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研究所 10-13
「旧文重读 20151227」冷知识:揭秘古代玉具汉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

字数:1165,阅读时间:约 5 分钟

在汉代贵族的礼制与威仪中,玉具剑堪称身份的最高象征之一。它并非寻常的战场兵器,而是用于朝觐、祭祀、聘享等重大典礼的礼器。玉,取其 " 温润而泽 " 的君子之德;剑,彰显 " 以武止戈 " 的威仪与权力。当金玉缀于长剑,便成就了中国古代 " 崇文尚武、礼乐相济 " 理想的独特载体。

在剑柄与剑鞘上镶嵌的玉饰,我们统称为  " 玉剑饰 " ;而装饰有玉的剑,则被称为  " 玉具剑 " 。一柄完整的玉具剑通常包括四件玉饰,分别为剑首、剑格、剑璏与剑珬,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高贵华美的礼仪佩剑装饰系统。

图为西汉玉具剑

这种玉具剑,亦称 " 玉头剑 ",是古代佩剑中等级最高、装饰最为豪华的形制,多为帝王或官员在日常或朝会时佩戴,用以彰显身份尊贵。《东宫旧事》中记载:" 太子仪饰有玉具剑。"《史记 · 田叔列传》中也提到 " 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 ",可见其礼仪功能之重要。

考古发现证实,汉代诸侯王一級普遍配备玉具剑:

巨野红土山西汉墓(墓主为刘氏宗王)出土的一号铁剑,通体饰有玉首、玉格、玉璏与玉珬

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的佩剑,剑首与剑格均为玉制,剑鞘玉饰上刻有精美的螭龙与兽形高浮雕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中也出土了同类玉具剑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出土文物显示,列侯及下级贵族虽也可佩戴玉饰剑,但其玉具剑的装饰往往并不完整,这清晰地体现了汉代玉具剑使用中的严格等级差异。

可见下表:

那么,一柄标准的玉具剑究竟长什么样?四个玉饰各自有什么特点?

▍剑首

又称玉镡,是位于剑柄顶端的玉饰。目前考古所见最早的玉剑首出土于春秋晚期墓葬。战国时期的剑首形制多为圆薄状,中央常见涡纹,外缘装饰弦纹、云纹或卧蚕纹等,纹饰繁复精美。到了汉代,玉剑首的形制趋于简练,厚度变薄,正面略微内凹,背面则设有圈槽并开二至三个斜穿孔,整体光素无纹,呈现沉稳大气的风格。

图为红沁玉剑首

▍剑格:

即剑的护手,位于剑柄与剑身交接处,是玉具剑四饰中数量最少的一类。其正视近长方形,中部起脊,侧视则为菱形断面,穿孔形状有长方、椭圆与菱形等多种。剑格常见纹饰包括兽面纹、卷云纹、几何纹以及螭虎浮雕等,亦有部分光素无纹,体现内敛之美。

图为勾连云纹玉剑格

▍剑璏(音 zh ì):

是固定在剑鞘上用于穿系腰带的玉饰,俗称 " 文带 "。在各类玉剑饰中,剑璏的存世数量最多,尤以汉代出土最为丰富。其外形长方,表面常饰云纹、兽面纹或螭虎纹等,底部设一方形孔洞,便于穿带佩挂。汉代剑璏多采用勾撤法雕琢边框,纹饰线条流畅,打磨光洁,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图为螭纹剑珌(bi ) 西汉(公元前 206- 公元 8 年)

▍剑珬(音 b ì):

是安装在剑鞘末端的玉饰,流行于战国至汉代。战国早期的剑珬造型较为简单,直身圆体,光素无纹;至战国晚期,开始出现兽面纹与卷云纹装饰。汉代玉珬形制更趋多样,多呈不规则长方形或梯形,纹饰以螭虎纹为主,采用浮雕或透雕技法,雕工细腻,抛光精致,展现出汉代玉器高超的工艺水准。

总的来说,玉具剑不仅是古代礼仪制度与身份象征的载体,其四种玉饰也各具功能与审美价值,共同构成了中国汉代玉器与兵器交融的独特艺术篇章。

扩展阅读:节选《青岛土山屯考古纪实》(二)| 中华国宝 片段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的 西汉 子之 阅读 山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