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10 月 11 日 -12 日,以培育创新人才,服务产业发展为主题的 2025 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天津赛区)暨第十届天津市创新方法大赛决赛在天开园核心区举办。
此次大赛围绕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推动校企融合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四大目标展开,自 8 月 1 日启动报名以来,天津赛区共有 769 个项目、71 家参赛企业顺利通过。
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设计员韩庆轩表示:" 我们解决飞机供电系统电弧检测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检测技术也覆盖了我国的全部机型。此次我们积极参赛,也积极利用 TRIZ 理论解决技术研究的实际问题,想通过大赛与其他行业的参赛队伍相互交流,碰撞创新的思想火花。"
" 这次我们有四个项目入围到决赛,我牵头研发的项目主要解决锂离子电池漏液和能量密度低的问题,也就是电池稳定性和续航的问题。基于在实际研究应用中的发现,我们利用 TRIZ 理论来自研创新方法,不仅能够缩短对技术的创新、改善周期,还能够节约研发、改善成本。" 天津力神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中心产品开发部部长张宏芳说。
大赛评委、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孙建广介绍说:" 今年初赛征集项目数量创新高,决赛有 60 多个项目,与往年相比项目数量正在逐年增长,从全国来看,能够排到全国前三。这也侧面反映了天津市创新方法普及程度高,水平逐年增长,尤其可以看到各参赛队伍水平差异越来越小,这些参赛项目的创新方法很多都申请了发明专利、为企业带来的实际效益也非常好。"
今年除了传统的石油行业等项目外,还有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参赛项目。孙建广说:" 今年参赛的航空机电积极性非常高,既提升壮大了整体参赛队伍,又能够更好的保障每年参赛队伍的积极性逐年提升,带来新的参赛创新思路。"
为深入推广创新方法,提升企业及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此前 5 月至 8 月,天津科技馆联动组织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方法研究会、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全国创新方法领域专家,开展创新方法系列培训活动。采用市区专场与企业专场相结合的方式,共有 150 余家企业、高校参与,共计 1977 人次参训,通过政策解读、理论授课、案例实操与赛事指导等多种形式,为创新人才成长与技术难题破解提供了系统性支撑。
据悉,根据决赛结果,大赛组委会将在近期选拔出本年度天津赛区冲击国赛重点团队,参加国赛前强化训练。
(津云新闻记者 苑美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