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白天太阳光照射强烈,夜间、清晨又雾气频现;凉风起让人倍感惬意,可午后又频受 " 秋乏 " 困扰,倦意难以抵挡。公安交管部门根据秋季道路交通及行车出行特点,发布秋季安全行车提醒。
夜间 22 点至次日早晨 8 点
大雾多发时段 驾车合理用灯
雾天行车要打开雾灯和近光灯,不仅为了看清前车,更是要提醒前车,因为前方车辆在大雾天并线前很难发现后面有车,易引发追尾事故。有的驾驶人认为雾天开启远光灯效果会更好,其实不然,特别是夜间,远光灯设计是大面积照射,易在雾里造成散射,使驾驶人视野出现白茫茫一片,反而无法看清路况。
除了合理使用灯光,雾天行车还要注意:保持安全车距,保障在能见度低、看不清前面的行人和车辆的情况下,遇突发状况能采取有效措施;雾天路面湿滑,行车不要猛踩刹车,可点踩刹车降速,同时给后方车辆以提示。
6 点至 8 点
高速公路行车 警惕 " 团雾 "
高速公路上的 " 团雾 " 具有四大特点:一是覆盖面积小(一般在 1 至 5 公里);二是 " 团雾 " 外视线良好,团雾内四顾朦胧;三是其出现时间一般为晚上或者早上 6 点至 8 点;四是多发于高速公路沿线临近水塘、桥面、雨后山区以及其他温差较大区域。
高速行车遇 " 团雾 ",要牢记千万不能就地停车,应及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切记不要使用远光灯。进入 " 团雾 " 区域,部分驾驶人会下意识地踩一脚急刹,这样会使后车无法判断距离从而导致追尾事故。减速时,应当缓慢放松油门、连续轻踩制动。" 团雾 " 中能见度低,无法分辨车距,行车过程中切勿随意变更车道、超车、原地停车等行为。最好的方式是从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缓慢驶出,或进入附近服务区暂避,等待 " 团雾 " 消散。
7 点至 8 点、16 点至 18 点
阳光强烈照眼 小心 " 瞬盲 "
此种情况经常出现在驾车转弯驶入垂直道路的瞬间,突然受到太阳光照射的 " 袭击 ",眼前一片 " 曝光 ",视线受阻。此时,大部分驾驶人都会下意识地闭眼睛、踩刹车、伸手放下遮阳板,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可能需要 3 至 5 秒钟,但在这个驾驶过程中人基本处于 " 盲驾 " 状态。
驾驶过程中因刺眼阳光导致驾驶人 " 瞬盲 " 从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行车中如遇此种情况,不要惊慌,保持冷静,降低车速,保持注意力集中,注意观察车身两侧的非机动车及行人,最大限度保证行车安全。保持安全车距,控制台切勿放置反光物如手机或纸质宣传品等,远离 " 反光 " 车辆,佩戴太阳镜,保持挡风玻璃清洁。
13 点至 14 点
瞌睡频袭 困倦别硬撑
驾车中如果察觉自身出现疲劳状况,可打开车窗通通风,嚼薄荷类口香糖,在鼻子下面或太阳穴处涂抹风油精、清凉油等减轻困乏,或者喝浓茶、喝咖啡提神。避免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开车,避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如果疲劳感持续增加,应停车休息,下车洗脸,或用湿纸巾、湿毛巾擦脸和脖子,适度地做些运动,待疲劳感缓解后再继续行车。
预防 " 困驾 " 除了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行车前还不宜吃得过饱,少吃伤胃、油腻、黏滞食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开车时尽量少开空调,最好打开车窗,使车里空气保持新鲜,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在车内吸烟,烟气中的尼古丁虽在早期可提神,但在后期却会起到抑制作用,逐渐降低人的注意力,烟气中的一氧化碳还会引起人体缺氧而引起昏睡。
记者 徐燕 通讯员 焦轩 刘希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