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局 前天
高速充电,怎么就这么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洛水钟鸣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 zhijuzk)

经常放假的朋友都知道,每到放假,高速路上往往都很堵。

高速路很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龟速车太多,龟速车太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电车总压着经济时速跑,很多电车总压着经济时速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有电量焦虑,大家有电量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高速上充电太难。

节假日高速上充电能有多难呢?答:像末日丧尸题材的美剧一样难。

要么,几十上百辆车,排队四五个小时,去等那寥寥几个充电桩;要么,有人耍小聪明加塞,被发现后双方口角不断,最后上升为肢体冲突。这也就是咱国家禁枪,否则,大概早就有人开火了。

但这时很多电车车主就不理解了。毕竟,他们买车的时候,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可是卖车的告诉过他们一组数据:

到今年,我国的充电桩(充电枪)总数,已经超过 1700 万个;

2. 目前,我国每 5 辆新能源车,就能匹配 2 个充电桩(充电枪);

3. 现在,我国的充电桩,已经基本实现了所有高速公路服务区全覆盖。

也就是说,现在 " 充电跟加油一样方便 " 了。只要你不在意 " 油车显示还剩 40 公里里程,实际能跑 80 公里,电车显示还剩 40 公里里程,该找充电桩了 " 这种烂梗,你买就行。

然后你就买了。买完后,平时也没啥感觉,直到假期上了高速,才感觉上当了。

那你说,这些销售,他骗你了吗?他没有。他说的全是实话。

他只是没告诉你另一组数据:

截至目前,在那1700 多万已经建成的充电桩(充电枪)里,只有大约 6.6 万个,被安装在了全国的高速服务区;

2. 据交通部预测,今年的国庆黄金周,高速路上大概有1400 万辆新能源车在跑;

3. 从前面两个数据可以得出,大概 200 多辆新能源车,才能分到一个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当然这 1400 万辆电车不会同时都在路上,但你能保证那 6.6 万个充电桩同时都开着?

你保证不了。所以,在一些 " 热门服务区 ",几十辆车等一个充电桩,太正常了。

——在全国范围内看,新能源车的天堂也许已经建成,但这并不妨碍你在高速服务区陷入局部地狱啊。

就这 " 地狱模式 ",还有好多插电式混动的车,也去凑热闹。你问他为啥不去加油?他说能充电为啥要加油,他那四五个小时,大概不值那三百多的油钱。

你还不能不让他充。人家也是有充电口的,只要愿意花电费,你凭啥拦着?

还有很多人,任凭工作人员怎么劝他 " 充 80% 足够了 ",他也不会听。为啥呢?一方面是因为他有电量焦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付出的沉没成本太高——四五个小时的队,我都排了,我怎么还不充满了再走?

可问题是,电池跟油箱不一样,最后这 20% 的电,几乎要花跟前面 80% 同样多的时间,才能充满。

那本来就少的充电桩,岂不更加捉襟见肘?

这时有人该说了,既然充电桩捉襟见肘,那咱多建一点啊!咱在每个服务区,建他一千个充电桩,不就没问题了?

对,你是没问题了,但国家电网有问题。

这又是一个数学题:如果以年为单位,来计算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利用率,那全国高速充电桩的平均利用率,只有5.4%多;如果扣除春节、五一、国庆这几个小长假,收费时段的平均利用率更是只有3%多。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意味着,尽管你在小长假见到的景象是,那高速充电桩都快炸了,但它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喝西北风和吃灰。

但它在那吃灰,相关的维护费用,该花还得花,产生的折旧成本,该有总归有。而且,它吃了灰,你得配个工作人员去擦灰吧,你不能说这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擦灰,就不要这工作人员了吧。

可是你要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得有工资吧。这些都是充电桩闲置时产生的费用。

而且,咱国家的多数服务区,年龄都比充电桩大得多了,这些服务区在当年建造的时候,压根没人想过,有朝一日还得供养这么多充电桩。

面对这种情况,键盘侠们只要动动手指," 多建几个 " 就完了。可是电网的人知道,要建桩,首先要电力增容,简单地说,就是要重新往服务区铺设高压输电线,要重新添置变电设备。这一套下来,在平原地区可能要花个七位数,到了山区,耗费达到八位数也不是不可能。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充电桩 " 燃烧 "20 天、吃灰 345 天?

所以," 高速充电难 " 这个问题,它根本不是高速的问题,也不是充电的问题,这事跟基建水平它就没多大关系。

造成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无非两个:

第一,全国人民都在同样的时间段放假、出行,窗口期短且集中,这种短时的 " 潮汐式涌动 ",外星人的基础设施也承载不了;

第二,新能源车大规模扩张,造车的只管造,卖车的只管卖,开车的只管开,谁都没考虑后续的配套服务。

甚至,多数人连新能源技术到底成熟不成熟,都没考虑过。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不排队的情况下,油车加满一箱油,两分钟够了吧?电车快充 80% 的电,差不多得二十分钟以上,就算换电,也得二十分钟以上——换上的电池,还不保证是全新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电车的技术,就是不如油车成熟。你可以说它有节能环保、经济省钱等诸多优势,但在开着它上高速之前,有几个人认真考虑过它的劣势呢?

当然,现在说这些,肯定是晚了。

那几千万辆电动车,卖也卖出去了,总不能禁止它们上高速吧。现在要考虑的是,在短期内,怎么缓解这种 " 高速充电没法高速充电 " 的问题。

前面说了,大规模扩建服务区充电桩,成本太高,赔钱太多,肯定不行。但适当地扩建一点,也不是不行。

只不过,充电桩不一定要建在服务区,也可以建在收费站附近——反正进出收费站,本来就堵,也不差这点了,总比服务区排队的电车,直接排出了服务区、排到最右边车道上强吧。

再说收费站附近的地也多,如果适当加以导流,不一定就会造成多少拥堵。

说到这里,很多人又该说了,既然都到收费站了,干脆下高速再充电得了?下了高速,充电桩又多,电费又低,不比在高速上充要实惠?

但你以为那些电车车主都傻,宁可排队三小时,不愿多绕三公里吗?不是的。他们只是不熟悉下了高速之后的情况,怕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不到充电桩,或者找到了不能用。

而这就提醒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并不是多建充电桩,而是多在 " 软件 " 上下功夫

比方说,各个地方的充电桩运营商,可以跟导航软件合作,主动开放自己的数据,让导航软件能精确掌握高速路附近城市的充电桩位置、数量、使用情况,给新能源车车主提供省时省钱的充电方案。

再就是,现在有些高速收费站,居然要专门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在匝道上挨个敲车窗,提醒新能源车主 " 到下个服务区充电更省时 ",这不费劲吗?其实,服务区的充电桩使用情况,完全也可以跟导航互联,让车主一目了然。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所有这些努力,都不如抓紧时间改进电池技术来得实在。如果将来有一天,充电跟加油一样,两分钟就搞定,而且电池跟油箱一样反复用也用不坏,那今天所有的问题,自然都不存在了。

只是那一天似乎还远。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新能源车车主,上高速前最好慎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充电桩 新能源车 高速公路 美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