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1 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科委副主任屈炜介绍《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有关情况。
屈炜表示," 未来产业 " 是指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颠覆性、前瞻性的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重塑产业格局的战略支点,也是上海抢占科技前沿制高点、塑造全球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为此,上海设立总规模约 150 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同时启动建设类脑智能、硅光、脑机接口等领域未来产业集聚区,促进创新资源集聚。
培育壮大未来产业
据了解,为进一步系统性、前瞻性、全局性地培育未来产业,经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定出台了《若干措施》,力争到 2027 年,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体系化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 20 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到 2030 年,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
关于 150 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执行总经理刘理鹏对记者表示,未来产业基金聚焦于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以及前沿平台技术方向,在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健康、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材料等领域进行早期投资,协同各类资源,打造开放投资、验证、孵化一体化平台。
那么,未来产业基金主要投资哪些赛道呢?刘理鹏表示,将围绕 " 四个未来 " 展开。探寻未来人才,寻找具备创业潜质的科学家与推动颠覆式创新的投资人;构建未来认知,提前建立对核聚变、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深度认知;探索未来范式,适应 AI(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创新频率加快、科学与产业距离缩短的趋势,实践扁平化组织架构;强化未来连接,整合创新生态,降低各方沟通成本。
据了解,截至 2025 年 10 月 10 日,未来产业基金已投决 18 只战略性突出、创新性显著的子基金。拟投决金额为 222.15 亿元,子基金目标总规模超 150 亿元,放大倍数约 6.8 倍;直投方面,已重点布局 9 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项目,投决金额 3.99 亿元,放大比例 32.9 倍,覆盖可控核聚变、AI 大模型、脑机接口、生物医药、天基计算等关键赛道。
打造未来产业集聚区
《若干措施》的一大重点举措,便是打造产业集群高地。目前,上海已经在浦东、闵行、杨浦、临港等启动建设了若干未来产业集聚区,谋划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制定专项政策支持,助力先导区高质量发展。
浦东新区副区长李慧表示,张江作为首批上海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已经在模力社区、张江机器人谷、创博园等区域形成具身智能、硅光等未来产业集聚,上海 " 未来启点 " 社区也落户张江。浦东还将在 6G、合成生物、细胞和基因治疗、超导、核聚变等领域加快布局,推动未来产业规模化发展。
据悉,上海 " 未来启点 " 社区依托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顶级科学家社区以及子基金生态体系,打造成为顶尖人才与认知的入口和创新创业资源的超节点。未来启点社区初步构建起 " 人才—认知—连接—范式 " 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社区以 " 服务颠覆式创新的人才需求 " 为使命,聚焦发掘人才、探寻未来、迭代认知、工具赋能,重塑颠覆式创新产业化的底层范式。
另外,李慧也表示,浦东持续加大双创产业空间供给,加速 " 两个 100 万 " 政策实施落地。" 两个 100 万 " 指的是,100 万平方米低租金青年公寓和 100 万平方米低租金创业空间,以此保障低成本创新创业和高密度的智力集聚,盘活产业空间,打造一批未来产业特色园区。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耀强介绍了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顾耀强表示,本次《若干措施》的发布,充分彰显了上海深化培育未来产业、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决心与信心,也为集聚区的建设运营注入了更强动力。
他补充表示,《若干措施》能进一步为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的未来产业培育提供更系统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撑与产业赋能,围绕集聚区完善配套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产业创新 " 核爆点 "。通过精准释放政策效能,吸引更多标杆性头部企业与旗舰型优质项目落地,从而加速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助力上海在全球科技竞争新赛道上走在前列。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