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网 前天
泰国中餐厅“内卷倒闭潮”爆发!泰国本土餐饮业无奈:更惨的还在后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泰国中餐厅:边开边倒

泰国中餐厅正在经历一场 " 开业潮 " 与 " 倒闭潮 " 并存的怪象。

几乎每一条主要商圈街道上,都能看到新开的火锅店、烧烤店、麻辣香锅店,而隔壁的 " 原址重开 " 招牌,也早已成了常态。

许多中国创业者带着对海外市场的憧憬来到泰国,以为能躲开国内激烈的 " 内卷 ",结果发现——

整个曼谷早就卷成红海。

有人开业即爆火,三个月回本;也有人试营业还没结束,就不得不草草关门。

根据泰国网观察,泰国中餐厅的盈利客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但如今面临三个方向的冷却:

第一,暂时吃不惯泰国酸辣菜系的中国游客(可显然,中国游客数量正在减少,且中国游客来泰国,绝不是为了品尝早已吃腻了的中餐)

第二,在泰国常居的中国人(但此类人群目前分流到了越南和马来西亚,或者因为经济下行,无法承受昂贵中餐厅的价格)

第三,泰国本土人士,他们奔着从未吃过中餐来尝试,但该动机最终冷却于见到数千泰铢起步的中餐菜单,以及大街小巷的内卷——整个泰国,千篇一律,麻辣式中餐无处不在。

中国人在泰国,曾流传一个戏剧化的段子——人在泰国,如何证明自己有钱,答案是——我一日三餐,吃中餐。

其中缘由,大致因为部分中餐在泰国,又卷,又贵。

中餐在泰国,正在上演一场 " 淘汰赛 ":

高水平的店,已经进化为带文创属性、氛围感十足的餐饮空间——装修精致、定位年轻、价格亲民;

而另一部分中餐厅,却仍停留在二十年前的经营模式:菜式单一、装修老旧、定价偏高,仍以为 " 羊肉锅 " 和 " 东北烧烤 " 能赢得市场。

有顾客抱怨,某些店号称正宗,实则一锅汤里能吃的肉只有几块,其余全是骨头与脂肪;单人消费却要两千泰铢(约四百元人民币)。

这类 " 高价低质 " 的餐厅,很难留住老顾客,只能依靠短期客流维持,最终被市场迅速淘汰。

餐饮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

在泰国开中餐厅,卷的核心是 " 性价比 " 与 " 回头客 "

那些靠高价吸引游客、追求短期利润的店,也许能在开业初期赚上一波 " 热钱 ",但当地人和在泰华人消费更趋理性后,利润空间就越来越薄。

这也是为什么——一批批中国老板来了,一批批又撤了,店铺换人之快,几乎成了曼谷街头的一种节奏。

泰国本土惨挺:我们更惨!

泰国本土餐饮业者抱怨:日子依然艰难。

如今许多餐厅老板都形容自己 " 还在苦苦支撑 ",认为泰国经济复苏之路仍然漫长。

消费力低迷、民众手中几乎没有多余的钱,而指望游客也变得越来越难。来自中国的游客 " 大片消失 ",至于俄罗斯和中东游客,也变得比以往更加谨慎。

大型连锁餐饮集团纷纷转型,推出价格更低的产品线,但同时也抱怨成本上涨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有些餐厅的总成本已高达 40%。

泰国当地,人们说 2025 年是 " 真正燃烧的一年 ",但事实上,自市场低谷期的 2023 年起,每一年都让餐饮业者感到愈发艰辛。有人坦言:" 其实真正的考验早就开始了,而现在可能是‘二次燃烧’,甚至只剩下灰烬。"

泰国倒闭潮加剧:六成餐厅撑不过第一年

餐饮业尤其受到冲击,因为这是一个进入门槛极低、竞争极度激烈的行业——开店容易,关门也快。

此外,泰国商业发展厅(DBD)的数据显示,餐厅关闭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数量高达 " 十万级 "。

餐厅在开业第一年倒闭的比例,也从 40% 上升到 50%,最新报告更指出,高达 60% 的餐厅在开业第一年就倒闭。

造成餐饮业低迷的主要原因,是购买力不断下降。

Ket,是 "Ruay Mai Yut"(泰国 " 富不停集团 ")的负责人,该集团旗下拥有 10 家餐厅,其中旗舰品牌是韩式烤肉连锁 "nice two Meat u"。

她表示,过去几年是餐饮业最艰难的阶段——

" 老板们确实辛苦,但最难的其实是消费者。那几年大家动用了全部积蓄,现在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而经济至今看不到好转迹象。这种影响不仅波及底层,而是从上到下都在受压。"

她补充道:过去 " 富不停集团 " 主要瞄准中高端消费者,但这两三年来发现,即使中产以上群体也开始减少开销。

" 人们越来越看重性价比,这不只是价格要便宜,而是餐厅必须干净、服务好、味道也得够好。"

泰国高成本吞噬利润,连锁品牌也难幸免

因此," 富不停集团 " 近年陆续开出了平价品牌:例如售价 9 泰铢起的 "Ket Noodle" 牛肉面,以及新推出的冬阴功面和 "Pok Pok" 系列面食。

未来还计划推出 29 泰铢起的平价快餐。她说:" 必须做顾客每天都能吃的东西,才能在 3 到 4 个月内回本并活下来。"

" 我认为现在的难度比三年前还要大。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更多餐厅倒闭,但也会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问题在于,每个行业的数字都在下滑,大家都在受伤——最严重的是消费者的钱已经非常少,而生活成本却越来越高。"

在谈到成本时,这位女企业家表示,原材料价格几乎每个月都在上涨,尤其是猪肉价格仍居高不下,像韩式烧烤这种重度依赖肉类的餐厅受影响最直接。目前集团平均的原料成本比例已高达 30%。

这一点与泰国餐饮顾问 "Thanaphon Wongchinsri"(外号 "Tor Penguin")的分析相符——他指出,许多餐厅的原材料成本已升至 35%,再加上租金 20%、人工 15 – 20%、外卖平台抽成(GP)高达 30%,意味着餐饮业在开门营业之前就已经陷入亏损。

" 如果试图通过提价弥补,也会被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天花板挡住。咖啡 150 泰铢、打抛猪饭 100 泰铢的时代是撑不久的。当利润率下降,餐饮业就成了‘进得快、出得快’的行业。"

"nice two Meat u" 的老板进一步指出,现在商场的人流量大幅减少,大多数消费者只在周末或长假外出消费,与往年相比下降明显。

"Tor Penguin" 也分析说,接下来大型连锁品牌将会从商场转向街边市场,与中小型餐厅正面竞争。

" 小型餐厅就像小鱼小虾,要与鲸鱼对抗,还要面对即将到来的‘鲨鱼’——中国大型连锁餐饮品牌正以‘海啸式’速度进入泰国市场,目前看到的只是第一波浪潮。"

赴泰外国游客锐减," 价格战 " 成新常态

对于原本寄希望于旅游业的餐饮业来说,情况同样不乐观。

" 高消费中国游客减少到几乎看不见了。如今主要顾客是俄罗斯人和中东游客,但他们的消费也明显减少。外国游客不再像过去那样慷慨消费。"

在 " 富不停集团 " 宣布调整品牌布局前,另一巨头 "Minor Food Group"( )也采取了类似策略。该集团旗下拥有 The Pizza Company、Swensen ’ s、Dairy Queen、Sizzler、Burger King 等品牌。

尽管这些品牌的营业额仍在增长,集团首席业务发展官 "Anuphon Nithiyanun" 也坦言:

" 如今的餐饮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新品牌不断进入,甚至连街头小吃都分流了大量商场客流。"

他指出,未来的增长关键在于增加顾客数量(Customer Growth),而非仅靠提升客单价。

Minor Food 最近推出了新的平价品牌 "The Steak & More",定位比 "Sizzler" 更亲民。

" 我们早就看到平价牛排市场的潜力,但这种店更辛苦,因为得靠量撑。品牌的长期增长不是靠涨价,而是靠让更多顾客走进来、留下好印象、愿意回头。"

他补充说:" 顾客走进来、拍照、分享、推荐,这才是品牌的生命力。"

业内认为,现在已不是 " 谁规模大谁就赢 " 的时代,而是 " 谁能更快适应变化 "。

" 既然原料成本降不下,价格又涨不了,就必须想办法提升顾客感知价值——让普通菜单变得更有特色,让餐厅成为该品类的‘代表’。与其被迫转型,不如主动转型。"

在经济持续低迷、缺乏刺激消费的政策下,泰国的 GDP 增速仍是东南亚最低之一。

餐饮业者们说,他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继续坚持下去,等待真正的复苏。

但他们相信——坚持下去,就是唯一的希望。

了解中泰最新资讯

请关注

+

+

+

监制:王新宇

图:综合自泰媒

主编: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传媒

法务支持:克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泰语学堂】泰语歌《嫉妒》!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泰国 中餐厅 中国游客 曼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