支付 1.8 万亿元经济补偿。截至目前,商业养老、健康保险积累准备金 11 万亿元。下一步,长期护理保险即将全面实施,保险业的参与程度将继续加深。
( 三 ) 巨灾保险。" 十四五 " 期间,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实践探索取得新进展。2024 年 3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扩展了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险责任从单灾因 ( 仅地震 ) 扩展为多灾因,提升了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的基本保额水平。2024 年 2 月,河北省为全省城乡居民投保综合巨灾保险,标志着全国首单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巨灾保险正式落地。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在 20 多个省市落地,推动防灾减灾 " 安全网 " 进一步织密织牢。" 十四五 " 期间,我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地震灾害,保险业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针对洪涝灾害、台风地震等累计赔付超过 1500 亿元,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合理预赔,较好地支持了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