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管理学 前天
资治通鉴:成大事最大的障碍,不是缺钱缺人,而是老板有眼无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tiyu1.html

 

公元前 154 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纠集其他诸侯,以 " 清君侧、诛晁错 " 为旗号谋反,但是,仅仅三个月就被周亚夫平定了。

那么,吴王为什么会战败呢?

本文我们继续分析他失败的原因。

起初,吴王曾想让他的一个臣子田禄伯担任大将军,但在吴王太子的劝说下,吴王最终否决了这个人事决定,没有任命田禄伯为大将军。

吴国有一位年轻将军,曾向吴王提出兵行险招、直接拿下洛阳地区的计划,但吴王在征询了一帮老将的意见后,老将们以 "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 为理由,也否决了这个建议。

最后,吴王自己担任主帅,军队还没有渡过淮河,他的那些宾客们却已经纷纷被封官,享受高位,都是封将、司马、侯、校尉等。但是,唯独有一个人没有受到重用,那就是周丘。

周丘是什么人呢?

他是下邳人,爱喝酒,品行不好,曾因逃亡而投奔吴王。

因为逃犯出身和品行,吴王看不起他,没有重用他。

周丘主动跑到吴王面前,对吴王说:" 臣确实没有什么才能,无法在军队中担任职务,也不敢要求带兵做官。希望大王能给我一个皇帝的符节,我不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但愿能回报大王的信任。"

他只请求一个名号和皇帝符节,希望可以为吴王做出一点贡献来。

这个要求,吴王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吴王这么做,毕竟没有什么风险,周丘如果成功了对自己有好处,如果不成也没有损失。

吴王给了周丘符节,周丘拿到符节后,连夜驾车赶往下邳。

下邳的官民听说吴王造反,都保持谨慎观望。

周丘到达驿站后,利用手里的符节,召来下邳县令,随后让随从给县令安了个罪名,将其杀害。

接着,周丘召集了他和兄弟们认识的那些地方官吏,对他们说:" 吴国叛军很快就要到了,到时候下邳被攻破,甚至屠城也不过是一顿饭的工夫。如果我们率先投降吴王,也许还能保全性命,有本事的人还能跟着立功封侯。"

这些官吏听后,纷纷将消息传达给周围的人。

很快,下邳的官民全部归顺了吴王。

周丘一夜之间就掌控了三万多人,派人并向吴王报喜。

随后,周丘率军北上攻取城阳。

等周丘到达城阳时,他的部队已经发展到十多万人。

接着,周丘打败了城阳中尉指挥的军队。

但让周丘意外的是,吴王这个 " 老小子 " 太不中用了!自己原本还想跟着他干一番事业,结果不到三个月,吴王就失败逃亡,被人穿了糖葫芦,砍了脑袋。

周丘知道自己无法再跟吴王成就大事,于是率兵返回下邳。

但还没到下邳,他因背上生毒疮,病发身亡。

周丘的死是个意外,但他的能力不可否认。

周丘的经历,也从侧面反映出吴王造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识人不明!

吴王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用人挑三拣四,而不是唯才是举。

吴王在造反时还过分挑剔,甚至嫌弃他人出身卑微。

这种用人的态度,在争夺天下时显得不合时宜。

天下安定的时候,可以不用品性不好的人,但在搞大事的关键时刻,还挑三拣四,怎么可能成功?

第二,识人不明,跟人才失之交臂。

吴王给他的所有宾客都封了官,唯独周丘一官半职都没有。

周丘为了证明自己,向吴王要了一个汉王朝的符节,假扮汉朝使者,轻松拿下下邳。

周丘这就是神来之笔啊,这就是成事的智慧啊!

吴王还带着军队傻不拉叽地攻城夺地的时候,周丘轻松凭借一个符节掌控下邳,获得 3 万多人的军队,这才叫将才啊!

而吴王,却错过了他宾客中唯一一个有才之人。

吴王简直就是有眼无珠,谁有才都不知道,又怎么能不败呢!

第三,不听建议,决策不明,避开正确答案。

吴王不识人,不知道谁行谁不行,不知道听谁的。

他给所有宾客都封了官,却漏掉了最有才的周丘。

此外,他也不听建议。

从田禄伯、年轻的桓将军到周丘,这三个人都侧面反映出吴王根本不知道谁是有能力的人,也不愿意听取正确的建议。

综上所述,吴王不识人、不懂用人、不听建议,这些因素注定了他造反失败。

要成大事,资源固然重要,但,识人的眼光重要,用人的胸怀更重要,可惜,吴王只占了资源!

你觉得是这样吗?

煮酒论英雄,读史通谋略。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读史感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