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吴凡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 9 月 12 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 下称 " 娃哈哈集团 " ) 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娃哈哈集团亦向媒体回复宗馥莉辞职属实。事实上,早在 2024 年 7 月,社交平台上曾流传出一张宗馥莉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的截图,彼时娃哈哈于同月发布声明称,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女士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
对于此次辞职的原因,有媒体报道称,系因商标使用 " 不合规 ",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 " 娃小宗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宗馥莉接棒宗庆后,围绕娃哈哈集团以及其自身的舆情与风波不断——从家族遗产纠纷的公开化,到商标使用权的合规性争议,从上任后改革引发的内部震荡,到渠道体系优化过程中的经销商博弈,多重矛盾的交织让这家老牌饮料企业持续处于舆论聚光灯下。
宗馥莉商标突围遇阻
今年 9 月,一份标题为《关于开展 2026 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在社交平台中流传,该通知内容显示,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 " 娃哈哈 " 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 2026 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 " 娃小宗 "。
对于更换新品牌的原因,通知中也进行了解释:" 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因此,我们不得不做出以上的安排,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证券之星了解到,自 2024 年 2 月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已接手了宗庆后名下的多家公司。今年 2 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显示,娃哈哈集团正在对 " 娃哈哈 " 商标进行转让,同月娃哈哈集团发布声明称," 娃哈哈 " 系列商标共计 387 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娃哈哈集团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 下称 " 娃哈哈食品公司 " ) ,对于系列商标转让的原因,声明中提到,因娃哈哈集团公司与外资公司之间历史纠纷的缘故,未完成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并非因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禁止转让事由。" 娃哈哈 " 系列商标登记在娃哈哈集团公司名下期间,娃哈哈食品公司作为商标实际权利人长期自用,并持续授权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使用 " 娃哈哈 " 系列商标。
声明中称,为进一步提升娃哈哈集团公司合规化经营,通过对集团公司历史沿革的梳理,基于娃哈哈食品公司章程的规定,集团公司应当依法向食品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完成 " 娃哈哈 " 系列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
天眼查显示,娃哈哈食品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宗馥莉旗下全资子公司宏振投资持股 51%,娃哈哈集团持股 39%,娃哈哈实业持股 10%,若商标完成转让,娃哈哈食品公司不仅拥有价值超百亿的无形资产,且宗馥莉也无需受制于商标使用的 " 一票否决 ",可自主决定商标使用范围、授权对象及品牌延伸方向。
不过有媒体报道称,上述商标转让事项遭到国资股东反对,最终暂停。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娃哈哈系列商标仍登记在娃哈哈集团名下。
娃哈哈被曝前三季度营收下滑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宗馥莉接棒后,便推动娃哈哈集团进行了诸多改革,在内部管理上,娃哈哈组织架构进行大幅调整,通过合并或撤裁多个部门优化体系;在渠道端,娃哈哈对经销商体系进行调整,裁撤年销售额低于 300 万元的经销商,此举一度引发渠道生态震荡。
对于经销商数量的变动,宗馥莉此前接受专访时曾明确表示,这是基于市场策略与合作意愿的正常优化。宗馥莉称,不论何时,经销商始终是娃哈哈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调整的目的不是去削弱,而是让这个体系更稳固、更长远。宗馥莉同时表示, ( 作为企业的一把手 ) 最大的不同在于,今天我拥有了更完整的决策权和话语权,这意味着更高效地执行,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然而,娃哈哈的股权结构为改革推进带来了制约。天眼查显示,目前杭州国资上城文旅、宗馥莉以及娃哈哈职工持股会分别持有娃哈哈集团分别持有 46%、29.4% 和 24.6% 的股权,三方股权架构下,宗馥莉难以完全实现对娃哈哈集团的掌控,更关键的是," 娃哈哈 " 商标的使用需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这一核心限制导致诸多改革举措常陷入 " 决策易、落地难 " 的僵局。
在此背景下,宗馥莉启动了全新品牌 " 娃小宗 "。证券之星了解到,该品牌为宗馥莉旗下宏胜集团主导运营,从股权结构看,宏胜集团与娃哈哈集团并无股权关系,恒枫贸易为宏胜集团唯一股东。天眼查显示,截至 10 月 11 日,宏胜集团已注册了 44 个 " 娃小宗 " 系列商标,公司还于今年完成了 " 娃小哈 "" 宗小哈 " 等商标的注册。
宏胜集团原为娃哈哈代工厂,宗馥莉于 2007 起担任宏胜总裁,其官网显示,集团在中国共有 16 个生产基地,44 家子公司,拥有 104 条国际一流的现代化饮料生产线。这意味着 " 娃小宗 " 可直接复用成熟供应链,规避从零建厂的阵痛。
然而新品牌推广同样面临挑战,今年 5 月,娃小宗首款无糖茶 " 凝香乌龙 " 上市,无糖纯茶赛道竞争激烈,头部品牌已构筑起高壁垒,新入局者需突破产品差异化、市场认知度的双重难关," 娃小宗 " 作为后来者,初期突围难度显著。与此同时,宗馥莉还为 " 娃小宗 " 定下了 300 亿年销目标,面对新品牌认知空白等难题," 娃小宗 " 能否实现前述业绩目标需要打上问号。
另一边,宗馥莉辞任娃哈哈董事长后,集团此前推进的改革尚未落地。更值得关注的是,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从娃哈哈内部销售系统统计数据来看,今年 1 — 9 月,集团实际销售额为 279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289 亿元下降约 3.46%。在此背景下,娃哈哈后续业绩能否扭转颓势、延续 2024 年增长势头,更添未知。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