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10 月 13 日讯(记者 陈晓娟)引入新投资者不足一年,近日,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国民养老保险 ")又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挂牌披露增资扩股项目,计划发行不超过 4.71 亿股,征集不超过 5 家投资方,募资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主业发展。现有股东不参与此次增资。
(图片来源:北京产权交易所)
本次增资所募集的资金总额超出新增注册资本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由增资完成后的新老股东共同享有。
投资方资格条件方面,意向投资方应具有良好财务状况,自身或其控股股东或其实际控制人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意向投资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盈利;意向投资方应具有良好支付能力,须以其自有资金参与本次增资且出资来源合法,并非使用银行贷款及其他形式的非自有资金,不存在委托持股、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等情形。此外,融资方有权对意向投资方是否符合资格条件进行判断。
增资条件方面,公告明确,仅接受货币形式出资,参与本项目的单一意向投资方投资金额不得低于人民币 1 亿元(含);不接受意向投资方关于业绩对赌、股权回购、业绩承诺、收益保证等要求;不接受联合投资体投资。
实际上,这并非国民养老保险首次进行增资扩股。2024 年 12 月,德国安联投资有限公司(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GmbH,下称 " 安联投资 ")以约 2.84 亿元完成认购国民养老保险发行的约 2.28 亿股新股,持股比例为 2%,成为其首家外资股东。增资完成后,国民养老保险的注册资本由 111.5 亿元增至约 113.78 亿元。
需关注的是,如本次增资扩股成功实施,国民养老保险资本实力将进一步增强,或超越平安养老 116.03 亿元的注册资本,重回国内养老保险公司注册资本规模第一的位置。
数据显示,国民养老保险 2022 年 -2024 年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 2.92 亿元、11.19 亿元、48.08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0.49 亿元、3.15 亿元、4.30 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 15.39 亿元,净利润 2.04 亿元。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 590.78% 和 603.72%,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最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 AAA 类。
偿付能力十分充足的情况下,为何要推进二次增资?有分析人士指出:" 通常而言,此类情况下进行增资,并非出于资金压力,更多是出于与投资人的战略协同考量,为未来业务拓展夯实基础。" 近年来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保险公司股权的案例并不少,但像国民养老保险这样计划一次性引入多家新股东的做法,在行业内却不多见,也体现了市场对养老金融赛道发展前景的看好。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蓝鲸新闻记者指出,其认为,国民养老保险当前偿付能力充足率远超监管红线,表明增资或非资金压力所致,而是为战略协同与业务铺路:一是更好满足 " 偿二代 " 二期规则的资本金要求;二是为后续业务扩张提供资本支撑;三是通过引入多元股东增强战略协同能力,为未来产品创新与区域拓展蓄势。
国民养老保险成立于 2022 年 3 月 22 日,初始注册资本 111.5 亿元,是首批 " 个人养老金 " 和 " 商业养老金 " 双试点的专业养老保险机构。其股东背景多元,包括 11 家银行理财子及相关下属公司、数家大型证券保险机构及实业投资方等,并于 2024 年引入安联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公司已相继在四川、浙江、山东、重庆、广东、上海设立了省级分公司。由于银行系背景较深,公司在银保渠道资源方面具备优势。
田利辉认为,从行业经验看,此轮增资安排将推动国民养老保险 " 资本 - 战略 - 业务 " 三重升级。若能引入战略协同型股东,将深化养老金融生态布局,加速在资产负债管理、产品设计、资产配置等领域的突破。(蓝鲸新闻 陈晓娟 chenxiaojuan@lanjinger.com)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